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147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储气装置;承载气囊;感载阀,感载阀包括摆杆和主体,主体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的输出气压与摆杆与主体之间的角度相关;制动阀组,制动阀组设有第一控制端、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一控制端与第一进气口连接,制动阀组在打开状态时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连通,第一控制端根据第一进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第二出气口的输出气压,制动阀组在关闭状态时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断开;支撑桥制动气室,支撑桥制动气室与第二出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路系统根据车辆的载荷自动调节承载气囊内的气压和支撑桥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减小驱动桥的承载,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通常包括储气装置、承载气囊、多个电磁阀和支撑桥制动气室,承载气囊的充放气和支撑桥的制动分别由一个电磁阀单独控制,当车辆空载时可以关闭多个电磁阀,使承载气囊不承载受力且支撑桥不参与制动,当车辆满载时可以开启多个电磁阀,使承载气囊参与承载且支撑桥参与制动。
[0003]但是,当车辆处于空载和满载之间的状态时,若开启电磁阀,则会导致驱动桥承载不足,驱动力较低且易导致支撑桥制动力过大而抱死;若关闭电磁阀,则会导致驱动桥承载过大且支撑桥的制动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该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载荷自动调节承载气囊内的气压和支撑桥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减小驱动桥的承载,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的车辆。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包括:储气装置;承载气囊;感载阀,所述感载阀包括可转动连接的摆杆和主体,所述主体设有连通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且适于安装于驱动桥和车架中的一个,所述摆杆适于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和所述车架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承载气囊连通且输出气压与所述摆杆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负相关;制动阀组,所述制动阀组设有第一控制端以及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且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断开;支撑桥制动气室,所述支撑桥制动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载荷自动调节承载气囊的内的气压和支撑桥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减小驱动桥的承载,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动阀组包括:第一继动阀,所述第一继动阀设有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第二继动阀,所述第二继动阀设有所述第一控制端、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三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第
三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断开,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断开。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动阀组还包括:制动阀,所述储气装置通过所述制动阀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制动阀在制动状态和非制动状态之间可切换;其中,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制动阀处于所述制动状态状态,以使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制动阀处于所述非制动状态,以断开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第三进气口。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还包括:限压阀,所述储气装置通过所述限压阀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气装置包括:第一储气筒,所述第一储气筒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二储气筒,所述第二储气筒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分设于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支撑桥制动气室包括第一制动气室和第二制动气室,所述第一制动气室和所述第二制动气室分设于所述车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架;驱动桥,所述驱动桥可浮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支撑桥,所述支撑桥通过所述承载气囊与所述车架连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载荷自动调节承载气囊的内的气压和支撑桥制动气室内的气压,减小驱动桥的承载,且补充车辆的制动力。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摆杆与所述驱动桥连接,所述车架空载时,所述摆杆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与所述驱动桥连接,所述第二段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下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摆杆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上端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位于所述车架的驾驶室内且与所述制动阀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的原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的感载阀与车架和驱动桥的连接示意图。
移动,摆杆310的另一端与主体320可转动地连接,主体320可以连接于车架700,且主体320可以跟随车架700移动,由此,当车架700和驱动桥8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摆杆310和主体320之间的夹角也会随之变化。
[0039]当然,摆杆310的一端可以连接与车架700,此时主体320连接于驱动桥800,当车架700和驱动桥8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摆杆310和主体320之间的夹角也会随之变化。
[0040]举例而言,车架700与驱动桥800之间设有一般设有板簧悬架,当车辆的载荷增大时,车架700会因受力增大而向下移动,从而导致车架700与驱动桥800之间的距离变小,此时摆杆310和主体320之间的夹角会随着车架700高度下降而减小,且板簧悬架受力收缩;当车辆的载荷减小时,车架700又会因受力减小,板簧悬架复位而推动车架 700向上移动,导致车架700与驱动桥800之间的距离变大,且摆杆310和主体320之间的夹角随着车架700高度的上升而增大。
[0041]并且,第一进气口322与储气装置100连通,第一出气口321与承载气囊200连通且输出气压与摆杆310与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气装置;承载气囊;感载阀,所述感载阀包括可转动连接的摆杆和主体,所述主体设有连通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且适于安装于驱动桥和车架中的一个,所述摆杆适于连接于所述驱动桥和所述车架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承载气囊连通且输出气压与所述摆杆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角度相关;制动阀组,所述制动阀组设有第一控制端以及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且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进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断开;支撑桥制动气室,所述支撑桥制动气室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阀组包括:第一继动阀,所述第一继动阀设有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第二继动阀,所述第二继动阀设有所述第一控制端、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一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三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第二控制端根据所述第三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控制所述第二出气口的输出气压;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储气装置断开,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阀组还包括:制动阀,所述储气装置通过所述制动阀与所述第三进气口连通,所述制动阀在制动状态和非制动状态之间可切换;其中,所述制动阀组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制动阀处于所述制动状态状态,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缘李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