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昌选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13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包括:获取油茶壳,并将所述油茶壳进行除杂,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虫害防治剂;将制备的作物虫害防治剂与木醋液、水按比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深耕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油茶壳、雷公藤等天然的植物或中草药进行作物虫害防治剂的制备,不仅能够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效果好;同时不会产生农药的残留问题,也不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的抗药性。的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虫害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病虫害进行有效地防治,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0003]市面上针对不同病虫害研发了不同的防治方法,采用人工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进行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但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其局限性强;采用人工防治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同时防治效果不佳;采用化学试剂进行防治,残留的农药会有害身体的同时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还会污染环境。
[0004]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绿色、安全、适用性广的的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
[000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6](1)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其局限性强。
[0007](2)采用人工防治方法不仅费时费力,同时防治效果不佳。
[0008](3)采用化学试剂进行防治,残留的农药会有害身体的同时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还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包括:
[0011]步骤一,获取油茶壳,并将所述油茶壳进行除杂,清洗,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
[0012]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病虫害防治剂;
[0013]步骤三,将制备的农作物虫害防治剂与木醋液、水按比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深耕即可。
[0014]进一步,所述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包括:
[0015]将干燥后的油茶壳切碎,得到油茶壳块;将得到的油茶壳块放入清水中,并利用超声波处理器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得到超声处理后的油茶壳;
[0016]将所述超声处理后的油茶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浸泡,将浸泡后的油茶壳自然风干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油茶壳粉。
[0017]进一步,所述稀盐酸的浓度为0.1

0.15%。
[0018]进一步,所述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包括:
[0019]获取预处理后的油茶壳粉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后,利用微波提取器进行提取,得到初步提取液;
[0020]调节所述初步提取液的pH值,向所述初步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水浴加热,自然冷却后,过滤,得到油茶壳提取液。
[0021]进一步,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40

45℃,加热时间为1

2h。
[0022]进一步,所述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病虫害防治剂包括:
[0023]首先,按比例称取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
[0024]其次,基于提取的雷公藤制备雷公藤提取物;将制备的雷公藤提取物、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粉碎后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0025]然后,将所述朝天椒加水,熬煮成汁液,并加入混合物,依次加入生物菌剂、氨基寡糖以及油茶壳提取液,静置一段时间;
[0026]最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利用紫外线杀菌仪进行杀菌处理,即可得作物病虫害防治剂。
[0027]进一步,所述按比例称取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包括:
[0028]按照质量份数油茶壳提取液30

35份、雷公藤10

15份、蒲公英10

15份、生物有机肥10

15份、生物菌剂1

5份以及氨基寡糖5

6份称取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
[0029]进一步,所述基于提取的雷公藤制备雷公藤提取物包括:
[0030]将雷公藤用流动的水冲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雷公藤进行粉碎,得到雷公藤粉末;
[0031]将所述雷公藤粉末浸泡在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得到初步提取液与提取渣;
[0032]将所述提取渣装入提取柱内,真空条件下,通入氯仿,逆流提取,过滤得到次提取液;
[0033]将所述初步提取液与次提取液进行合并后,去除溶剂,浓缩、干燥,即可得到雷公藤提取物。
[0034]进一步,所述回流提取包括:于120

140℃,提取1

2小时。
[0035]进一步,所述逆流提取包括:于55

60℃下逆流提取60分钟。
[003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油茶壳、雷公藤等天然的植物或中草药进行作物病虫害防治剂的制备,不仅能够有效的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治效果好;同时不会产生农药的残留问题,也不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能够有效消灭土壤中的病菌、病虫,改良土壤,抑制杂草的生长,提供了一种科学、高品质、绿色、高安全标准、高效、安全无农残、节约成本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流程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004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的方法流程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病虫害防治剂的方法流程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提取的雷公藤制备雷公藤提取物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油茶壳,并将所述油茶壳进行除杂,清洗,并干燥;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步骤二,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病虫害防治剂;步骤三,将制备的农作物虫害防治剂与木醋液、水按比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深耕。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干燥后的油茶壳进行预处理包括:将干燥后的油茶壳切碎,得到油茶壳块;将得到的油茶壳块放入清水中,并利用超声波处理器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得到超声处理后的油茶壳;将所述超声处理后的油茶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进行浸泡,将浸泡后的油茶壳自然风干后进行二次粉碎,得到油茶壳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盐酸的浓度为0.1

0.15%。4.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处理后的油茶壳进行提取得到油茶壳提取液包括:获取预处理后的油茶壳粉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后,利用微波提取器进行提取,得到初步提取液;调节所述初步提取液的pH值,向所述初步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水浴加热,自然冷却后,过滤,得到油茶壳提取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40

45℃,加热时间为1

2h。6.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油茶壳防治农作物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得到的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糖素制备作物病虫害防治剂包括:首先,按比例称取油茶壳提取液与雷公藤、生物有机肥蒲公英、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以及氨基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昌选
申请(专利权)人:袁昌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