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33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浆管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其包括呈半圆环形的初期支护,初期支护的底部设有防水层,顶板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衬台车堵头模,二衬台车堵头模设置于初期支护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通过设置的本循环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技术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的钻孔注浆方法容易造成对本循环二衬二次损伤、注浆效果不好的问题。在隧道本循环二衬施工时采用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技术,在不损伤隧道本循环二衬的前提下,提高了注浆密实效果,改善了本循环二衬质量,并且提高了隧道本循环二衬结构安全性能,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必要的经济损失。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浆管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建设过程中,二次衬砌极容易发生脱空现象,当隧道拱顶存在脱空等问题时,势必对隧道的安全性能带来危害,主要表现在它改变了整个隧道支撑系统的结构受力,尤其是围岩、初支、二衬三者之间的受力状态发生了变化。当衬砌存在脱空问题时,初支和围岩之间的相互状态受到破坏,改变了隧洞的受力结构,进而对隧道的安全性能带来隐患。同时脱空也意味着衬砌厚度不足,结构承载能力会有一定的下降,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常规治理手段为通过二衬雷达扫描找到脱空部位进行钻孔注浆,施工稍有不慎容易弄破防水板,造成二衬漏水,处理不当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问题,且注浆范围有限不能较好的处理脱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包括呈半圆环形的初期支护,所述初期支护的底部设有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衬台车堵头模,所述二衬台车堵头模设置于初期支护的一侧,所述防水层一侧的底部设有上循环二衬,所述上循环二衬的一侧设有本循环二衬,所述本循环二衬远离上循环二衬的一端和二衬台车堵头模连接,所述本循环二衬的顶端开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的内部设有注浆管道,所述本循环二衬的底部设有二衬台车模板。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浆管道包括两个贯穿二衬台车模板的注浆竖管,所述二衬台车模板和注浆竖管固定连接,所述注浆竖管贯穿本循环二衬且和本循环二衬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浆竖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预埋弯头,所述预埋弯头设置在空隙的内部,所述预埋弯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浆横管。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浆横管的两端分别和两侧的预埋弯头固定连接,所述注浆横管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溢浆孔,所述注浆横管设置于空隙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期支护的底端和防水层的顶端吻合,所述本循环二衬的顶部和防水层的底部吻合。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该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中,通过设置的本循环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技术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的钻孔注浆方法容易造成对本循环二衬二次损伤、注浆效果不好的问题。在隧道本循环二衬施工时采用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技术,在不损伤隧道本循环
二衬的前提下,提高了注浆密实效果,改善了本循环二衬质量,并且提高了隧道本循环二衬结构安全性能,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注浆管预埋布置纵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技术的注浆管预埋布置的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技术的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15]1、初期支护;2、防水层;3、空隙;4、二衬台车堵头模;5、注浆管道;51、注浆竖管;52、预埋弯头;53、注浆横管;54、溢浆孔;6、本循环二衬;7、二衬台车模板;8、上循环二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包括呈半圆环形的初期支护1,初期支护1用于在隧道初期开挖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对隧道起到支撑作用,初期支护1的底端设有防水层2,防水层2用于将隔绝在外,避免隔水层2以下的接收受到水的侵袭导致内部结构被侵蚀,影响使用寿命,顶板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衬台车堵头模4,二衬台车堵头模4用于封闭空隙3,避免空隙3内部的填充液漏出导致空隙3内部的填充不足,二衬台车堵头模4设置于初期支护1的一侧,防水层2一侧的底部设有上循环二衬8,上循环二衬8用于封堵空隙3的另一侧,上循环二衬8的一侧设有本循环二衬6,本循环二衬6用于和初期支护1进行配合进一步将该隧道支撑起来,实现对隧道的金一侧固定,本循环二衬6远离上循环二衬8的一端和二衬台车堵头模4连接,本循环二衬6的顶端开设有空隙3,空隙3用于安放注浆横管53,避免本循环二衬6的顶部发生脱空现象,空隙3的内部设有注浆管道5,注浆管道5用于将填充液注入空隙3中,完成对脱空现象的治理,本循环二衬6的底部设有二衬台车模板7,二衬台车模板7用于在浇筑本循环二衬6时对其进行限定,初期支护1的底端和防水层2的顶端吻合,本循环二衬6的顶部和防水层2的底部吻合,使其能够稳固和定型,将本循环二衬6顶端脱空的治理,避免因脱空的存在导致本循环二衬6的受力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影响受力效果。
[0020]工作原理:在本循环二衬6的拱顶发生脱空现象时会对隧道的整体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在本循环二衬6的顶端可能出现脱空现象的位置开设空隙3,将注浆横管53
设置在空隙3的内部,通过注浆竖管51和预埋弯头52将填充液经由溢浆孔54注入空隙3,直到空隙3被填满,避免发生开脱空现象,保证隧道的结构稳固性不会受到影响。
[0021]为了避免出现脱空现象,注浆管道5包括两个贯穿二衬台车模板7的注浆竖管51,注浆竖管51用于向注浆横管53传导填充液,二衬台车模板7和注浆竖管51固定连接,注浆竖管51贯穿本循环二衬6且和本循环二衬6固定连接,注浆竖管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预埋弯头52,预埋弯头52用于连接注浆横管53和注浆竖管51,预埋弯头52设置在空隙3的内部,预埋弯头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注浆横管53,注浆横管53用于将填充液注入空隙3的内部,注浆横管53的两端分别和两侧的预埋弯头52固定连接,注浆横管53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溢浆孔54,溢浆孔54用于将填充液导入空隙3的内部,注浆横管53设置于空隙3的内部,完成对空隙3的填充,避免脱空现象的发生。
[0022]本实施例的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在具体使用时,在本循环二衬6浇筑时,预留下合适的通孔,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半圆环形的初期支护(1),所述初期支护(1)的底部设有防水层(2),所述初期支护(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二衬台车堵头模(4),所述二衬台车堵头模(4)设置于初期支护(1)的一侧,所述防水层(2)一侧的底部设有上循环二衬(8),所述上循环二衬(8)的一侧设有本循环二衬(6),所述本循环二衬(6)远离上循环二衬(8)的一端和二衬台车堵头模(4)连接,所述本循环二衬(6)的顶端开设有空隙(3),所述空隙(3)的内部设有注浆管道(5),所述本循环二衬(6)的底部设有二衬台车模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拱顶预留注浆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道(5)包括两个贯穿二衬台车模板(7)的注浆竖管(51),所述二衬台车模板(7)和注浆竖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军刘淋蒋昌俊卫家华周鹤圣冉法明陈云敬彬唐红梅蒋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