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千山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3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5
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它涉及置物架领域。层板的四个角通过层板支撑管分别与第一升降支撑杆、第二升降支撑杆、第三升降支撑杆及第四升降支撑杆活动连接,层板的左侧外壁通过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与第一升降支撑杆活动连接,右侧外壁通过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与第一升降支撑杆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卡扣和卡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置物架的高度进行随意调整,通过层板与四根升降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置物架在收纳和运输过程中,能够进行折叠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操作简单,通过层板、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和升降支撑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置物架在展开后保持稳定。保证置物架在展开后保持稳定。保证置物架在展开后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


[0001]本技术涉及置物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

技术介绍

[0002]置物架是采用底板及支柱组合而成放置杂物的架子。多由条形支架支撑,加以底板作承托,造型独特,设计灵巧,装卸简便,洁净亮丽,开放式的设计,令储物一眼可见。由于置物架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家庭生活用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整顿和归置这些生活用品的一个置物架,而置物架的设计非常的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所以对于归置生活物品很有作用,关键是有利于生活物品能够很好的取拿不用很费力的寻找。
[0003]现有的置物架由于组装后体积较大,不方便运输,一般都是拆解成零件进行运输,然后由使用者或工厂进行组装,十分不便,同时现有的置物架在组装完成,样式基本无法进行改变,如果暂时无需使用想对其进行收纳时,需要繁琐的拆装过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通过层板、升降支撑杆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置物架能够进行折叠,有助于运输和收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层板1、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第四升降支撑杆5、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层板支撑管8,所述层板1的四个角通过层板支撑管8分别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及第四升降支撑杆5活动连接,层板1的左侧外壁通过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右侧外壁通过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与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杆2包含第一支撑柱9、第二支撑柱10、卡孔11、卡扣12,第一支撑柱9和第二支撑柱10上均设置有卡孔11,第一支撑柱9内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位于第一支撑柱9的底端,第一支撑柱9套接在第二支撑柱10内,且通过卡扣12穿过卡扣1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包含第一折叠臂13、第二折叠臂14,第二折叠臂14的一端通过卡孔11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折叠臂13活动连接,第一折叠臂13的一端与层板1活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及第四升降支撑杆5的结构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和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的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卡孔11至少设置有两个,且相邻卡孔11之间距离相同。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扣12由V形簧片17和固定柱18组成,V形簧片1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9内壁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柱18,固定柱18穿过卡孔11。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折叠臂13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5,第二折叠臂14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与限位块15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升降支撑杆4和第四升降支撑杆5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架加固护栏19。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本置物架进行折叠时,只需要使用者双手分别抓住第一升降支撑杆2和第二升降支撑杆3,并向上提拉,此时由于层板1与升降支撑杆之间是活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支撑杆2和第二升降支撑杆3向上移动的同时层板1与升降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也发生改变,这导致第一升降支撑杆2和第二升降支撑杆3向上移动的同时不断向第三升降支撑杆4和第四升降支撑杆5靠近,当层板1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相平行时,第一升降支撑杆2刚好紧贴第四升降支撑杆5,即完成置物架的折叠;当需要展开置物架时,只需要抓住第一升降支撑杆2和第二升降支撑杆3向下移动即可,在置物架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折叠臂13与第二折叠臂14之间的夹角也会发生改变,当置物架完全展开后,第一折叠臂13与第二折叠臂14之间刚好相平行,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同理当置物架折叠时,第一折叠臂13与第二折叠臂14在置物架折叠完成时,两者也刚好互相折叠;当需要对置物架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只需要按压固定柱18使其向后收缩,当固定柱18解除与卡孔11的连接后,将套接在第二支撑柱10内的第一支撑柱9向下或向上移动一个卡孔11的距离,然后松开对固定柱18的按压,最后在四根升降支撑杆上依次不断重复刚才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对置物架的高度调节。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卡孔、层板和层板支撑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调整层板的数量和相邻层板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卡扣和卡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置物架的高度进行随意调整,通过层板与四根升降支撑杆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置物架在收纳和运输过程中,能够进行折叠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操作简单,通过层板、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和升降支撑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置物架在展开后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升降支撑杆2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卡扣12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层板1、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第四升降支撑杆5、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层板支撑管8、第
一支撑柱9、第二支撑柱10、卡孔11、卡扣12、第一折叠臂13、第二折叠臂14、限位块15、限位槽16、V形簧片17、固定柱18、横向支撑架加固护栏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看图1

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层板1、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第四升降支撑杆5、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层板支撑管8,所述层板1的四个角通过层板支撑管8分别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及第四升降支撑杆5活动连接,在置物架折叠后层板1与升降支撑杆相平行,在置物架展开后层板1与升降支撑杆相垂直,所述的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及第四升降支撑杆5的结构相同,层板1的左侧外壁通过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右侧外壁通过第二三角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可升降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层板(1)、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第四升降支撑杆(5)、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层板支撑管(8),所述层板(1)的四个角通过层板支撑管(8)分别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第二升降支撑杆(3)、第三升降支撑杆(4)及第四升降支撑杆(5)活动连接,层板(1)的左侧外壁通过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右侧外壁通过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与第二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7)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支撑杆(2)包含第一支撑柱(9)、第二支撑柱(10)、卡孔(11)、卡扣(12),第一支撑柱(9)和第二支撑柱(10)上均设置有卡孔(11),第一支撑柱(9)内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位于第一支撑柱(9)的底端,第一支撑柱(9)套接在第二支撑柱(10)内,且通过卡扣(12)穿过卡扣(12)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三角支撑折叠加固条(6)包含第一折叠臂(13)、第二折叠臂(14),第二折叠臂(14)的一端通过卡孔(11)与第一升降支撑杆(2)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千山
申请(专利权)人:李千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