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USAG-1分子的用于牙齿再生治疗的中和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156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2
提供了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靶向USAG

1分子的用于牙齿再生治疗的中和抗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靶向USAG

1的中和抗体,用于治疗牙齿发育不全或牙齿再生。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多数患者中,后天性疾病例如龋齿和牙周病会导致牙齿发育不全(牙齿缺失的患者)。也据报道,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的发病率高达1%。目前,缺牙的唯一治疗方法是修复治疗,包括牙种植和假牙,并没有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已经报道了许多使用组织工程方法进行牙齿再生的研究。各种细胞例如干细胞(非专利文献1)被用作细胞源。此外,为了使体外制造的牙齿在口腔中发挥功能,报道了“器官原基法”(非专利文献2)——一种细胞操作技术——用于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再生牙齿器官原基(器官的雏形)。然而,由于确保细胞来源的成本和安全问题,组织工程方法尚未达到临床应用。
[0003]已经鉴定了大量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其中许多基因对人类和小鼠都是常见的。例如,RUNX2、MSX1、EDA、WNT10A、PAX9、AXIN2等是已知的。在列出的基因中,据报道WNT10A基因在最多的患者中导致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EDA基因是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致病基因,无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是综合征型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的代表疾病。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是由于该致病基因的缺陷和该致病基因的功能受到抑制而导致牙齿发育过早停止所致。
[0004]引用列表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Ohazama,J Denr Res,2004
[0007]专利文献2:Nakao,Nat Methods,2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
[0009]从治疗的观点出发,专利技术人构思了治疗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的新治疗方法。新方法促进了从已过早停止的牙齿发育状态的分化诱导,以形成完整的牙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治疗牙齿发育不全的技术,该技术包括利用牙齿器官中固有的分化诱导,而不是利用外科组织移植。
[0010]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1]作为勤奋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成功地开发了靶向USAG

1的中和抗体。此外,他们发现在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模型小鼠中施用抗体再生了缺失的牙齿,并在先天性牙齿发育不全模型小鼠或野生型小鼠中形成多生牙。因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2]即,本专利技术涉及:
[0013][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
[0014][2]根据[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片段,其与USAG

1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的BMP信号传导抑制活性;
[0015][3]根据[1]或[2]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片段,其与USAG

1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的WNT信号传导抑制活性。
[0016][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
[0017](a)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 NO: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8](b)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15、SEQ ID NO:16和SEQ ID NO:1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18、SEQ ID NO:19和SEQ ID NO:2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19](c)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25、SEQ ID NO:26和SEQ ID NO:2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28、SEQ ID NO:29和SEQ ID NO:3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0](d)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42、SEQ ID NO:43和SEQ ID NO:44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45、SEQ ID NO:46和SEQ ID NO:4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
[0021](e)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2、SEQ ID NO:53和SEQ ID NO:54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5、SEQ ID NO:56和SEQ ID NO:5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2][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
[0023](f)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4](g)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1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1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5](h)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2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2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6](i)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0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1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
[0027](j)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50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51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002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片段,其与USAG

1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的BMP信号传导抑制活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片段,其与USAG

1特异性结合并中和USAG

1的WNT信号传导抑制活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a)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 NO: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b)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15、SEQ ID NO:16和SEQ ID NO:1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18、SEQ ID NO:19和SEQ ID NO:2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c)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25、SEQ ID NO:26和SEQ ID NO:2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28、SEQ ID NO:29和SEQ ID NO:30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d)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42、SEQ ID NO:43和SEQ ID NO:44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45、SEQ ID NO:46和SEQ ID NO:4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e)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或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所述三个重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2、SEQ ID NO:53和SEQ ID NO:54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三个轻链互补决定区包含与分别在SEQ ID NO:55、SEQ ID NO:56和SEQ ID NO:57中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f)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g)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1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1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h)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23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24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i)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0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41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
(j)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50所列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90%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与SEQ ID NO:51所列出的氨基酸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克菅井学时田义人高木淳一三原惠美子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福井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