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繁育饲养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14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2
规模化繁育饲养笼,用于便于熊蜂的繁育饲养。它包括:饲养笼主体,在饲养笼主体的底部设有滚轮,饲养笼主体的侧壁为网状结构,在饲养笼主体的内腔中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和一块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饲养笼主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腔体,其中后侧腔体被第一隔板分成若干饲养腔,前侧腔体为转移腔;在转移腔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在该窗口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隔板;托举机构,托举机构设置在饲养笼主体下方用于实现对饲养笼主体底部的托举和封堵;花粉供给机构,所述花粉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后壁上的漏斗、设置在饲养腔内的花粉槽、设置在花粉槽与漏斗之间的转移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便于熊蜂的繁育饲养。可以便于熊蜂的繁育饲养。可以便于熊蜂的繁育饲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规模化繁育饲养笼


[0001]本技术涉及熊蜂饲养
,具体地说是一种规模化繁育饲养笼。

技术介绍

[0002]熊蜂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其中熊蜂属的种是社会性的,具有三个级型:蜂王、工蜂、雄蜂,蜂王主要是负责产卵,工蜂主要是负责采集食物、筑巢、饲喂幼虫、清理卫生,雄蜂主要是交配繁衍后代。对于规模化熊蜂饲养,应确保对熊蜂提供足够的食物,便于熊蜂的繁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规模化繁育饲养笼,用于便于熊蜂的繁育饲养。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规模化繁育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0005]饲养笼主体,在饲养笼主体的底部设有滚轮,饲养笼主体的侧壁为网状结构,在饲养笼主体的内腔中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和一块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饲养笼主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腔体,其中后侧腔体被第一隔板分成若干饲养腔,前侧腔体为转移腔,在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窗口,在每一窗口内插放有第一隔板,将第一隔板拔出后转移腔与饲养腔连通;在转移腔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在该窗口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隔板;
[0006]托举机构,托举机构设置在饲养笼主体下方用于实现对饲养笼主体底部的托举和封堵;
[0007]花粉供给机构,所述花粉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后壁上的漏斗、设置在饲养腔内的花粉槽、设置在花粉槽与漏斗之间的转移管。
[0008]进一步地,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底部的两对耳板、设置在成对的耳板之间的滚筒、设置在两滚筒之间的输送带,输送带与饲养笼主体底部接触。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刮除机构,刮除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底部的卡板、卡接在卡板内的刮除板、设置在刮除板上的刮除块,刮除块与输送带下侧接触。
[0010]进一步地,在卡板和刮除板均为“]”形结构,卡板的两端设有收口,在刮除板的两端设有扩口,扩口与收口内壁接触。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松紧机构,所述松紧机构包括固定筒、与固定筒滑动连接的滑杆、固定在滑杆上的轮架、设置在轮架与固定筒之间的弹簧、转动安装在轮架上的松紧轮,在弹簧的作用下,松紧轮与固定筒之间的距离最大,此时输送带胀紧。
[0012]进一步地,漏斗的内侧设有锥形孔。
[0013]进一步地,花粉槽内腔的底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和水平面,其中第一倾斜面倾角大于第二倾斜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规模化繁育饲养笼,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对熊蜂的规模化养殖,并便于向饲养腔内加入花粉等食物,便于熊蜂的繁育。当需要将
某一饲养腔内的熊蜂引出时,可以拔出对应的第一隔板,将饲养腔内的熊蜂引出至转移腔内,然后打开第二隔板,使得转移腔内的熊蜂飞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花粉供给机构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托举机构的左视图;
[0021]图7为托举机构的俯视图;
[0022]图8为在托举机构上设置松紧机构的示意图;
[0023]图9为刮除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中:1饲养笼主体,11顶盖,12滚轮,13第一隔板,14第二隔板,15饲养腔,16转移腔,17第一挡板,171突起,18第二挡板,19窗口,2漏斗,21端盖,22锥形孔,23转移管,24花粉槽,25第一倾斜面,26第二倾斜面,27水平面,3耳板,31滚筒,32输送带,33把手,4固定筒,41滑杆,42轮架,43弹簧,44松紧轮,5卡板,51收口,52刮除板,53扩口,54刮除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饲养笼主体1、花粉供给机构、托举机构和刮除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图2所示,饲养笼主体1为本技术的主体部件,饲养笼本体为长方体形结构,且顶部、底部均敞口,饲养笼主体的侧壁为金属网,金属网的网眼大小以熊蜂无法穿越为准。如图3所示,在饲养笼主体的内侧设有平行设置的若干块第一隔板13和一块第二隔板14,其中第二隔板将饲养笼主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腔体,第一隔板的设置将第二隔板后侧的腔体分成左右设置的若干饲养腔15,第二隔板前侧的腔体为转移腔16。在饲养笼主体的顶部设有若干顶盖11,顶盖与饲养腔、转移腔一一对应,通过顶盖实现对饲养腔、转移腔顶部的封堵。在饲养笼主体的底部设有滚轮12,滚轮的设置可以便于整体的移动。每一个饲养腔均与转移腔连通,在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与饲养腔一一对应的窗口19,窗口贯穿第二隔板的上表面,在窗口内插放有第一隔板17,如图4所示,在第一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突起171,在窗口内壁设有与窗口对应的凹槽,使用时将第一隔板插入窗口内,并使得突起伸入凹槽内,此时窗口与第一隔板之间在水平面内相对固定。由于对第一隔板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限位,因此,沿竖直方向可以将第一隔板从窗口内取出。取出第一隔板后,饲养腔与转移腔连通,此时饲养腔内的熊蜂可以进入转移腔内,以便于对饲养腔进行清理,对熊蜂的转移。
[0027]在转移腔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在该窗口内插接放置有第二隔板18,第二隔板与窗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隔板与窗口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0028]在饲养笼主体的后壁上设有花粉供给机构,如图5所示,花粉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后壁上的漏斗2、与漏斗底部连接的转移管23、与转移管连接的设置在饲养腔内
的花粉槽24,漏斗2为长方体形结构,漏斗顶部设有锥形孔22,在漏斗顶部设有端盖21,端盖的设置实现对漏斗顶部的封闭。转移管包括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其中竖直部分与漏斗底部连接,倾斜部分与花粉槽外壁连接。花粉槽顶部敞口,花粉槽内腔的底部包括自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倾斜面25、第二倾斜面26和水平面27。使用时,打开端盖,将花粉倒入漏斗内,此时花粉在自重下下落,经过转移管进入花粉槽内,并滚落至第一、第二倾斜面和水平面上。第一、第二倾斜面和水平面的设置,便于花粉在花粉槽内尽可能的均匀布置,进而便于熊蜂取食;其中,第一倾斜面倾角大于第二倾斜面的倾角。花粉供给机构与饲养腔之间一一对应,根据饲养腔内熊蜂数量,放置相应量的花粉,避免浪费。
[0029]饲养时,熊蜂在饲养腔内繁育,会产生一定的废物,为实现对饲养腔内废物的清理,在饲养笼主体的下方设有托举机构,如图6、图所示,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底部的两对耳板3、转动安装在成对设置的耳板之间的滚筒31、设置在两滚筒之间的输送带32,在其中一对耳板上转动安装有与滚筒共轴设置的把手33,摇动把手,可以驱使滚筒的旋转,进而驱使输送带的移动。输送带与饲养笼主体的底部接触,进而实现对饲养腔底部的封堵、托举。熊蜂生活产生的废物落在输送带上,摇动把手,驱使输送带运动,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规模化繁育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饲养笼主体,在饲养笼主体的底部设有滚轮,饲养笼主体的侧壁为网状结构,在饲养笼主体的内腔中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和一块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饲养笼主体的内腔分成前后两腔体,其中后侧腔体被第一隔板分成若干饲养腔,前侧腔体为转移腔,在第二隔板上设有若干窗口,在每一窗口内插放有第一隔板,将第一隔板拔出后转移腔与饲养腔连通;在转移腔的侧壁上设有窗口,在该窗口内活动设置有第二隔板;托举机构,托举机构设置在饲养笼主体下方用于实现对饲养笼主体底部的托举和封堵;花粉供给机构,所述花粉供给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后壁上的漏斗、设置在饲养腔内的花粉槽、设置在花粉槽与漏斗之间的转移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规模化繁育饲养笼,其特征在于,托举机构包括固定在饲养笼主体底部的两对耳板、设置在成对的耳板之间的滚筒、设置在两滚筒之间的输送带,输送带与饲养笼主体底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曹广平吕兵翟一凡郑礼代晓彦王瑞娟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