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628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箱体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箱体内部设置有巢脾,巢脾设置在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之间;箱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保温板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箱体顶部与巢脾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下梁距箱体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为我国特有的蜜蜂遗传资源,因其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利用率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强、抗螨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意大利蜂无法比拟的优点,已成为我国山区广泛饲养的蜂种。中蜂是传统农业的重要传粉昆虫;同时,中蜂的副产品蜂蜜富含果糖、葡萄糖、多种酶、氨基酸和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天然膳食补充剂,此外,蜂蜜还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据研究显示蜂蜜在治疗烧伤、烫伤、促进溃疡愈合及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近年来因健康科学的管理跟不上中蜂产业的扩增、各省份间蜂农频繁的蜜蜂交易、农作物管理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病虫危害愈来愈重,如烂子病、巢虫是中蜂生产中的灾难性敌害,致使蜂农损失惨重。
[0003]中蜂烂子病一般包括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是严重危害蜜蜂正常生长发育的传染性疾病,感染此病后的蜂群死亡率极高,对养蜂生产和蜂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中蜂烂子病的原因很多,其中温度不适是引起烂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无论高温还是低温都可能导致中蜂幼虫死亡并腐烂在蜂房中;蜂箱内通风不良是产生烂子病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蜂群的发展蜂箱内往往会越来越拥挤,大量子脾、蜜脾、废旧巢脾挤满了整个蜂箱,若蜂箱巢门开得过小且覆布又不透气时幼虫往往因缺氧而死。大蜡螟又名巢虫、绵虫、隧道虫,是一种对蜜蜂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大害虫,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和适应力,雌虫最喜欢寻蜂箱缝隙处产卵,密封且光滑的表面可抑制其产卵,大蜡螟的初孵幼虫十分灵活,且爬行速度较快,孵化后的幼虫当日或第二日即上脾,蛀食巢脾,蛀坏蜂具,并会造成蜜蜂的蛹和幼虫死亡,产生“白头蛹”,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子脾受损、群势下降、产蜜量减少,重则整群蜂巢脾被毁,蜂群弃巢而逃,给养蜂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发针对这两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新技术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4]已公开的中蜂病虫害防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报道了以中药饲喂、熏蒸、喷杀、生物药剂、营养杂交等为主的多种防治方法。如冯道林在CN106214749A《防治蜜蜂幼虫腐烂病的重要组合物》中阐述了以木莲3~5份、木兰花5~10份、板蓝根5~10份、菊花5~10份、黄芪5~10份、糖2~5份为中药组合物饲喂蜜蜂,预防蜜蜂幼虫腐烂病的病原屎肠球菌对蜜蜂的侵害;李俊在CN109090045A《一种蜜蜂的高产养殖方法》中阐述了采用消毒水定期对蜂场卫生、养蜂工具、蜂巢进行消毒,每天下午6:00~8:00给蜜蜂喂食中药液;徐世平等在CN110612943A《一种蜜蜂绵虫综合防治方法》中公布了以贯仲粉、茶枯粉、紫金牛粉、山茱萸粉、枇杷叶粉、车前草粉、银杏叶粉、罗汉花粉混合后的竹醋液浸提液喷杀和熏蒸巢脾,以提高杀灭绵虫的效率;李旭涛等在CN108617699A《一种防治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熏烟型杀菌剂》中公布了由溴氯海因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硫磺粉、苍术、细辛、青蒿和助燃剂组成的熏烟型杀菌剂;韩建伦在CN109045117《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草药组合物》中阐述了以中
草药金钱草、青蒿、金银花、车前草、半枝莲、桂枝为原料制备的药液涂抹于巢框上,供中蜂取食,以增强中蜂机体免疫力,降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王建忠在CN108524652A《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药》中公开了一种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中药,由党参、黄芪、杠板归、鱼腥草、甘草、土牛膝、草龙、白花蛇草、松花粉组成;田翼等在CN108498587《一种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公布了采用金银花、板蓝根、半枝莲、元胡、连翘、野菊花、柴胡、千里光、白芍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置,使其能够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效果显著;王敦等在CN112402441A《一种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基因药物和制备及使用方法》中阐述了以CSBV~VP1~dsRNA溶液、PBS~S母液和水复配而成的基因药物,该药物能够有效且特异性地抑制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的复制,从而控制病害的发展与传播;赵学智等在CN107094715A《一种中蜂的养殖方法》中公布了以土霉素或氯霉素饲喂或喷杀防治中蜂病害的方法;龚良成在CN105191872A《蜜蜂的养殖方法》中公布了在中蜂养殖中,适当时候加入意蜂,来提高中蜂养殖时出现的病虫害。
[0005]涉及防病虫蜂箱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较少,CN108782336A《一种防虫的蜂箱》的要点为包括矩形的箱体,箱体顶部设有箱盖,箱体侧壁设有进出口;箱体底部呈矩形分布有四个定位孔,定位孔内均设置有支柱,支柱的内侧上均设有一组用于固定蜂脾的开口,支柱下端铰接有底部弯曲的金属片,金属片与支柱间固定有扭簧,箱体内还设有网罩;网罩开口朝下,网罩上开有供支柱底部穿过的限位孔,网罩的开口将金属片部分包裹住;网罩的开口设有拉线,箱体的底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在蜂箱内壁上,承接板上设置有烟雾发生器,承接板另一端连接有启动线,启动线与拉线相连。该专利技术的目的仅在于提供一种防虫的蜂箱,以解决在祛除蜂螨时蜜蜂乱飞,影响祛除效果的问题。CN108739525A《一种防巢虫自动巢门及蜂箱》提供了一种防巢虫自动巢门,包括巢门本体,巢门本体上开设有水平的第一进出口,第一进出口处设有活动封堵第一进出口的翻转板,翻转板通过转轴与巢门本体可转动连接,翻转板与转轴均水平设置,巢门本体上还设有可透气的透光结构,透光结构位于翻转板正上方且透光结构的底部靠近或者接触翻转板上表面,该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蜡螟进入蜂箱产卵。姚敦友在CN108935219A《一种物理防虫的中华蜜蜂专用蜂箱》中阐述了一种包括箱盖、巢箱、继箱、底座、隔板、巢框和巢门的蜂箱,底座与巢箱为可互相分离的独立个体,底座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面的左右后沿均设有侧板,巢箱对其放置在侧板上,巢箱前方的左、右侧板的内侧设有对称的凹槽,巢门镶嵌在凹槽内,巢箱和继箱内均设放置有两块隔板,若干巢框放置在两块隔板之间,两块隔板与两侧箱体间留有间隙,此专利技术可防止蜂王飞逃、黄蜂等外来蜂入侵。徐祖荫等在CN202799877U《改良式巢虫阻隔器》中根据罗岳雄等研制出的第一代巢虫阻隔器,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对其进行改良,安装巢虫阻隔器的目的,是让一小木条通过阻隔器固定在蜂箱的前、后壁上,然后将巢脾搁在小木条上,避免巢脾直接与蜂箱接触。蜂箱内孵化的巢虫初孵幼虫要想上脾,首先需爬经阻隔器,而当它经过阻隔器的药槽时就会中毒而死,通过此方法可切断初孵幼虫的上脾途经。
[0006]中华蜜蜂生产中现存三大问题:一是传统蜂箱为薄木板制作,蜂箱内部的保温性和通风效果较差,容易引起烂子病。此外,由于木制蜂箱内缝隙较多,利于大蜡螟在其内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上脾为害导致大量白头蛹出现,使蜜蜂损失严重;二是传统蜂箱工蜂出入口单一,无法调节,导致在花蜜量大时不能有效控制蜜蜂的出入量,使得蜂蜜产量降低;三是蜜蜂病虫害防控仍然依赖化学药剂,伤害蜜蜂的同时会导致蜂蜜中农、兽药残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2),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3),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巢脾(4),所述巢脾(4)设置在所述纵向控风部(3)和所述横向控风部(2)之间;所述箱体(1)包括:保温板(101),所述保温板(101)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102),所述保温板(101)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103);其中,所述上盖板(103)与所述保温板(101)相配合,以将所述纵向控风部(3)固定在所述上盖板(103)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控风部(2)包括:分体设置的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端,且所述进风部在纵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出风部下方,所述进风部设置两个以上,所述巢脾(4)平行设置在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延展台(106),所述延展台(106)与所述进风部纵向对应设置,所述延展台(106)与所述保温板(10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包括:转杆(201),所述转杆(201)下表面固定安装导转轴(202),所述导转轴(202)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温板(101)上,所述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条形孔(104),所述条形孔(104)与所述转杆(201)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04)侧壁开设第一斜角(1041),所述转杆(201)两端侧壁开设第二斜角(2011),所述第一斜角(1041)与所述第二斜角(2011)相配合,以使所述转杆(201)两端能够抵接在所述条形孔(104)内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隔离网(203),所述隔离网(203)内壁插接有密封塞(204),所述保温板(101)侧壁开设方形通孔(105),所述方形通孔(105)与所述隔离网(203)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虫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控风部(3)包括:两个支撑板(301),两个所述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林刘曼钟大芳黄振兴杨广明王兴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