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09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涉及配水井的技术领域,包括配水井主体,所述配水井主体的底部铺设有豆土混凝土填充层,且所述豆土混凝土填充层的上表面安装有加固铁丝网层,所述加固铁丝网层的顶端安装有挤塑聚苯板层,且所述挤塑聚苯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膏层,所述密封膏层的顶端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安装有配水池,所述配水池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储存槽,所述配水井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预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有效维护污水处理厂的作业环境,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配水井进行清理、维护,还实现配水井预过滤杂质的功能,提升污水的后续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


[0001]本技术涉及配水井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

技术介绍

[0002]配水井主要起到分配原水的作用,在污水处理中,配水井通常设置在沉砂池之后,生物处理系统之前。收集污水,减少流量变化给处理系统带来冲击,污水经过沉砂池后,首先流到配水井,达到一定容量后,将污水均匀分配给下一级构筑物进行处理,若处理系统内部配水不均匀,各个处理池的负担不一样,一些构筑物可能出现超负荷,而另一些构筑物则又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为实现均匀配水,要设置合适的配水井。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污水处理用配水井多是挖地而成,但是污水中的一些离子渗透力较强,污水长期在污水井中非常容易造成附近地表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处理厂的作业环境,并且现有配水井中的淤泥多处于水平状态,为工作人员的后期除污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配水井污水中的离子易渗透至地表以及后期去污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包括配水井主体,所述配水井主体的底部铺设有豆土混凝土填充层,且所述豆土混凝土填充层的上表面安装有加固铁丝网层,所述加固铁丝网层的顶端安装有挤塑聚苯板层且,所述挤塑聚苯板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膏层,所述密封膏层的顶端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安装有配水池,所述配水池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储存槽,所述配水井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预过滤结构,所述配水井主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储存槽的内部。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存槽以及配水池的相互配合,可使得污水中的淤泥沉降在储存槽中,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统一处理淤泥。
[0008]可选的,所述配水井主体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配水管,且所述配水管设置有两组,两组配水管关于配水井主体的中心线呈对称结构。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多组配水管同外界沉淀池、集水池等污水处理系统,减少污水流量变化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的冲击。
[0010]可选的,所述预过滤结构的内部包括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安装与所述配水井主体的外壁上,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固定有主法兰盘。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液管对污水进行集中进液,使得污水在配水池中集中静置。
[0012]可选的,所述主法兰盘表面的一侧安装有副法兰盘,且所述副法兰盘远离主法兰盘的一端安装有滤筒,所述滤筒的表面开设有滤孔,且所述滤孔的形状可为圆形、菱形、矩形。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副法兰盘以及主法兰盘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拆分滤筒,使得滤筒始终处于有效的过滤状态,提高配水井的预处理质量。
[0014]可选的,所述配水池底部的中心线上固定有隔断墙,且所述隔断墙为混凝土墙。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断墙将配水池分为两组储液区域,每组区域中的污水可通过配水管分配至不同的污水处理系统中。
[0016]可选的,所述排料管的顶端安装有开关阀,且所述开关阀的顶端安装有直管,所述直管的端部同外部淤泥泵的进液口相互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直管、开关阀的设置,可快速的将淤泥排出,提高储存槽中淤泥的排出效率。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9]通过设置有豆土混凝土填充层、加固铁丝网层和混凝土层等相互配合的结构,豆土混凝土填充层和加固铁丝网层作为配水池的支撑基座,混凝土层降低污水中污染离子的逃散,并由确保配水井主体以及配水池的保温、密封性能,降低配水井附近出现土壤污染的现象,有效维护污水处理厂的作业环境;
[0020]通过设置有配水池、储存槽和隔断墙等相互配合的结构,污水中的淤泥通过配水池底部的斜面,沉降至储存槽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配水井主体进行维护时,将直管连接至外部淤泥泵,可快速的将淤泥排向外部,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配水井进行清理、维护;
[0021]通过设置有滤孔和滤筒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在进水过程中,由滤孔对大颗粒的杂质进行阻挡、过滤,滤液通过滤孔渗出滤筒的外部,实现配水井预过滤杂质的功能,提升污水的后续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预过滤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配水井主体;2、预过滤结构;201、进液管;202、主法兰盘;203、副法兰盘;204、滤筒;205、滤孔;3、豆土混凝土填充层;4、加固铁丝网层;5、挤塑聚苯板层;6、密封膏层;7、混凝土层;8、配水池;9、储存槽;10、隔断墙;11、配水管;12、排料管;13、开关阀;14、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参照图1,包括配水井主体1,配水井主体1的底部铺设有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且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的上表面安装有加固铁丝网层4,通过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加固铁丝网层4形成基座,加固铁丝网层4的顶端安装有挤塑聚苯板层5,通过挤塑聚苯板层5提高配水井主体1的保温及潮性能。
[0030]参照图1,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和加固铁丝网层4作为配水池8的支撑基座,为配水池8提高强有力的支撑。
[0031]参照图1,挤塑聚苯板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膏层6,密封膏层6的顶端填充有混凝土层7,混凝土层7可降低污水中离子的逃散,将配水井主体1以及土壤进行隔离,混凝土层7的顶端安装有配水池8,混凝土层7降低污水中污染离子的逃散,并通过挤塑聚苯板层5、密封膏层6提高配水井主体1以及配水池8的保温、密封性能,相比于直挖式配水井而言,减少了配水井附近土壤出现污染的现象,有效维护污水处理厂的作业环境。
[0032]参照图1,配水池8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储存槽9,储存槽9可设为四组,通过储存槽9的设置,可集中收集配水池8中的淤泥,配水池8底部的中心线上固定有隔断墙10,且隔断墙10为混凝土墙,混凝土墙可有效提高隔断墙10的使用寿命。
[0033]参照图1,在存储污水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淤泥沉降至配水池8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包括配水井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井主体(1)的底部铺设有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且所述豆土混凝土填充层(3)的上表面安装有加固铁丝网层(4),所述加固铁丝网层(4)的顶端安装有挤塑聚苯板层(5),且所述挤塑聚苯板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膏层(6),所述密封膏层(6)的顶端填充有混凝土层(7),所述混凝土层(7)的顶端安装有配水池(8),所述配水池(8)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储存槽(9),所述配水井主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预过滤结构(2),所述配水井主体(1)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排料管(12),且所述排料管(12)的一端延伸至储存槽(9)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井主体(1)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配水管(11),且所述配水管(11)设置有两组,两组配水管(11)关于配水井主体(1)的中心线呈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进行前序配水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勋赵勇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经济开发区凯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