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文轩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07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涉及水利工程领域。该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包括:底部钢筋框,所述底部钢筋框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面框,所述底部钢筋框两侧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侧框,且两个所述面框与两个侧框之间绑扎固定连接;顶部钢筋框,所述顶部钢筋框与两个面框和两个侧框之间绑扎固定连接,且所述顶部钢筋框的内壁、底部钢筋框的内壁、面框的内壁和侧框的内壁上均焊接有钢筋网。该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对底部钢筋框、两个面框、两个侧框和顶部钢筋框进行折叠,此时在运输装置时,可以将多组装置放置并堆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占据的空间。占据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护堤是指使土地等不受河流泛滥影响的堤坝,为了增加的防护性,常常会在江河湖岸和护堤坡脚处于堆叠钢筋网笼,且钢筋网笼中装满石头,可对湖岸和护堤起到有效的维护效果,同时还能操控水的流量,避免水流失,特别是在环境维护和水质保持上特有的功效。
[0003]但是钢筋网笼的内部为空的,且其规格一般较大,在运输的过程中十分浪费空间,使得运输车的装载空间无法充分利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包括:
[0008]底部钢筋框,所述底部钢筋框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面框,所述底部钢筋框两侧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侧框,且两个所述面框与两个侧框之间绑扎固定连接;
[0009]顶部钢筋框,所述顶部钢筋框与两个面框和两个侧框之间绑扎固定连接,且所述顶部钢筋框的内壁、底部钢筋框的内壁、面框的内壁和侧框的内壁上均焊接有钢筋网。
[0010]优选的,所述面框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所述侧框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且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插接有第一钢丝,并通过第一钢丝绑扎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顶部钢筋框四周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面框顶部的外圆表面与两个侧框顶部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块,且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之间插接有第二钢丝,并通过第二钢丝绑扎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框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且所述面框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块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框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块的高度,所述侧框与对应的第二限位块转动连接。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该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首先取下顶部钢筋框,然后先相向转动两个面框,使得两个面框横向与底部钢筋框相贴合,然后再相向转动两个侧框,使
得两个侧框可以横向与两个面框相贴合,此时将顶部钢筋框放置在两个侧框上,从而完成了底部钢筋框、两个面框、两个侧框和顶部钢筋框的折叠,此时在运输装置时,可以将多组装置放置并堆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
[0016]2、该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后向上转动两个侧框和两个面框,并对两个侧框和两个面框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两个侧框和两个面框中装填石头,最后将顶部钢筋框安装在两个侧框、两个面框和内部石头的上方,此时装置可对湖岸和护堤起到有效的维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底部钢筋框;101、面框;102、侧框;103、第一连接块;104、第二连接块;105、第一钢丝;106、第一限位块;107、第二限位块;2、顶部钢筋框;201、钢筋网;202、第一支撑块;203、第二支撑块;204、第二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
[0022]请参照附图1,包括:
[0023]底部钢筋框1,底部钢筋框1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面框101,底部钢筋框1两侧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侧框102,且两个面框101与两个侧框102之间绑扎固定连接;
[0024]顶部钢筋框2,顶部钢筋框2与两个面框101和两个侧框102之间绑扎固定连接,且顶部钢筋框2的内壁、底部钢筋框1的内壁、面框101的内壁和侧框102的内壁上均焊接有钢筋网201;
[0025]在运输的过程中,首先取下顶部钢筋框2,然后先相向转动两个面框101,使得两个面框101横向与底部钢筋框1相贴合,然后再相向转动两个侧框102,使得两个侧框102可以横向与两个面框101相贴合,此时将顶部钢筋框2放置在两个侧框102上,从而完成了底部钢筋框1、两个面框101、两个侧框102和顶部钢筋框2的折叠,此时在运输装置时,可以将多组装置放置并堆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
[0026]请参照附图2,面框101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103,侧框102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104,且相邻的第一连接块103和第二连接块104之间插接有第一钢丝105,并通过第一钢丝105绑扎固定连接。
[0027]请参照附图2,顶部钢筋框2四周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块202,两个面框101顶部的外圆表面与两个侧框102顶部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块203,且相邻的第一支撑块202和第二支撑块203之间插接有第二钢丝204,并通过第二钢丝204绑扎固定连接。
[0028]请参照附图3,底部钢筋框1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106,且面框101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块106转动连接。
[0029]请参照附图3,底部钢筋框1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块107,且第二限位块107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块106的高度,侧框102与对应的第二限位块107转动连接。
[0030]工作原理:在运输的过程中,首先取下绑扎在第一支撑块202和第二支撑块203之间的第二钢丝204,此时即可将顶部钢筋框2单独取下,先放置在一旁,然后取下绑扎在第一连接块103和第二连接块104之间的第一钢丝105,此时先相向转动两个面框101,使得两个面框101横向与底部钢筋框1相贴合,然后再相向转动两个侧框102,因第二限位块107的高度高于第一限位块106的高度,使得两个侧框102可以横向与两个面框101相贴合,此时将顶部钢筋框2放置在两个侧框102上,从而完成了底部钢筋框1、两个面框101、两个侧框102和顶部钢筋框2的折叠,此时在运输装置时,可以将多组装置放置并堆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
[0031]在使用的过程中,先后向上转动两个侧框102和两个面框101,并将第一钢丝105绑扎在第一连接块103和第二连接块104之间,从而对两个侧框102和两个面框10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两个侧框102和两个面框101中装填石头,最后将顶部钢筋框2放置在两个侧框102、两个面框101和内部石头的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钢筋框(1),所述底部钢筋框(1)正面与背面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面框(101),所述底部钢筋框(1)两侧的外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侧框(102),且两个所述面框(101)与两个侧框(102)之间绑扎固定连接;顶部钢筋框(2),所述顶部钢筋框(2)与两个面框(101)和两个侧框(102)之间绑扎固定连接,且所述顶部钢筋框(2)的内壁、底部钢筋框(1)的内壁、面框(101)的内壁和侧框(102)的内壁上均焊接有钢筋网(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上的护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101)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103),所述侧框(102)两侧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104),且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块(103)和第二连接块(104)之间插接有第一钢丝(105),并通过第一钢丝(105)绑扎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宁文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