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8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将核酸样本及扩增试剂放入扩增腔体中,然后,将扩增部与稀释部连接,待扩增反应结束后得到核酸扩增样本;接着,令扩增腔体与稀释腔体连通,核酸扩增样本与稀释腔体中的稀释试剂混合得到核酸稀释样本;然后,将稀释部与检测部连接,使稀释腔体与检测腔体连通,稀释腔体中的核酸稀释样本流入检测腔体中,与检测单元接触,得到反馈结果;在上述的检测过程中,核酸样本的扩增、稀释及反应过程均处于密封状态,防止核酸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气溶胶污染,并且省去了密闭装置等操作繁琐的设备,操作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的优点。高的优点。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酸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核酸检测的诊断方法已大量建立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实验室检测中,恒温扩增技术便是其中一种,与其他的核酸扩增技术相比,恒温扩增有快速、高效、特异的优点且无需专用的设备,所以它一经出现就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一种有可能与PCR媲美的检测方法。2019

新冠病毒大爆发时,PCR分子诊断技术被定为检测的金标准,但它对热循环仪的要求很高,不利于现场和基层医院检测。因此,科学家们尝试使用可替代的指数扩增技术,例如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重组酶聚合酶扩增,超支化滚环扩增,指数扩增反应和指数链置换扩增等。上述指数扩增技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不需要热循环,不仅扩展了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还激发了POCT应用的潜力。分子诊断本身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如果再融入POCT快速的优势,必然会在检测检测领域占有重要得地位。
[0003]POCT是指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POCT含义可从两方面进行理解:空间上,在患者身边进行的检验,即“床旁检验”;时间上,可进行“即时检验”。
[0004]以恒温扩增技术为基础生产的核酸扩增类产品,能在恒定且较低的温度下,仅用30min分钟就能进行单分子核酸检测。国内目前的核酸扩增类产品对环境、硬件设施的要求很低,对于生物防护、水体检验、食品检验、医疗诊断、微流体、兽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应用;但目前的核酸扩增类产品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的问题,将胶体金试纸条用于终端检测,实现了扩增和试纸条检测的一体化,满足了一般的场景需求且降低了成本,但该种产品应用在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时便暴露出了缺陷:扩增后的产物需要工作人员开盖,并由工作人员将产物放入对应的便携仪器,不仅会增加检测的假阳性,核酸扩增样本还会产生气溶胶污染,导致污染实验室,因此,普遍使用密闭装置来解决扩增产物造成的污染问题,这显然增加了操作的繁琐度,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污染的风险。
[0005]即现有技术中的核酸扩增类产品存在操作繁琐且存在气溶胶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来解决目前核酸扩增类产品存在操作繁琐且存在气溶胶污染的问题。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包括扩增部、稀释部与检测部;所述扩增部内形成有扩增腔体,所述稀释部内形成有稀释腔体,所述检测部内形成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内设置有检测单元;
[0009]所述扩增部与所述稀释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扩增样本时,所述扩增部与所述稀释
部连接,所述扩增腔体与所述稀释腔体不连通;当稀释样本时,所述扩增部与所述稀释部连接,所述扩增腔体与所述稀释腔体连通;
[0010]所述稀释部与所述检测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检测样本时,所述稀释部与所述检测部连接,所述稀释腔体与所述检测腔体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稀释部于所述稀释腔体靠近所述检测部的腔壁上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封膜;
[0012]所述检测部于所述检测腔体靠近所述稀释部的腔壁上开设有第四开口,且所述检测部于所述检测腔体外凸设有刺破部;
[0013]当检测样本时,所述刺破部穿过所述封膜,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刺破部包括第一尖端部与第二尖端部,所述第一尖端部相对于所述检测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尖端部。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尖端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尖端部的两侧。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尖端部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尖端部的长度方向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7]可选地,所述刺破部还包括刺破底座,所述刺破底座上凸设有刺破挡板;
[0018]所述第一尖端部与所述第二尖端部均设置于所述刺破挡板远离所述刺破底座的一侧。
[0019]可选地,所述检测部包括引流单元,所述引流单元的一端位于所述检测腔体内,所述引流单元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刺破部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检测腔体包括通过隔板分隔的检测池与缓冲池,所述引流单元的一端位于所述缓冲池内;
[0021]所述隔板对应所述检测单元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检测单元位于所述检测池内,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穿过所述避让孔延伸至所述缓冲池内。
[0022]可选地,所述刺破底座的底壁面积小于所述引流单元的顶面面积。
[0023]可选地,所述扩增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稀释腔体的腔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口;
[0024]当所述扩增部与所述稀释部连接时,所述扩增部能相对于所述稀释部转动;且当所述扩增部相对于所述稀释部转动至预设的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将核酸样本及扩增试剂放入扩增腔体中,然后,将扩增部与稀释部连接,待扩增反应结束后得到核酸扩增样本;接着,令扩增腔体与稀释腔体连通,核酸扩增样本与稀释腔体中的稀释试剂混合得到核酸稀释样本;然后,将稀释部与检测部连接,使稀释腔体与检测腔体连通,稀释腔体中的核酸稀释样本流入检测腔体中,与检测单元接触,待检测反应结束后,检测单元能向操作者反馈结果;在上述的检测过程中,核酸样本的扩增、稀释及反应过程均处于密封状态,防止核酸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气溶胶污染,并且省去了密闭装置等操作繁琐的设备,操作方便,因此本技术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扩增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稀释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增部(1)、稀释部(2)与检测部(3);所述扩增部(1)内形成有扩增腔体,所述稀释部(2)内形成有稀释腔体,所述检测部(3)内形成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内设置有检测单元(4);所述扩增部(1)与所述稀释部(2)可拆卸地连接;当扩增样本时,所述扩增部(1)与所述稀释部(2)连接,所述扩增腔体与所述稀释腔体不连通;当稀释样本时,所述扩增部(1)与所述稀释部(2)连接,所述扩增腔体与所述稀释腔体连通;所述稀释部(2)与所述检测部(3)可拆卸地连接,当检测样本时,所述稀释部(2)与所述检测部(3)连接,所述稀释腔体与所述检测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部(2)于所述稀释腔体靠近所述检测部(3)的腔壁上开设有第三开口(53),所述第三开口(53)上设置有封膜(55);所述检测部(3)于所述检测腔体靠近所述稀释部(2)的腔壁上开设有第四开口(54),且所述检测部(3)于所述检测腔体外凸设有刺破部(6);当检测样本时,所述刺破部(6)穿过所述封膜(55),所述第三开口(53)与所述第四开口(5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部(6)包括第一尖端部(61)与第二尖端部(62),所述第一尖端部(61)相对于所述检测部(3)凸出于所述第二尖端部(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尖端部(6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尖端部(61)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核酸扩增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端部(61)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涛刘洋金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纳达康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