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离网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81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离网模块,属于配电台区智能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电路、电池充电管理电路、DC/DC升压电路和DC/AC电路,AC/D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电网,DC/AC电路和市电电网通过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连接负载,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K,继电器K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线圈,动触点连接负载,第一静触点连接DC/AC电路输出,第二静触点连接市电电网,线圈由市电电网供电;当配电台区发生停电事件时,智能离网模块能够无缝切换。网模块能够无缝切换。网模块能够无缝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离网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离网模块,属于配电台区智能通信


技术介绍

[0002]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推动全球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电网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建立在数据的准确采集、高效传输和安全可靠利用的基础上,离不开网络、平台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支撑。
[0003]电网企业拥有海量设备资源、联系千家万户,通过接入各类边缘设备、感知设备及5亿只智能电表,构建分布广泛、快速反应的电力物联网,有力支撑了电网、设备、客户状态的动态采集、实时感知和在线监测。
[0004]感知设备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平台,离不开通信设备,通常配电台区都配备有集中器或者台区智能终端,这类设备内都有4G或者5G通信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事件实时上传到物联网云平台。4G或者5G通信模块,理想情况是能够全周期永久在线,但是配电台区会由于各类故障导致停电事件发生,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这样配电台区内的智能电能表、集中器、台区智能终端等设备只能是等到故障解除,再次送电才能恢复正常运行状态,频繁的停复电,对通信模块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
[0005]基于以上考虑,现亟需专利技术一款智能离网模块,它安装在配电台区智能通信设备侧,当配电台区发生停电事件时,智能离网模块能够无缝切换,转而由它给智能通信设备供电,保证在停电到恢复供电时间内,使通信模块能够永久在线,避免设备频繁重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离网模块,当配电台区发生停电事件时,智能离网模块能够无缝切换。
[0007]本技术所述智能离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电路、电池充电管理电路、DC/DC升压电路和DC/AC电路,AC/D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电网,DC/AC电路和市电电网通过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连接负载,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包括继电器K,继电器K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线圈,动触点连接负载,第一静触点连接DC/AC电路输出,第二静触点连接市电电网,线圈由市电电网供电。
[0008]配电台区正常供电时,线圈通电,继电器K的动触点动作至第二静触点,市电电网通过继电器K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连接至负载即通信模块;当配电台区发生停电事件时,线圈断电,继电器K的动触点恢复至第一静触点,DC/AC电路通过继电器K的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连接至负载即通信模块。通过继电器K完成无缝切换,转而由智能离网模块给通信模块供电,保证在停电到恢复供电时间内,使通信模块能够永久在线,避免频繁重启。
[0009]优选地,所述AC/DC电路包括AC/DC芯片U1,AC/DC芯片U1输入端连接电阻R1和可变电阻MOV1,输出端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1。
[0010]用于完成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从而供给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0011]优选地,所述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2和开关管Q1,开关管Q1连接AC/DC电路和电池VBAT,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2用于控制开关管Q1通断。
[0012]通过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2控制开关管Q1通断,用于电池充电管理。
[0013]优选地,所述DC/DC升压电路包括DC/DC升压芯片U3,DC/DC升压芯片U3的VIN端并联电容C6、C7和C8后连接电池VBAT,DC/DC升压芯片U3的VIN端还连接电感L2一端和电阻R10一端,电感L2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和DC/DC升压芯片U3的SW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DC/DC升压芯片U3的EN端和电阻R12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地;DC/DC升压芯片U3的FSET端连接电阻R13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DC/DC升压芯片U3的SS端连接电容C12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DC/DC升压芯片U3的VDD端连接电容C11一端,电容C11另一端接地;DC/DC升压芯片U3的FB端连接电阻R9一端和电阻R11一端,电阻R9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和电容C9一端,电容C9一端还连接电容C10一端,电容C10和电阻R11另一端接地;DC/DC升压芯片U3的COMP端连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连接电容C13一端,电容C13另一端接地。
[0014]用于对电池VBAT进行升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所述智能离网模块,把高压转换成低压信号采集后,通过继电器K完成无缝切换,转而由智能离网模块给通信模块供电,保证在停电到恢复供电时间内,使通信模块能够永久在线,避免频繁重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智能离网模块的系统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AC/DC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DC/DC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所述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所述短路过冲过放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0023]图7是本技术所述供电切换电路的电路图。
[0024]其中:1、AC/DC电路;2、电池充电管理电路;3、DC/DC升压电路;4、DC/AC电路;5、市电电网;6、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7、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述智能离网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电路1、电池充电管理电路2、DC/DC升压电路3和DC/AC电路4,AC/DC电路1输入端连接市电电网5,DC/AC电路4和市电电网5通过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6连接负载7。
[0028]如图5所示,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6包括继电器K,继电器K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线圈,动触点连接负载7,第一静触点连接DC/AC电路4输出,第二静触点连接市电电网5,线圈由市电电网5供电。
[0029]配电台区正常供电时,线圈通电,继电器K的动触点动作至第二静触点,市电电网5
通过继电器K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连接至负载7即通信模块;当配电台区发生停电事件时,线圈断电,继电器K的动触点恢复至第一静触点,DC/AC电路4通过继电器K的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连接至负载7即通信模块。通过继电器K完成无缝切换,转而由智能离网模块给通信模块供电,保证在停电到恢复供电时间内,使通信模块能够永久在线,避免频繁重启。
[0030]如图2所示,所述AC/DC电路1包括AC/DC芯片U1,AC/DC芯片U1输入端连接电阻R1和可变电阻MOV1,输出端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1。
[0031]用于完成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从而供给电池充电管理电路2。
[0032]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充电管理电路2包括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离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AC/DC电路(1)、电池充电管理电路(2)、DC/DC升压电路(3)和DC/AC电路(4),AC/DC电路(1)输入端连接市电电网(5),DC/AC电路(4)和市电电网(5)通过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6)连接负载(7),市电电网及离网切换电路(6)包括继电器K,继电器K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线圈,动触点连接负载(7),第一静触点连接DC/AC电路(4)输出,第二静触点连接市电电网(5),线圈由市电电网(5)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离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电路(1)包括AC/DC芯片U1,AC/DC芯片U1输入端连接电阻R1和可变电阻MOV1,输出端连接电容C1和二极管D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离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管理电路(2)包括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2和开关管Q1,开关管Q1连接AC/DC电路(1)和电池VBAT,电池充电管理芯片U2用于控制开关管Q1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