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62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包括:包括抗滑桩、下挡板、地梁、上挡板、冠梁以及支撑件,所述抗滑桩并排设置在边坡与主体建筑之间并紧贴边坡设置;所述下挡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抗滑桩之间;所述地梁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中上部;所述上挡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上部,所述地梁与所述上挡板的下侧边缘相连接;所述冠梁连接在一排所述抗滑桩的顶部;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建筑的嵌固层楼板与所述抗滑桩和地梁之间。其显著效果是: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满足规划的退距要求,并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为支挡结构提供有效支撑,保障支挡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建筑物支挡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房屋总图布局设计时会将建筑物尽量靠近使用红线。对于场地内存在边坡的情况时,需要设置边坡支挡结构,而支挡结构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会对房屋的总图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具体原因是:支挡结构设计通常设置在红线位置,建筑物按规划要求,偏离支挡结构一定距离,然后按照楼间距的要求调整后面各楼栋的总图布局。因此传统设计在有边坡支挡的情况下,对总图布局影响较大,不利于空间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达到增加使用空间,降低建造成本的目的,同时利用主体建筑抗侧刚度大的优势,为支挡结构提供有效支撑,保障支挡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
[0006]抗滑桩,并排设置在边坡与主体建筑之间;
[0007]上挡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上部;
[0008]地梁,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中上部,且与所述上挡板的下侧边缘相连接;
[0009]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建筑的嵌固层楼板与所述抗滑桩和地梁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挡结构还包括冠梁,该冠梁连接在一排所述抗滑桩的顶部,并与所述上挡板的上侧边缘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挡板与冠梁均位于所述抗滑桩靠近边坡的一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挡结构还包括下挡板,该下挡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抗滑桩之间,且该下挡板设于所述地梁的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挡板位于所述抗滑桩靠近主体建筑的一侧。
[0014]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充分利用主体建筑抗侧力刚度大的优势,在主体建筑与抗滑桩之间设置支撑结构,为抗滑桩提供了支撑达到了减小抗滑桩的截面的设计目的,从而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满足规划的退距要求,并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为支挡结构提供有效支撑,保障支挡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1—抗滑桩;2—下挡板;3—地梁;4—上挡板;5—冠梁;6—抗滑桩地坪以上部分;7—支撑件;8—嵌固层楼板;9—地坪;10—主体建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包括抗滑桩1、下挡板2、地梁3、上挡板4、冠梁5以及支撑件7,具体的:
[0019]所述抗滑桩1并排设置在边坡与主体建筑10之间并紧贴边坡设置,以抵挡土体压力;
[0020]所述下挡板2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抗滑桩1之间,且位于主体建筑10的地坪9以下;
[0021]所述地梁3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1的中上部,所述下挡板2设于所述地梁3的下方;
[0022]所述上挡板4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1的上部,所述地梁3与所述上挡板4的下侧边缘相连接;
[0023]所述冠梁5连接在一排所述抗滑桩1的顶部,并与所述上挡板4的上侧边缘相连;
[0024]所述支撑件7连接在所述主体建筑10的嵌固层楼板8与所述抗滑桩1和地梁3之间,且支撑件7位于主体建筑10的地坪9以下。
[0025]通过连接在主体建筑10的嵌固层楼板8与所述抗滑桩1和地梁3之间支撑件7,从而充分利用主体建筑10抗侧力刚度大的优势,通过支撑件7对支挡结构提供支撑力,并通过在施工完成后凿打掉抗滑桩1的地坪以上部分6,使得抗滑桩1地面以上部分的截面减小,达到减小抗滑桩1的截面的设计目的,同时主体建筑10与支挡结构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规划的退距要求。此外,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为支挡结构提供有效支撑,保障支挡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
[0026]优选的,所述上挡板4与冠梁5均位于所述抗滑桩1靠近边坡的一侧,所述下挡板2位于所述抗滑桩1靠近主体建筑10的一侧,且所述下挡板2的厚度小于所述上挡板4,位于所述地梁3上方的抗滑桩1的厚度与所述上挡板4的厚度一致,所述上挡板4的厚度依据其高度以及支挡结构与主体建筑10之间的距离等参数,按照施工规范计算获得。
[002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1:施工抗滑桩1至设计顶标高;
[0029]步骤2:施工冠梁5;
[0030]步骤3:采用逆作法施工下挡板4;
[0031]步骤4:采用逆作法施工地梁3;
[0032]步骤5:采用逆作法施工上挡板2;
[0033]步骤6:待主体建筑10施工至地坪9以上时,施工支撑件7,以使得该支撑件7对抗滑桩1和地梁3提供支撑;
[0034]步骤7:地下室与支挡结构空隙采用级配碎石土密实回填至地坪9;
[0035]步骤8:采用人工凿打抗滑桩地坪以上部分6。
[0036]上述支挡结构施工方法,主体建筑10通过支撑件7对支挡结构提供支撑力的方式,结构体系合理,荷载分布明确,传力路径清晰,安全可靠,并通过在施工完成后凿打抗滑桩地坪以上部分6,使得抗滑桩1的截面减小,主体建筑10与支挡结构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实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规划的退距要求,并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保障了支挡结构的安全可靠,还能有效控制支挡结构的变形。
[0037]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滑桩,并排设置在边坡与主体建筑之间;上挡板,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上部;地梁,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抗滑桩的中上部,且与所述上挡板的下侧边缘相连接;支撑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建筑的嵌固层楼板与所述抗滑桩和地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空间的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挡结构还包括冠梁,该冠梁连接在一排所述抗滑桩的顶部,并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朝江赵华邬险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