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040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日光温室主体、光照度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日光温室主体内的器械使用,通过设置的土壤PH值传感器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种植地土壤的温湿度和PH值,再通过设置的滴灌系统和微雾喷灌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种植地进行灌溉,通过设置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检测日光温室主体内部的空气温湿度与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设置的光照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日光温室主体内部的光照度,LED灯可以在光照不足时进行补光,通过设置的风机方面调节日光温室主体内的空气流速。风机方面调节日光温室主体内的空气流速。风机方面调节日光温室主体内的空气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日光温室控制系统
,具体是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俩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放热,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0003]现有的日光温室在使用时往往是结构简单,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更好的控制日光温室内部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种植物生长条件不够好。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日光温室主体、光照度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日光温室主体后端设有太阳能板和本地PLC控制柜,且日光温室主体右端设有出口,所述日光温室主体上端设有若干支架,支架上设有若干LED灯和若干微雾喷灌,所述日光温室主体左端前后对称设有风机,风机上侧设有视频监控,且前侧所述风机前侧设有光照度传感器;
[0007]所述日光温室主体内壁上设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右侧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日光温室主体底端设有种植地,种植地上设有若干滴灌系统,所述种植地上设有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左侧设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日光温室主体上端设有卷帘机,卷帘机上设有棉被,所述支架上侧设有卷膜机,卷膜机上设有透明膜,且透明膜位于棉被下侧。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左右两端与日光温室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支架上端与日光温室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支架下端与日光温室主体底端固定连接,便于支架的固定和起到支撑的作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ED灯为全光谱LED补光灯,便于对日光温室主体内进行补光。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ED灯左右对称设置,便于对日光温室主体内补光更均匀,微雾喷灌等间距分布设置,便于微雾喷淋时更加均匀。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帘机下端设有支撑块一,支撑块一左端与日光温室主体固定连接,便于卷帘机的固定与提供支撑作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膜机下端设有支撑块二,支撑块二左端
与日光温室主体固定连接,便于卷膜机的固定与提供支撑作用。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滴灌系统等间距分布设置,使种植地灌溉更加均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日光温室主体内的器械使用,通过设置的土壤PH值传感器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种植地土壤的温湿度和PH值,再通过设置的滴灌系统和微雾喷灌结构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种植地进行灌溉,通过设置的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可以检测日光温室主体内部的空气温湿度与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设置的光照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日光温室主体内部的光照度,LED灯可以在光照不足时进行补光,通过设置的风机方面调节日光温室主体内的空气流速。
[0016]2、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外界气象站通过传感器实时捕捉日光温室主体外界的温度、风速、光照、风向、二氧化碳含量、雨量和湿度等因素,再将数据通过G模块传输给本体PLC控制柜,本地PLC控制柜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G网络连接手机APP,可以实现设定值数据的远程控制,气象站的实时监控数据可以协同云端设定数据,在遇大风或者强降雨天气时,自动实现日光温室主体上的棉被和透明膜起落控制,保护日光温室主体内植作物的安全,合理生长条件,总体体现为根据日光温室主体室内外季节的温湿、光照和气(CO)的监测出对应的棉被起降、温度调节、湿度调节、CO浓度调节和光照调节,根据季节的不同,空气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风速、风向等也不同,通过设置的本地PLC控制柜和手机APP实时控制棉被和透明膜的起降时长,从而实现对日光温室主体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0]图中:1、日光温室主体;101、支架;2、风机;3、视频监控;4、LED灯;5、滴灌系统;6、微雾喷灌;7、卷帘机;701、棉被;702、支撑块一;8、卷膜机;801、透明膜;802、支撑块二;9、光照度传感器;10、土壤PH值传感器;11、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2、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3、二氧化碳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日光温室主体1、光照度传感器9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后端设有太阳能板和本地PLC控制柜,且日光温室主体1右端设有出口,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上端设有若干
支架101,支架101上设有若干LED灯4和若干微雾喷灌6;
[0023]所述支架101左右两端与日光温室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支架101上端与日光温室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支架101下端与日光温室主体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LED灯4为全光谱LED补光灯,所述LED灯4左右对称设置,微雾喷灌6等间距分布设置;
[0024]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左端前后对称设有风机2,风机2上侧设有视频监控3,且前侧所述风机2前侧设有光照度传感器9,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内壁上设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右侧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3,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底端设有种植地,种植地上设有若干滴灌系统5,所述滴灌系统5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种植地上设有土壤PH值传感器10,土壤PH值传感器10左侧设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1;
[0025]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上端设有卷帘机7,卷帘机7上设有棉被701,所述卷帘机7下端设有支撑块一702,支撑块一702左端与日光温室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1上侧设有卷膜机8,卷膜机8上设有透明膜801,且透明膜801位于棉被701下侧,所述卷膜机8下端设有支撑块二802,支撑块二802左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日光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日光温室主体(1)、光照度传感器(9)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后端设有太阳能板和本地PLC控制柜,且日光温室主体(1)右端设有出口,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上端设有若干支架(101),支架(101)上设有若干LED灯(4)和若干微雾喷灌(6),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左端前后对称设有风机(2),风机(2)上侧设有视频监控(3),且前侧所述风机(2)前侧设有光照度传感器(9);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内壁上设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2)右侧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13),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底端设有种植地,种植地上设有若干滴灌系统(5),所述种植地上设有土壤PH值传感器(10),土壤PH值传感器(10)左侧设有土壤温湿度传感器(11),所述日光温室主体(1)上端设有卷帘机(7),卷帘机(7)上设有棉被(701),所述支架(101)上侧设有卷膜机(8),卷膜机(8)上设有透明膜(801),且透明膜(801)位于棉被(701)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飞张东锋吴伟伟王雷郑剑超梁武军张延磊吴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