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形均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37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形均流板,包括均流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上、且用于安装所述均流板本体的固定框,所述均流板本体由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中心的方形均流片、和若干个口字形均流片由组成,每个所述均流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导气均流的导气孔;所述均流板本体设置有朝向风口且用于迎风的迎风面,和用于均流的背风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形均流板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能够均匀导气,在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中能够将气溶胶扩散均匀。过滤器的检漏测试中能够将气溶胶扩散均匀。过滤器的检漏测试中能够将气溶胶扩散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形均流板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形均流板。

技术介绍

[0002]均流板在高效过滤器检漏气过程中起到均匀分配气流的作用,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且更换容易,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保护过滤器的作用。高效过滤器检漏是指检查高效过滤器及其与安装框架连接部位等处的密封性,及时发现高效过滤器本身及安装中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区域的洁净度。通常在过滤器上游发尘,发尘需将气溶胶直接从高效过滤器上游一侧引入,通过均流板将气溶胶打散,保持上游气溶胶达到要求浓度,检测过滤器上下游气溶胶浓度来判定过滤器是否有泄漏。
[0003]现有的均流板的结构虽简单,但存在一些缺陷,在打散气溶胶过程中,气流扩散不够均匀,且均流板放置在进风口位置越近,均流效果越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且能够均匀导气的均流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回形均流板,包括均流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上、且用于安装所述均流板本体的固定框,所述均流板本体由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中心的方形均流片、和若干个口字形均流片由组成,每个所述均流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导气均流的导气孔;所述均流板本体设置有朝向风口且用于迎风的迎风面,和用于均流的背风面。
[0007]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均流片均通过两个交叉的加强筋连接;所述均流板本体的迎风面设置有十字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均流片连接。迎风面受到风力使均流片旋转,不受均流片与进风口的位置距离的限制。
[0008]优选的,口字形的所述均流板由小到大套设在方形的均流片上,便与风穿过所述均流片层层分流,有利于分流均匀。
[0009]优选的,口字形的所述均流片的数量为2~4个,且每个均流片间距为45~55mm。所述均流片构成所述均流板本体,设置不同的均流片数量能够控制不同的风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0010]优选的,回字形的所述均流片与所述迎风面构成夹角,且夹角的角度为45~60
°
。便于所述均流片切风,且风阻小。
[0011]优选的,所述导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均流片上,且所述导气孔的直径为6~8mm。便于将气体均匀从迎风面打散。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挂孔。便于将所述均流板本体挂置在适用的设备中。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回形均流板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能够均匀导气,在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中能够将气溶胶扩散均匀。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均流板本体10,固定框12,挂孔14,均流片16,方形均流片161,口字形均流片162,导气孔18,迎风面20,背风面22,加强筋24,固定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回形均流板,包括均流板本体10和设置在均流板本体10上的固定框,固定框12用于安装均流板本体10,固定框12上设置有挂孔14,便于将均流板本体10挂置在适用的设备中。均流板本体10由设置在均流板本体10中心的方形均流片161、和若干个口字形均流片162由组成,每个均流片16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导气均流的导气孔18;均流板本体10设置有朝向风口且用于迎风的迎风面20,和用于均流的背风面22。在检测高效过滤器密封时,在高效过滤器的上游发尘,引入一定浓度的气溶胶,通过均流片16打散气溶胶使气溶胶的浓度均匀。
[0020]若干个均流片16均通过两个交叉的加强筋24焊接;均流板本体10的迎风面20设置有十字形的固定板26,固定板26与均流片 16连接。
[0021]口字形的均流片162由小到大套设在方形的均流片161上,气体从迎风面进入,穿过均流片16层层分流,均流片16从迎风面导流切风,使气流分配均匀,且不会受均流片与进风口的位置距离的限制。
[0022]如图2~3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
[0023]口字形的均流片162的数量为2~4个,最佳数量为4个,有利于均匀导气,避免因气流分配不均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且每个均流片间距为45~55mm,最佳间距为55mm。均流片14构成均流板本体10,设置不同的均流片16数量能够控制不同的风量,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0024]回字形的均流片161与迎风面20构成夹角,且夹角的角度为45~60
°
,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角度为45
°
,便于所述均流片 16切风,且风阻小,应用在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过程中,能够将注入的气溶胶均匀打散,以达到符合的气溶胶浓度。
[0025]导气孔18均匀分布在均流片16上,且所述导气孔的直径可以为6~8mm。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导气孔20直径为6mm便于将气体均匀从迎风面20打散。
[0026]本使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回形均流板挂置在高效过滤器的上游位置,通过在回形均流板的迎风面22打入气溶胶,使气溶胶穿过导气孔20均匀的被打散,从背风面24将气溶胶送出,以达到实现对气溶胶均匀分流的目的。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形均流板,包括均流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上、且用于安装所述均流板本体的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本体由设置在所述均流板本体中心的方形均流片、和若干个口字形均流片由组成,每个所述均流片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导气均流的导气孔;所述均流板本体设置有朝向风口且用于迎风的迎风面,和用于均流的背风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形均流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均流片均通过两个交叉的加强筋连接;所述均流板本体的迎风面设置有十字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均流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形均流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武荣杨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斐森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