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复合悬臂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29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通道的绝缘本体,每一端子收容通道中收容一个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独立导电端子的端子对;其中独立导电端子包括由高传导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部分和由高机械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定位元件连接在一起,第二部分的支撑部保证第一部分用于电力传输的接触部受到外来压力时不会过度变形,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用于电路板之间传输电力的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组合件。
技术介绍
电子电路的设计者通常会关注于两个基本电路部分,即逻辑(或信号)部 分以及电源部分,且在设计逻辑电路时,因为在逻辑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较低,使得设计者通常不会考虑由于状态改变所造成(如温度)在电气属性中的任 何变化(如电路组件的阻抗),然而,高电流的流动将^使得电源电路在电气 属性上会产生变化,因此针对使用于电源电路中而设计的电源连接器必须能够 散热(主要由焦耳效应所产生),使得因电流改变所造成的电气属性变化可有 效减至最低。美国专利第US6,319,075号揭示了一种传输电力的电源连4矣器组件,这种 电源连接器组件由安装于电路板上相互配对插接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组成,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插座绝缘本体内的母端子组,插 头连接器包括插头绝缘本体和组装在插头绝缘本体内的公端子组。参考图1, 每一母端子IO均包括顶侧相连的两片式大面积的平板状本体12、 14和从本体 前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上、下两片呈弯曲状对接臂16、 20。当插座连接器与插头 连接器相互对接并形成电性导通时,公、母端子的对接臂相互弹性接触,母端 子10收到公端子插入时的挤压力而发生变形,而母端子10的平板状本体12、14的上端的U型连接部分42、 44可以提供一定的反作用支撑力,有助于保持 母端子10的接触部分不因受力而过度变形。然后,该专利所揭示的母端子为 一件式结构,端子主体部连接处为U型结构,此结构需要先冲压出端子主体部 然后再折弯,此折弯制程常会造成端子折弯处龟裂,进而影响材料电导特性而 降低品质,且折弯后端子因焊接时受高温影响造成金属内应力释放,造成端子 外扩影响焊脚正位度,导致与电路板接合时出现不顺畅或连接器焊脚折脚现 象。针对以上专利所揭示的母端子之弊端,本专利申请人的另一件专利技术名称为 "电源连接器组件及其互配端子",申请号为200820031892.1的中国技术专 利申请揭示了一种改进的母端子对结构。参考图2,每个母端子对220由两个 相对设置的独立的母端子221、 222组成。每个母端子包括矩形平板状的基部、 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安装脚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接触臂。本专利技术的母端 子为两件式设计,采用连续冲压模具直接冲制,无上述折弯所产生的问题,可 有效提升品质,并可降低工时成本,使产品组装方便,制程简单且品质稳定。 然后,由于母端子221、 222之间相互独立无任何连接或者支撑,公端子插入 母端子221、 222的接触臂时产生的挤压力可能导致母端子的接触臂发生较大 的变形或者溃缩,影响母端子221、 222的电力传输性能。所以,针对此类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设计,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端子的改进结构设计使得 电源连接器的电力传输更加稳定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源连接器包括具有若 干端子收容通道的绝缘本体,每一端子收容通道中收容一个包括一对相对设置 的独立导电端子的端子对;其中该独立导电端予包括由高传导特性材料构成的 第 一部分和由高机械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分,该第 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定位元件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 一部分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延伸出 来的接触部,所述的第二部分包括与第一部分的基部相接触的固定部和从该固 定部延伸出来并与第 一部分的接触部接触的支撑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位元件包括将第一部分的基部与 第二部分的固定部相连接的第一定位元件,以及将第一部分的接触部与第二部 分的支撑部连接相连接的第二定位元件,所述的第 一定位元件包括设置在第一 部分的基部上的开口和设置在第二部分的固定部上并可延伸卡入该开口的弹 片,所述的第二定位元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的基部与接触连接处的弯折部和设置在第二部分的固定部与支撑部连接处的抵止部;该抵止部抵靠在该弯折部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由高传导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部分 的材质为红铜,所述的由高机械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分的材质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源连接器为插座连接器,所述的 端子对为收容于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通道内的母端子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端子的结构为两件式设计,制程筒单且 品质稳定,可以实现对所传输的高电压高电流进行更佳的分流;其次,两件式 端子之间设置的复合结构(高机械特性材料+高传导特性材料)可以保证端子接 触过程中受到外来压力时不会过度变形,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已知的电源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另 一种已知的电源絲器每,屯端a的立体示急图; 图3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对接后的立 体组合6图4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立体困; 图6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公端子的立体图8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母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公端子对接后的立 体组合图9为对应于图8的俯-f见图IO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组件沿图3中A-A线方向剖开的立体局部 剖视示意图11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组件沿图3中B-B线方向剖开的立体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配对且通过各 自的电源端子相互对接而实现高电压高电流传输的两个电源连接器,分别为第 一电源连接器和第二电源连接器,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与安装在 第 一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 一电源端子,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与安 装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二电源端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连接器为插座连 接器2,第二电源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1,安装在插座连接器2的第一电源端 子为母端子,安装在插头连接器1的第二电源端子为公端子,插头连接器l和 插座连接器2用来分别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二者可相互插接而实现电源端子 公端子和母端子之间的电性导通,进而实现两块电路板之间的电力传输。请参阅图4所示,插座连接器2包括插座绝缘本体21、排列组装在插座绝 缘本体21内的若干母端子对220和第一信号端子组23。第一信号端子组23 插设于插座绝缘本体21接近中央位置的呈矩阵排列的若干通孔中,其包括用7来传输信号的排列成矩阵状的若干针脚状信号端子。插座绝缘本体21大体为射出成型的纵长构形的一长方体状塑料体,其包体部210包括相互平行的顶壁212、底壁213及位于顶壁212与底壁213之间 的中间壁,顶壁212和底壁213之间形成有一纵长构形的在主体部210的前端 面开口的对接空腔215。侧部211形成有一与对接空腔215相连通的导引腔216, 导引腔216从側部211的前端向后延伸贯穿,在侧部211顶壁上开设有与导引 腔216和对接空腔215相连通的贯穿孔217。在顶壁212下表面自主体部210 的前端面向后延伸形成若干肋条218。本实施方式中,母端子对220中母端子221、 222是面对面设置,而且所 有结构呈镜像对称。每个母端子对220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独立的母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通道的绝缘本体,每一端子收容通道中收容一个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独立导电端子的端子对;其特征在于,该独立导电端子包括由高传导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一部分和由高机械特性材料构成的第二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宏骐游万益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