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计平专利>正文

一种捅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92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6
一种冯氏捅针组件,包括捅针(10)和开孔针(20),所述捅针(10)包括捅针针体(11)和捅针针柄(12),捅针针柄(12)是在捅针针体的一端采用金属丝(13)双头螺旋缠绕形成;捅针针体(11)端部设有进针部(30),所述进针部(30)包括锥台部(31)和钝圆部(32),钝圆部(32)的直径(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捅针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针灸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捅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针灸技艺是中医文化的瑰宝,它以突出的治疗效果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灸想要有效果离不开针灸针具的创新。传统的针灸治疗应对颈腰椎病、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炎等病症,见效慢,致患者难以坚持。这类疾病的共性是存在筋结,由于长期劳损等引起的以四肢经络、关节、肌肉等处出现“压痛点”、“硬结”、“条索”等的一类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筋结病灶部位的疼痛不适。
[0003]现有技术的针灸针有豪针、芒针和捅针,豪针是针身最长不过250毫米,其直径最大不过0.4毫米的尖针,通常用于针灸穴位;芒针,其针身细如麦芒,长度一般为167~266毫米,也有粗的,针尖也是尖的。捅针则是直径0.5

2mm,针尖为钝头的,捅针是专门用来剥离、松懈组织粘连的针具,在此,仅涉及捅针。传统捅针的缺陷是进针疼痛,针柄复杂,成本高。
[0004]黑龙江张云飞公开了一种巨针(公开号:CN2066741U,公开日:1990年12月5日),为解决现有的捅针针感差的问题,包括针身1、针尖3,针身1顶部细铜丝缠绕不锈钢丝形成针柄2。针尖3为圆头。该针能刺激量大、针感强,又因粗而不易弯针和滞针,故对某些重症顽症有奇效。又因针尖圆而不钝,利而不锐易于沿皮刺,因为针长而可一针透多穴,所以能起到疏通经络、筋皮、调节气血,开痈通塞之作用,对治疗重症痼疾效果好。施针方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14~17毫米,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然后沿皮捻转透刺,一般针感较强,如无针感,可轻轻提插而获针感后出针。一般不留针,出针宜缓慢,并用棉珠压针孔片刻。但是,圆头针刺破皮肤是非常疼痛难忍的,病人的进针体验感比较差。
[0005]安徽贺成功公开了一种芒针(公开号:CN101940531A,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为解决传统芒针针柄与针身一条直线,皮下横刺时不易施行提插手法的技术问题,芒针包括针尖1、针身2、翼状针根3和Z字形针柄4,针身2为细长圆柱状,材质为钨钢,针尖为钝圆状,尖而不锐;针柄前端与翼状针根3垂直,翼状针根3为0.5x1.5的平板状,针柄为圆管。效果是

针柄与针身呈“Z”字形,捏住翼状针根3,沿皮下横刺法时容易施行提插手法;

较细的芒针用于深刺或透穴,较粗的芒针用于剥离、松解组织粘连,扩大了芒针的应用范围。但其缺陷一也是钝圆状的针尖刺破皮肤是非常疼痛难忍的,病人的进针体验感比较差。缺陷二是尽管Z字形针柄部分大而便于提捏,但是成本高,用处也仅相当于针柄。
[0006]因此,在不易损伤神经、血管,适应部位广泛,能快速解开结节的前提下,开发进针疼感小、便于操作(如横刺、提、捻)、成本低廉的捅针,成为针灸针具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捅针组件,解决进针痛感小,便于操作(如横刺、提、捻)、成本低廉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捅针组件,包括
[0009]捅针,用于旋入所述针孔通过手法剥离、松懈组织粘连;所述捅针包括捅针针体和捅针针柄,捅针针柄是在捅针针体的一端采用金属丝双头螺旋缠绕形成;捅针针体端部设有进针部,所述进针部包括锥台部和钝圆部,钝圆部的直径大于等于捅针针体直径的 2/3;
[0010]开孔针,用于刺破病灶部位形成针孔,开孔针包括开孔针体和开孔针柄,开孔针体端部包括针尖部;
[0011]开孔针体的直径大于等于捅针针体的直径至少0.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捅针针体在紧邻捅针针柄处设有抗弯弱部,所述抗弯弱部通过捅针针体外周利用凸圆弧磨轮磨削掉一部分材料形成弧形内凹,使得该抗弯弱部具有相比针体的其他部分有更小的抗弯曲变形能力。
[0013]进一步地,捅针针体外周一体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一体设于针体外周的至少3根加强筋。
[0014]进一步地,加强筋为宽扁筋,加强筋高出针体外周的高度为H

≤0.2mm,加强筋的宽度 W

≥0.3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捅针针柄设有辅助部,所述辅助部包括平台部,所述平台部沿捅针针柄轴向延伸,且至少沿第一方向对称设于捅针针柄外周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部还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第二平台部。
[0017]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部的金属丝表面压为网纹表面。
[0018]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部包括设于针柄的至少2个结节部,所述结节部通过针柄多缠绕一层第二金属丝形成,缠绕之前,在针柄表面相邻金属丝之间的凹槽中涂刷粘结剂,第二金属丝嵌设于针柄表面相邻金属丝之间的凹槽紧挨地螺旋缠绕至少三道。
[0019]进一步地,捅针针体端部紧邻进针部上方设有波浪部,所述波浪部包括至少5

6圈的螺旋形的波浪纹。
[0020]进一步地,锥台部具有锥度角为1
°‑2°
,锥台部的锥台高度为0.5

1mm。
[0021]所述捅针组件,相比现有技术,施捅时疼感更小,二针协同配合,抗弯弱部的设计,使得当针柄相对于针体在抗弯弱部有弯曲的情况下,手柄和针体仍然便于捻、捏、捅等操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1的放大图I;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捅针的主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II;
[0026]图5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图3的局部放大图III;
[0027]图6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图3的B

B剖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图6的C向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2的另一实现例的图3的B

B剖视图;
[0030]图9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3的主剖视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3的图9的局部放大图IV;
[0032]图11为本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3的图9的A

A剖视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捅针组件的实施例3的图9的局部放大图VI。
[0034]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
[0035]10捅针,11捅针针体,12捅针针柄,13金属丝,14第二金属丝
[0036]20开孔针,21开孔针体,22开孔针柄,23针尖部
[0037]30进针部,31锥台部,32钝圆部
[0038]40螺旋部
[0039]50辅助部,51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捅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捅针(10),用于旋入针孔通过手法剥离、松懈组织粘连;所述捅针(10)包括捅针针体(11)和捅针针柄(12),捅针针柄(12)是在捅针针体的一端采用金属丝(13)双头螺旋缠绕形成;捅针针体(11)端部设有进针部(30),所述进针部(30)包括锥台部(31)和钝圆部(32),钝圆部(32)的直径(D

)大于等于捅针针体直径(D1)的2/3;开孔针(20),用于刺破病灶部位形成针孔,开孔针(20)包括开孔针体(21)和开孔针柄(22),开孔针体(21)端部包括针尖部(23);开孔针体的直径(D0)大于等于捅针针体的直径(D1)至少0.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捅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捅针针体(11)在紧邻捅针针柄(12)处设有抗弯弱部(63),所述抗弯弱部(63)通过捅针针体(11)外周利用凸圆弧磨轮磨削掉一部分材料形成弧形细颈状的抗弯弱部,使得该抗弯弱部(63)具有更小的抗弯曲变形能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捅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捅针针体(11)外周一体加强部(60),所述加强部(60)包括一体设于针体外周的至少3根加强筋(61)。4.如权利要求3所述捅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加强筋(61)为宽扁筋,加强筋(61)高出针体外周的高度为H

≤0.2mm,加强筋(61)的宽度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计平冯舜彦
申请(专利权)人:冯计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