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361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在该灰尘分离模块中,壳体呈筒状且内部中空形成储液腔,分离件布置在储液腔内且呈筒状,分离件内部中空形成用来分离灰尘的流道,流道的延伸方向与壳体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通过在壳体的储液腔内设置分离件的形式,来实现气流与液体和灰尘的分离,分离件内的流道延伸方向与壳体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叉,这样相当于将这样分离件横置的设计形式,极大的增加了流体在分离件流道内的流动路径,进而使得一部分裹挟在气流中的水气和灰尘停留在流道内,仅气流得以排出,相比于现有的分离方式,不仅更加适合干湿一体的机型,且不会因为对水气分离不彻底而造成风机损伤。会因为对水气分离不彻底而造成风机损伤。会因为对水气分离不彻底而造成风机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0001]本技术属于家庭洗涤、清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家庭清洁技术的发展,家庭清洁设备多样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清洁设备走入了千家万户。传统的吸尘器和扫地机具有设计局限,其分离模块仅能将固体颗粒和灰尘从负压气流中分离出来,这就使类似的设备仅能在干环境下使用,一旦处于湿环境中,负压气流所携带的水不可避免的会在负压的作用下渗透到电机处,一旦水经由电机处壳体的缝隙进入到电机内部,很容易导致电机失效损毁。
[0003]显然,仅能吸尘却不能吸水的清洁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为此一部分企业研发了在干湿两种环境下均能使用的清洁机,清洁机的集尘桶部分做了一定的改进,使干湿垃圾得到较好的分离。
[0004]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710819.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其旋风水尘分离装置采用多级分离过滤,每一级分离过滤时,随风而吸入的水都能够打在挡风板上而流下,不会直接被吸入下一级的进风口,从而在吸尘时对水有非常好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包括:壳体(1),呈筒状,内部中空形成储液腔(10),所述储液腔(10)具有进口(1a)和出口(1b),且沿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出口(1b)布置在所述进口(1a)的下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离件(2),布置在所述储液腔(10)内,呈筒状,内部中空形成用来分离灰尘的流道(20),并且,该分离件(2)具有与所述流道(20)流体连通的进气口(2a)和出气口(2b),所述流道(2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中心线(A)的延伸方向相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a)和出气口(2b)分别设于所述分离件(2)的两端,且所述流道(2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中心线(A)的延伸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2b)和进气口(2a)分别开设于所述分离件(2)的周壁上且沿分离件(2)的切向延伸,所述出气口(2b)和进气口(2a)各开口方向的延长线相交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流道(2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1),该隔板(21)竖向延伸并将流道(20)间隔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2c)和第二腔室(2e),进气口(2a)和出气口(2b)分布在所述隔板(21)的两侧,且所述进气口(2a)与所述第一腔室(2c)相连通,所述出气口(2b)与所述第二腔室(2e)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20)内还设置有分离座(22),所述分离座(22)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2c)或者第二腔室(2e)内,且该分离座(22)上开设有用来连通第一腔室(2c)和第二腔室(2e)的第一导流口(2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座(22)基本呈筒状且设于所述隔板(21)上,且在隔板(21)上对应开设有与分离座(22)的第一导流口(221)流体连通的第二导流口(2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口(221)至少有两个,各所述第一导流口(221)开设在所述分离座(22)的外周壁上且沿分离座(22)的周向间隔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口(211)开设于所述隔板(21)的中部,且所述分离座(22)的中轴线与所述分离件(2)的中轴向同向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20)上还开设有集尘口(2d),所述集尘口(2d)沿所述分离件(2)的切向布置且开口朝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灰尘分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2)的底部还设置集尘盒(23),所述集尘盒(23)内部中空形成集尘腔(230),所述集尘腔(230)通过集尘口(2d)与流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欢承杨春雨俞辉曹斌张金京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