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及美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930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及美容方法。所述工作头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和工作头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控制板对电机输出控制信号,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在电机的作用下为传动组件提供向前后向后运动的驱动力,带动工作头沿壳体内部向前滑动或向后滑动,在工作环境下,壳体的端部贴合美容者的皮肤后,通过调节工作头的位置,使得工作头的工作端可以很好的贴合美容者的皮肤表面,保证整个美容仪的工作效率,不会因为美容者的皮肤状态不同尤其是一些偏瘦的美容者,导致工作头与皮肤的贴合度差,影响美容效果。影响美容效果。影响美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及美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及美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射频美容仪的作用是利用RF射频波直接穿透皮肤、利用皮肤形成的阻抗作用时射频波还可以使细胞分子产生强烈的共振旋转产生热能从而达到胶原组织加热和脂肪细胞加热的目的,使得皮肤底层的温度瞬间升高,利用真皮层的刺激会产生即刻性的胶原蛋白收紧及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原理,射频美容定位组织加热,促使皮下胶原收缩拉紧,同时对皮肤表面采取冷却措施,真皮层被加热而表皮保持正常温度,这个时候会产生两种反应:一是皮肤真皮层变厚,皱纹随之变浅或者消失;二是皮下胶原质的形态重塑,产生新的胶原质,皮肤在每一次美容护理后变得更加紧实。
[0003]但是市场上的射频美容仪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很容易烧伤皮肤,安全性低,另外美容者的皮肤条件均不一样,工作头如何能有效的贴合美容者的皮肤表面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及美容方法,解决工作头与美容者皮肤贴合度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包括壳体、电机、工作头、传动组件和控制板,所述电机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工作头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和工作头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工作头包括接线座和射频针安装总成,所述射频针安装总成一端与所述接线座一端可解除式插接,所述接线座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接线座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射频针安装总成包括射频针、支撑主体、射频针安装板、射频针盖板、插针和插针安装板,所述射频针盖板包裹设置在所述射频针安装板外侧,所述射频针盖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射频针穿设在所述射频针安装板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射频针盖板外侧,所述射频针盖板与所述支撑主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插针安装板嵌设在所述支撑主体的后端,所述插针穿设在所述插针安装板上,所述射频针与所述插针电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接线座可解除式插接。
[0008]进一步,所述接线座包括插座、插座安装板和走线扣板,所述插座嵌设在所述插座安装板上,所述插座安装板扣合设置在所述走线扣板的开口侧,所述插座与所述插针可解除式插接,所述插座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盖,所述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前壳内部,所述工作头
沿所述前壳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内,所述电机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后盖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后盖延伸至所述前壳内部,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前壳的后方开口端,所述后盖外侧边缘与所述前壳内侧表面固定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后盖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传动组件夹设在两块限位板之间,所述传动组件的外侧表面与两块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表面相抵。
[0011]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头的内侧端部,所述螺纹套的外表面与壳体限位相抵,所述螺纹杆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螺纹套套设在所述螺纹杆外侧,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嵌设有负压气管接头,所述负压气管接头外侧表面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工作头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凹槽。
[0013]进一步,所述工作头外侧表面上套设有光珠,所述光珠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光珠嵌设在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壳体前端由透光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所述壳体上嵌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喷嘴另一端连接氮气源,所述喷嘴与氮气源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工作头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凹槽。
[0015]一种美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将手柄作用端贴合美容部位表面皮肤,调节工作头端部贴合美容部位皮肤表面;
[0017]S2、对美容部位表面皮肤喷射氮气;
[0018]S3、手柄内部生成负压环境将美容部位皮肤吸起;
[0019]S4、开启一次射频输出;
[0020]S5、释放负压环境,再次喷射氮气,重复步骤S2-S5。
[0021]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氮气每次喷射的量为250-270mg。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S4中,在射频输出的同时配合650nm红光对美容部位进行照射。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包括壳体、电机、工作头、传动组件和控制板,所述电机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工作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工作头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和工作头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这样,控制板对电机输出控制信号,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在电机的作用下为传动组件提供向前后向后运动的驱动力,带动工作头沿壳体内部向前滑动或向后滑动,在工作环境下,壳体的端部贴合美容者的皮肤后,通过调节工作头的位置,使得工作头的工作端可以很好的贴合美容者的皮肤表面,保证整个美容仪的工作效率,不会因为美容者的皮肤状态不同尤其是一些偏瘦的美容者,导致工作头与皮肤的贴合度差,影响美容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美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S1、将手柄作用端贴合美容部位表面皮肤,调节工作头端部贴合美容部位皮肤表面;
[0026]S2、对美容部位表面皮肤喷射氮气;
[0027]S3、手柄内部生成负压环境将美容部位皮肤吸起;
[0028]S4、开启一次射频输出;
[0029]S5、释放负压环境,再次喷射氮气,重复步骤S2-S5。
[0030]这样,将手柄作用端贴合美容部位表面皮肤,调节工作头端部贴合美容部位皮肤表面,完成对工作头的初始预设,此时对美容部位表面皮肤喷射氮气,对皮肤表面进行降温处理,随后产生负压环境将皮肤吸起,由于工作头在前面已经完成了位置初始预设,所以再次产生负压后,可以保证工作头是完全充分贴合皮肤表面的,保证工作头与皮肤的贴合度,开始一次射频输出,由于皮肤表面已经经过氮气降温,在射频输出时不会因为皮肤表面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灼伤,射频输出完成后,再次喷射氮气,以中和一定热量,由于射频输出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在两次射频间隔中,射频完成后都经过两次氮气降温,提高设备的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整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机(2)、工作头(3)、传动组件(4)和控制板,所述电机(2)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工作头(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工作头(3)沿所述壳体(1)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头(3)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电机(2)和工作头(3)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3)包括接线座(301)和射频针安装总成(302),所述射频针安装总成(302)一端与所述接线座(301)一端可解除式插接,所述接线座(301)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接线座(301)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前壳(101)和后盖(102),所述工作头(3)设置在所述前壳(101)内部,所述工作头(3)沿所述前壳(101)长度方向可前后滑动,所述控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101)内,所述电机(2)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后盖(102)上,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后盖(102)延伸至所述前壳(101)内部,所述后盖(102)设置在所述前壳(101)的后方开口端,所述后盖(102)外侧边缘与所述前壳(101)内侧表面固定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美容仪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02)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板(1021),所述传动组件(4)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尔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