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189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包括电凝手柄和电凝刀头,电凝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手柄座,电凝刀头可拆卸地固定在手柄主体左端,手柄主体右端与手柄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凝刀头可更换,有助实现一柄多用,降低手术器械价格,降低腔镜外科手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电凝刀头可旋转,操作性更强。操作性更强。操作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

技术介绍

[0002]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的代表,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电凝刀是行腔镜手术的重要器械,据专利技术人了解,现有电凝刀存在两点问题:其一、普遍无法对刀头进行拆卸、更换;其二、刀头无法进行旋转,在手术中操作不够便捷、灵活(如手术中经常需要调整刀头的角度)。
[0003]随着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纷繁复杂的各类腔镜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逐步造成因腔镜器械种类繁多、体积较大,给术中的存放和传递均造成不便,器械的污染、掉落时有发生。
[0004]因此,对诸如电凝刀这样的手术腔镜器械进行精简及操作性优化显的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方便调整刀头角度,且刀头可更换的腔镜下用电凝刀。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包括电凝手柄和电凝刀头,所述电凝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手柄座,所述电凝刀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手柄主体左端,所述手柄主体右端与所述手柄座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凝刀头与所述手柄主体插接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主体右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圆滑过渡的环形凸起,所述手柄座内设置有一圈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手柄主体右端插入所述手柄座中,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槽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座上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所述手柄主体右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角度刻度配合、指示所述电凝刀头转动角度的箭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主体右端外侧一体设置有一圈用于转动所述手柄主体的手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轮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凝刀头为钩状、棒状、铲状、针状或刀状电凝刀头。
[0014]进一步地,钩状和棒状电凝刀头前端弯曲40
°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凝刀头的长度为5c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电凝刀头可更换,有助实现一柄多用,降低手术器械价格,降低腔镜外科手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电凝刀头可旋转,操作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电凝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钩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棒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铲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针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刀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带弯钩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带弯棒状电凝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

电凝手柄,2

手柄主体,3

手轮,4

手柄座,5

电刀主机连接线缆,6

电凝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腔镜下用电凝刀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8]如图1至8所示,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包括电凝手柄1和电凝刀头6,电凝手柄1包括手柄主体2和手柄座4,电凝刀头6可拆卸地固定在手柄主体2左端,手柄主体2右端与手柄座4转动连接。电凝刀通过尾部的电刀主机连接线缆5与电刀主机相连。
[0029]本实施例中,电凝刀头6与手柄主体2插接固定。手柄主体2右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圆滑过渡的环形凸起,手柄座4内设置有一圈与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手柄主体2右端插入手柄座4中,环形凸起嵌入环形槽中。术者可通过旋转手柄主体2调整电凝刀头6的各种角度,优化外科医生手术操作性,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0030]此外,手柄座4上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手柄主体2右端设置有用于与角度刻度配合、指示电凝刀头6转动角度的箭头。手柄主体2右端外侧一体设置有一圈用于转动手柄主体2的手轮3,手轮3上均匀设置有防滑槽。
[0031]参见图2至8,电凝刀头6为钩状、棒状、铲状、针状或刀状电凝刀头,其中,钩状和棒状电凝刀头前端弯曲40
°
。通过将钳端设计成40
°
弯曲弧度,可以更加充分地扩大止血范围,解决了直头所无法企及的解剖死角止血,更加灵活、更加及时、更加全面地进行术中止血。
[0032]电凝刀头6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电凝刀头6的长度定为5cm。
[0033]本技术将腔镜手术中常用的电刀、电钩、电棒、电铲、电针等多种电凝刀通过同一个手柄结合在一起,实现“一钳多用”,可根据手术的不同需求来随时切换不同的手术器械,快速实现不同器械的更换,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流程。最大程度地精简腔镜器械的使用,降低器械的复杂性,有效解决了因器械种类繁多、体积较大造成的术中存放和传递不便,甚至器械污染、掉落等现状,增加手术的安全性,给医护人员带来便捷。
[00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下用电凝刀,包括电凝手柄(1)和电凝刀头(6),其特征在于,电凝手柄(1)包括手柄主体(2)和手柄座(4),电凝刀头(6)可拆卸地固定在手柄主体(2)左端,手柄主体(2)右端与手柄座(4)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用电凝刀,其特征在于,电凝刀头(6)与手柄主体(2)插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用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手柄主体(2)右端外侧设置有一圈圆滑过渡的环形凸起,手柄座(4)内设置有一圈与所述环形凸起相适配的环形槽,手柄主体(2)右端插入手柄座(4)中,所述环形凸起嵌入所述环形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用电凝刀,其特征在于,手柄座(4)上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俏慧傅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