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袋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液体袋没有考虑液体的吸取接口,在使用上不方便。现有技术中的液体袋不具有对袋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或制冷的功能,并且无法实现对袋内液体的温度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袋内液体的温度实时显示,并且通过引流口方便吸取袋内的液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包括袋体,所述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还包括加热结构或制冷结构,所述袋体用于盛放液体,所述加热结构用于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制冷结构用于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所述袋体包括引流口,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温度显示结构,所述温度显示结构实时反映所述袋体内的液体的温度。
[0006]优选地,所述袋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的内侧,所述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所述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还包括加热结构或制冷结构,所述袋体用于盛放液体,所述加热结构用于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制冷结构用于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所述袋体包括引流口,所述袋体上设置有温度显示结构,所述温度显示结构实时反映所述袋体内的液体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设置在所述外层的内侧,所述内层形成用于盛放液体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为电磁感应加热结构、红外加热结构、发热体加热结构或无线加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结构包括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模块和金属线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模块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袋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模块,所述金属线圈设置在所述袋体上,所述电磁感应加热控制模块通电后,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智能化控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结构包括红外加热控制模块,所述红外加热控制模块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红外加热控制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用于检测所述袋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所述红外加热控制模块,所述红外加热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袋体内的液体进行红外照射实现加热。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伦,刘军兵,陈蓉,何冠,邓秀琴,
申请(专利权)人:刘军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