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99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推进器、设备舱和电源舱,设备舱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设备舱底端通过卡接件与电源舱顶端密封连接,设备舱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布置的推进器,电源舱外表面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储水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达到调节储水舱内气压的目的,气压降低,液体通过进水口流入储水舱内,气压增大,储水舱内液体通过出水口压出,且在第一单向电磁阀和第二单向电磁阀的作用,实现液体的单向流动,随着储水舱能水量的改变,该装置整体的质量同步变化,从而达到调节重心的目的,配合推进器使用,使该装置能更快速的进行下沉、上浮和悬停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
[0003]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现有的水下机器人平衡性差,下沉、上浮运动时总是会出现横向偏移,导致实际监测区域与需求监测区别存在一定偏差,且上浮后与下潜时位置也会不同,不方便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包括推进器、设备舱和电源舱,所述设备舱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所述设备舱底端通过卡接件与电源舱顶端密封连接,所述设备舱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布置的推进器,还包括重心调节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包括推进器(6)、设备舱(1)和电源舱(5),所述设备舱(1)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设备舱(1)底端通过卡接件与电源舱(5)顶端密封连接,所述设备舱(1)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布置的推进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心调节组件,所述重心调节组件包括储水舱(16)、活动板(17)、第一单向电磁阀(18)和第二单向电磁阀(19),所述储水舱(16)固定连接于电源舱(5)外表面底部,所述储水舱(16)内腔设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外表面与储水舱(16)内壁贴合且与储水舱(16)滑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7)与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储水舱(16)底面开设有贯穿至储水舱(16)内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电磁阀(18),所述出水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电磁阀(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舱(16)有两个且对称布置于电源舱(5)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自治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0)、蜗杆(21)、蜗轮(22)、第一锥齿轮(23)、第二锥齿轮(24)、螺杆(25)、内螺纹套(26)、转杆和第一连接杆(27),所述电源舱(5)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与蜗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1)的另一端与通过轴承座与电源舱(5)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21)与蜗轮(22)啮合,所述蜗轮(22)固定套设于转杆的中部外表面,所述转杆的两端均依次贯穿电源舱(5)外壳和储水舱(16)外壳且延伸至储水舱(16)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3),所述第一锥齿轮(23)与第二锥齿轮(24)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4)固定套设于螺杆(25)的非螺纹段外表面,所述螺杆(25)的顶端通过轴承座与储水舱(16)内腔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螺杆(25)螺的螺纹段外表面纹连接有内螺纹套(26),所述内螺纹套(26)外表面与第一连接杆(27)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洵朱明陵犹云罗杰王思奥熊淦陈朝民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