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不同环境的自动门限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不同环境的自动门限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雷达目标的检测主要是对雷达接收信号的回波的进行处理,以判断信号的有无。但通常回波信号中总是混杂着噪声和干扰,而噪声和干扰均具有随机特性。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输入信号是目标信号与多种噪声信号、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为了在混合信号中提取目标信号,必须设置一个检测门限。
[0003]门限检测是一种统计检测,由于噪声总输出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信号振幅是否超出门限来判断有无目标存在时,就可能出现将不存在目标而误判为有目标的虚警事件。虚警概率与门限的设定密切相关,门限电平高时虚警概率低,但发现概率也低,易于漏情,贻误战机;门限电平低时发现概率提高,但虚警概率也增大。虚警过多将造成指挥员和部队经常性紧张、疲劳。虚警概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部队的战斗行动,应在保证一定发现概率的前提下,降低虚警概率。
[0004]目标检测就是对接收机输出的信号、噪声和其他干扰组成的混合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不同环境的自动门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不同环境进行获取初始化参数、粗略检测、计算粗略门限、计算最终门限步骤,得到适应不同环境的门限;获取初始化参数:所述初始化参数包括回波波束对应的俯仰角θ
i
、方位角幅度矩阵A
i
、检测圈数f
ri
;通过初始化参数得到多普勒
‑
距离矩阵B
i
;进行波位分类:计算各回波波束所属的波位[Θ,Φ],将所属波位相同的回波波束分为同一类;并将同一类回波波束对应的俯仰角θ
i
、方位角检测圈数f
ri
与多普勒
‑
距离矩阵B
i
加入到一个分类集合Ω
Θ,Φ
中;完成各回波波束的分类,得到所有的分类集合Ω
Θ,Φ
;进行粗略检测:通过噪声/干扰估计值筛选分类集合Ω
Θ,Φ
中每一个回波波束的潜在目标点,并得到每一个潜在目标点中得到信息矩阵I
s
,其中,所述信息矩阵I
s
包括潜在目标点的距离r
s
,速度v
s
,距离信杂比SCRr
s
,多普勒信杂比SCRd
s
,所在的检测圈数f
ri
=k;计算粗略门限:得到每一个回波波束中的潜在目标点,将各潜在目标点按照所属信息矩阵I
s
中的距离r
s
分为近距离潜在目标点、中距离潜在目标点和远距离潜在目标点,并分别按照距离信杂比SCRr
s
大小进行排序;取排序中值项作为近距离潜在目标点/中距离潜在目标点/远距离潜在目标点的粗略门限目标点,并将粗略门限目标点的距离信杂比SCRr
s
作为所属回波波束的粗略距离门限,多普勒信杂比SCRd
s
作为所属回波波束的粗略多普勒门限;计算最终门限:对同一分类集合Ω
Θ,Φ
中各回波波束计算粗略门限,并构成对应的粗略门限矩阵,得到近距离粗略距离门限矩阵Rlow、近距离粗略多普勒门限矩阵Rlow、中距离粗略距离门限矩阵Rmid、中距离粗略多普勒门限矩阵Dmid、远距离粗略距离门限矩阵Rhigh、远距离粗略多普勒门限矩阵Dhigh;将各粗略门限矩阵中的元素按大小进行排序,并取第N项做为分类集合Ω
Θ,Φ
所属波位[Θ,Φ]的最终距离门限、最终多普勒门限;计算所有分类集合Ω
Θ,Φ
的最终门限,得到各波位的近距离最终距离门限Rlow
Θ,Φ
,近距离最终多普勒门限Dlow
Θ,Φ
,中距离最终距离门限Rmid
Θ,Φ
,中距离最终多普勒门限Dmid
Θ,Φ
,远距离最终距离门限Rhigh
Θ,Φ
,远距离最终多普勒门限Dhigh
Θ,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不同环境的自动门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参数通过如下步骤获取:S1通过雷达发射机向检测区域发射射频信号,通过雷达接收机接收检测区域返回的射频回波信号,并转换为数字回波信号;S2对数字回波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得到基带信号;S3对基带信号进行混频信号处理,得到不同回波波束的量测信息集合,所述量测信息集合包括对应回波波束的俯仰角θ
i
、方位角幅度矩阵A
i
和回波波束对应的检测圈数f
ri
,其中,检测圈数f
ri
即当前回波波束对应雷达旋转的圈数,i表示回波波束的时间序号,俯仰角θ
i
范围为[0,360
°
],方位角范围为[0,6
°
];S4对不同回波波束的幅度矩阵A
i
进行脉冲压缩、多普勒积累,得到不同回波波束的多普勒
‑
距离矩阵B
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不同环境的自动门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位[Θ,Φ]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堃麟,鲁瑞莲,汪宗福,费德介,金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