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9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用于第一圆偏光层(105)匹配的第二RGB发光芯片单元(204)进行信号驱动;第二驱动芯片单元组(201)用于第二圆偏光层(205)匹配的第一RGB发光单元(104)进行信号驱动;第一圆偏光层(105)与第二圆偏光层(205)采用错位设计并且形成上下层结构;位于上层的第一圆偏光层(105)上设有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为第一圆偏光失效部分(106),第一镂空结构设有下层的第二圆偏光层(205),位于下层的第二圆偏光层(205)上设有第二镂空结构,第二镂空结构为第二圆偏光失效部分(206),第二镂空结构供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通过。组(101)通过。组(101)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立体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立体显示技术中,3D左右眼串扰度直接影响观众立体视觉体验效果。在立体显示技术中,3D偏振技术无论立体技术、显示色彩还是佩戴的舒适性都要优于其他技术,也是目前市场接受度最高的显示技术之一。
[0003]目前市场上公开的3D偏振膜的主要工艺主要是通过圆偏与1/2相位差补偿膜的组合方式实现左旋或者右旋的圆偏振光,分别与3D眼镜的左旋、右旋圆偏振光相匹配形成具有双眼视差的偏振图像,随着LED小点距的技术要求,一方面对3D膜的制备中存在1/2波片裁切工艺精度及匹配精度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对3D膜与LED模组贴合同样存在对位精度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第一圆偏光层和第二圆偏光层相互影响的串光问题,无法提高3DLED显示的舒适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和第二驱动芯片单元组(201);所述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用于第一圆偏光层(105)匹配的第二RGB发光芯片单元(204)进行信号驱动;第二驱动芯片单元组(201)用于第二圆偏光层(205)匹配的第一RGB发光单元(104)进行信号驱动;第一圆偏光层(105)与第二圆偏光层(205)采用错位设计并且形成上下层结构;位于上层的第一圆偏光层(105)上设有第一镂空结构,第一镂空结构为第一圆偏光失效部分(106),第一镂空结构设有下层的第二圆偏光层(205),位于下层的第二圆偏光层(205)上设有第二镂空结构,第二镂空结构为第二圆偏光失效部分(206),第二镂空结构供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偏光层(105)由圆偏光材料构成,第二圆偏光层(205)由与第一圆偏光层(105)完全相反旋光的圆偏光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封装层(107)在正面将第一圆偏光层(105)和第二圆偏光层(205)与LED发光芯片单元封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封装层(107)表面采用防眩光设计,进一步提高显示效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芯片单元组(101)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圆偏光层(105)、第二RGB芯片发光单元(204)、第一PCB单元(103)以及电路贯通部分(102);第二驱动芯片单元组(201)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二圆偏光层(205)、第一RGB芯片发光单元(104)、第二PCB单元(203)以及所述电路贯通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梯型3D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CB单元(103)形成上层的第一阶梯状单元、第二PCB单元(203)形成下层的第二阶梯状单元,第一阶梯状单元(103)和第二阶梯状单元(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家亮鲜成波韩岩辉洪晓明顾开宇王华波杨枫魏厚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