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制备方法、制备设备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0889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得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石英石板材半成品在进入定型模冷却定型前,先在石英石板材半成品表面喷涂一层含氟碱钙硅石粉末和菱镁矿粉末的冰醋酸溶液;其中,所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上喷涂的冰醋酸溶液的量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制备方法、制备设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石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制备方法、制备设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英石板材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及地面的铺设场合下。现有的人造石板材的工艺是将原料与石英砂粉先进行搅拌混合后进行上模成型,人造石英石广泛应用于橱房台面、实验室台面、窗台、吧台、电梯口、地面、墙面等。在建筑对材料要求比较高的场所人造石英石都适用。
[0003]目前,市场上的人造石英石板材硬度比较低,耐磨性差,还存在易刮花,易破碎等问题,而且也不具有抗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提高石英石板材的抗菌效果和硬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得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石英石板材半成品在进入定型模冷却定型前,先在石英石板材半成品表面喷涂一层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其特征在于: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得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石英石板材半成品在进入定型模冷却定型前,先在石英石板材半成品表面喷涂一层含氟碱钙硅石粉末和菱镁矿粉末的冰醋酸溶液;其中,所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上喷涂的冰醋酸溶液的量为1

3g/m2;所述石英石板材半成品由以下组分组成:石英粉:75~85份,氯化铵:15~25份,粉煤灰:1.75~2.25份,耐碱玻璃纤维:0.375~0.625份,聚丙烯纤维:1~1.5份,乳液:0.75~1.25份,过氧化
‑2‑
乙基己酸叔丁酯:1~1.5份;其中,所述石英粉的粒径为350~450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其特征在于:每100重量份的冰醋酸溶液包括以下组分:冰醋酸:92

98重量份,氟碱钙硅石粉末:1

3重量份,菱镁矿粉末:1

3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冰醋酸溶液中还包括1

2重量份的饱和聚酯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液为苯丙乳液或丙烯酸乳液。5.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石英粉、氯化铵、粉煤灰、耐碱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乳液、过氧化
‑2‑
乙基己酸叔丁酯进行混合并干燥;步骤2:将干燥后的混合物进行加热搅拌,加热搅拌结束后将混合物进行冷却搅拌,直至混合物的温度降至25~30℃;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通风处放置20~28小时;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并在模具中成型,得到半成品;在半成品表面喷涂冰醋酸溶液;步骤5:将步骤4中得到的半成品导入定型模中,使其冷却到35~45℃,然后再将其放置在水槽中进一步冷却至25~30℃,得到定型的半成品;步骤6:通过切割机将所述的步骤5得到的定型的半成品切割成预设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温度为128~132℃,搅拌时间为0.5~1.5小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螺杆挤出机的两个螺杆上均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的螺杆的前段的温度为190~210℃,中段的温度为170~190℃,后段的温度为190~215℃;所述步骤4中螺杆挤出机为SJSZ65/132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所述步骤4中混合物的挤出速度为150~170kg/min。8.一种抗菌超硬度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制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装置,用于对石英粉、氯化铵、粉煤灰、耐碱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乳液、过氧化
‑2‑
乙基己酸叔丁酯进行处理,制得混合物;通风静置装置,用于将所述混合物通风静置预设时间;
挤出装置,用于将静置后的所述混合物挤出成型,得到半成品;喷涂装置,用于对所述半成品表面喷涂冰醋酸溶液,其中,混合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原料存储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上部;至少一个第一电控阀门,一一对应所述原料存储腔并连通;第一输送泵,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控阀门连通;混合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进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上端面;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下端面;所述混合腔内设置搅拌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进口连通;第二输送泵,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加料腔,所述加料腔的内部上侧壁设置有多个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加料腔为开口腔体,开口位置位于下方;承载平台,设置在所述加料腔的开口位置,底端通过液压模块连接至所述壳体的底部;输送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并位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两侧;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外部,用于对所述混合腔进行冷却;冷却模块,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用于控制所述冷却管路中的冷却液体循环;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坚蔡一永伍伯浓张进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