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装置、发动机及航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80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装置、发动机及航空器。其中,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适用于变循环发动机,该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在单外涵模式下的工作状态参数;根据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模式转换指数,模式转换指数表征第二外涵道进口总压与第二外涵道出口背压的相对差值;以及,根据模式转换指数的大小,判断是否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模式转换。判断是否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模式转换。判断是否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模式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装置、发动机及航空器


[0001]本公开涉及航空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装置、发动机及航空器。

技术介绍

[0002]变循环发动机能够有效拓宽发动机的工作包线,适应不同任务条件下的性能需求,是未来战斗机的理想动力装置。为了实现涵道比的大范围调节,变循环发动机常采用多涵道结构,其压缩系统相对于常规发动机压缩系统气动布局更为复杂、调节机构更多,部件与涵道间的气动耦合作用十分强烈,使压缩系统的设计面临严峻挑战。
[0003]模式选择阀门(Mode selector Valve,MSV)和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Forward variable area bypass injector,FVABI)是变循环发动机涵道特有的调节部件,用于控制涵道的流量和压力。变循环发动机压缩系统的模式转换是通过模式选择阀门、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及相关压缩部件的共同调节实现的,涵道的合理匹配对于变循环发动机的稳定可靠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压缩系统外涵道倒流是变循环发动机模式转换的一大技术难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适用于变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在单外涵模式下的工作状态参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模式转换指数,所述模式转换指数表征第二外涵道进口总压与第二外涵道出口背压的相对差值;以及,根据所述模式转换指数的大小,判断是否能够对所述发动机进行模式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包括压缩系统,所述压缩系统包括涵道调节部件和压缩部件;所述工作状态参数包括:所述发动机的进口条件参数;所述压缩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所述涵道调节部件的调节状态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部件包括:风扇、核心机驱动风扇和高压压气机;所述涵道调节部件包括模式选择阀门和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所述发动机的进口条件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进口总温和发动机的进口总压;所述压缩部件的性能参数包括:所述风扇的流量、总压比和效率;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的总压比和效率;以及,所述高压压气机的流量;所述涵道调节部件的调节状态包括:所述模式选择阀门的状态和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开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参数,确定模式转换指数,包括: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进口总压、所述风扇的总压比以及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的总压比,获得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压;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进口总温、所述风扇的总压比、所述风扇的效率、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的总压比和所述核心机驱动风扇的效率,获得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温;根据所述风扇的流量和所述高压压气机的流量,获得所述发动机总外涵道的流量,所述总外涵道的流量与所述第一外涵道的流量相等;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第一外涵道的流量、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压、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温以及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开度,基于流量公式获得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的流量函数;根据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的流量函数,基于气动关系获得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静压;根据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静压,基于静压平衡条件获得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二外涵道特征截面静压;根据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二外涵道特征截面静压、所述风扇的总压比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进口总压,确定模式转换指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动机模式转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
作状态参数,确定模式转换指数,包括: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压满足所述前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出口第一外涵道特征截面总温满足所述发动机的总外涵道的流量满足m
BP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玉于贤君刘宝杰安广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