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67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茬作物收获后,旋耕机翻耕土壤,以氮肥总量的30%及全部的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旋耕机翻耕后播种;(2)玉米为宽窄行种植,宽行70cm,窄行40cm,种植密度70000~85000株/hm2;(3)拔节期8~10叶展时追施50%的氮肥;(4)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20%的氮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玉米亩产量达到580.00~666.49kg,增产率为5.44%~21.16%,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增加13.44%~84.14%,氮肥利用效率增加11.86~23.64kg/kg,明显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是制约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玉米利用具体生态环境中光热资源构建良好群体结构、优化群体光合生理指标的基础,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是其利用适宜密度充分发挥群体优势,进行光合生产的营养保障,在作物生产中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需要高度协调。研究表明,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关系,密度和施氮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受生态环境的影响,玉米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临界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将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施氮量相结合,是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夏玉米作为黄淮海平原潮土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该区域玉米生产中种植密度低、施氮量高的栽培方式,不但导致氮肥利用效率低,而且限制了产量的提高。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减施氮肥施用量成为提高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夏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
>[0003]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前施肥,6月中旬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使用旋耕机翻耕种植土壤,以氮肥总量的30%及全部的磷肥、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旋耕机翻耕后播种;(2)玉米为宽窄行种植,宽行70 cm,窄行40 cm,种植密度70000~85000株/hm2;(3)拔节期追肥,当玉米植株生长至8~10叶展时追施氮肥总量的50%氮肥;(4)大喇叭口期追肥,当玉米植株生长到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总量的20%氮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3.如权利要求2所述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为含46% N的尿素,磷肥为含12% P2O5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45% K2O的硫酸钾。4.如权利要求1所述潮土区夏玉米增加种植密度减施氮肥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总施用氮肥为150~200 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霞陈居田李俐俐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