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增产防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一种粮食增产防病方法,尤其是一种小麦增产防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约20%的食物,养活40%的世界人口。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400万公顷,产量130000万吨,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1%和17%左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之一。
[0003]但是,现有的小麦种植方法还比较原始,大多数都是靠农户的经验进行种植,在施肥、浇水、防虫害等方面没有使用科学的手段,导致小麦经常出现病害和减产。尤其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智能化程度比较低,难以适应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小麦增产防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得小麦能够实现防病和增产,提高小麦的产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2)、土地预处理;(3)、套种:采用小麦和辣椒套种的方式进行种植;(4)、田间管理:对种植后的小麦进行智能浇水、防草、防病虫害和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种子预处理具体包括:(1.1)、在18
‑
22℃的房间里,将小麦种子放入15
‑
20℃的双氧水和聚乙二醇混合溶液中浸泡36小时,其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双氧水的体积分数为0.8
‑
1.2%,聚乙二醇的体积分数为2
‑
3%;(1.2)、浸泡结束时,将漂浮于水面的小麦种子扔掉,将沉于底部的小麦种子捞起,沥干至不滴水;(1.3)、用药液对沥干后的小麦种子进行拌种,使得药液与小麦种子搅拌均匀,其中,所述药液中含有浓度为40%的辛硫磷和浓度为2%的戊唑醇,并且,每1千克小麦种子所使用的所述辛硫磷量为1.5
‑
2克,所使用的所述戊唑醇的量为1
‑
1.5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土地预处理具体包括:(2.1)、整地起垄:种植前,将土地深耕20cm~30cm后,整平,然后按南北向起种植垄,种植垄的宽度为0.5
‑
0.8米,相邻两个种植垄之间的垄沟的宽度为0.2
‑
0.3米,并且,种植垄与垄沟之间的高度差为3
‑
5cm,同时,在种植垄上铺设滴灌管道;(2.2)、对种植垄进行施肥:每亩地撒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500kg~800kg,并撒施45%的三元复合肥40
‑
50kg和生石灰8
‑
12kg。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套种具体包括:(2.1)、小麦种植:第一年的10月份在种植垄上种植预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其中,种植时,采用条播进行,相邻两个播种条之间的间距为15
‑
20cm,且每亩地播种所述小麦种子12
‑
14千克;(2.2)、辣椒播种:次年的4月份在垄沟中心种植辣椒苗,其中,相邻两个辣椒苗之间的距离为30
‑
5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增产防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田间管理具体包括:(4.1)、智能浇水:在种植垄上每间隔50
‑
60米安装一个土壤水分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魏秀华,王同芹,于海涛,宋顺,张桂珍,刘兆丽,刘亚男,司玉君,陈雪,刘世敏,邢利庆,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