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天石专利>正文

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56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散热带放置到翅片之间时需要通过手动往复搓动,放置到翅片之间后还需要通过平板对翅片进行敲打,效率低工作量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包括有龙门架、移动系统和下料摆动系统;两个龙门架下侧各连接有一个移动系统;移动系统连接有下料摆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料摆动系统,将散热带整齐排列在下料摆动系统内,并且散热带在放置到翅片中时,通过下料摆动系统对散热带轻微往复拍打,使得散热带轻微往复摆动,从而嵌入到翅片中,嵌入后再对散热带进行压平和敲打,使得散热带更加紧密贴合在翅片之间。在翅片之间。在翅片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冷凝器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翅片之间安装散热带,但目前散热带的安装都是通过人工去完成的,人工在安装时,先将一部分散热带放置到翅片之间,通过手动往复搓动散热带使其落入到翅片之间,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散热带本身柔软并具有扭曲性,在被放置到翅片之间后,还需要通过平板对翅片进行敲打,通过振动使得散热带更加紧密贴合在翅片之间,让弯曲部分变直,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000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散热带放置到翅片之间时需要通过手动往复搓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包括有底架(1)、龙门架(2)、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移动系统和下料摆动系统;底架(1)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架(3);底架(1)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支架(4);两个第一支架(3)位于两个第二支架(4)内侧;底架(1)位于两个龙门架(2)内侧;两个龙门架(2)下侧各连接有一个移动系统;移动系统用于对下料摆动系统的移动;移动系统连接有下料摆动系统;下料摆动系统用于对散热带下料时的往复轻轻拍打和嵌入后对散热带进行压平和敲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移动系统包括有第二电动滑轨(201)、第二电动滑块(202)、第二电动推杆(203)、第三框架(204)和第一固定板(205);两个龙门架(2)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201);两个第二电动滑轨(201)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202);两个第二电动滑块(202)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03);四个第二电动推杆(203)伸缩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204);第三框架(204)下侧四角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冷凝器中散热带的自动下料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摆动系统包括有第一框架(101)、平板(102)、第一电动滑轨(103)、第一电动滑块(104)、第二框架(105)、第一L型板(106)、第一电动推杆(107)、推板(108)、推动组件、导轮(122)、第三L型板(123)、弹簧柱(124)、隔板(125)、第一固定柱(126)、第一三角板(127)、第三支撑板(128)、第二固定柱(129)、第二三角板(130)、细绳(131)、圆球(132)和触碰块(133);四个第一固定板(205)内侧连接有下料摆动系统;第一框架(101)前侧上部固定连接有平板(102);第一框架(101)和平板(102)固定连接在四个第一固定板(205)内侧;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板(205)之间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轨(103);两个第一电动滑轨(103)相对侧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块(104);两个第一电动滑块(1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105);第二框架(105)位于平板(102)上方;第二框架(105)前侧开有两个通槽;平板(102)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L型板(106);两个第一L型板(106)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推杆(107);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07)伸缩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08);第一框架(101)前侧左部和前侧右部各连接有一个推动组件;两个推动组件位于平板(102)下方;两个推动组件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框架(101)下侧前部开有两个第一凹槽(101a);两个第一凹槽(101a)内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导轮(122);两个导轮(122)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框架(101)后侧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L型板(123);两个第三L型板(123)前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弹簧柱(124);第一框架(101)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开有多个第二凹槽(101b);第一框架(101)内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125);每个隔板(125)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柱(126),并且第一固定柱(126)转动设置在第二凹槽(101b)内;每个第一固定柱(126)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三角板(127);第一框架(101)下侧左部和下侧右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三支撑板(128);两个第三支撑板(128)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固定柱(129);每个第二固定柱(129)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三角板(130),多个第二三角板(130)左部下侧和右部下侧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细绳(131);两个细绳(131)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细绳(131)后侧与两个弹簧柱(124)固定连接;两个细绳(131)前侧与两个推动组件连接;两个细绳(131)上各固定连接有多个圆球(132);每个第二三角
板(130)各位于两个圆球(132)之间;第二框架(105)下侧后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触碰块(1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石
申请(专利权)人:徐天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