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53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受力排架和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受力排架两侧的操作平台,受力排架包括至少一个框塔架,相邻框塔架之间搭接有长度可调横杆,每一框塔架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可调顶托,每一框塔架的底部四角固定有电动自伸缩支腿,每一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架体,每一操作平台架体的外侧两角固定有电动万向轮,电动自伸缩支腿在伸出时电动自伸缩支腿的底部与电动万向轮的底部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动电动自伸缩支腿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高度,利用操作平台下方有可锁死的电动万向轮,可便捷的转移或停放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极大提高排架的周转效率,避免在不同位置支模所需的多次拆装,节省了大量的工期和人工成本。的工期和人工成本。的工期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梁底塔架施工
,特别涉及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结构施工中,梁底排架施工技术发展至今已出现诸如扣件、盘扣、碗扣式等多种钢管支架形式的搭设技术,但其基本原理始终是通过多个钢管构件现场组合搭设成为临时固定架体。采用传统工艺搭设临时支架,其优点是应用灵活,可适应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工况;缺点是繁琐,需要反复搭拆。
[0003]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其中存在相当多的相似或相同尺寸的梁、板结构,尤其是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这些相同或相似尺寸的梁底排架也都大同小异,所以其梁底排架也是可以通用的。然而,受限于传统梁底排架搭设工艺,梁底架体无法移动,故无法重复利用于其他相同或相似尺寸梁施工;从而,现有的施工技术中每个梁底排架反复搭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及材料资源。
[0004]为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排架体系,使其可以便捷地转移位置并适用于相同或相似结构梁施工,从而省去梁底排架反复搭拆的工序,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可移动式自带操作平台的模板支架,从而能够梁底排架反复搭拆的工序,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受力排架和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受力排架两侧的操作平台,所述受力排架包括至少一个框塔架,相邻所述框塔架之间搭接有长度可调横杆,每一所述框塔架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可调顶托,每一所述框塔架的底部四角固定有电动自伸缩支腿,每一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架体,每一所述操作平台架体的外侧两角固定有电动万向轮,所述电动自伸缩支腿在伸出时电动自伸缩支腿的底部与电动万向轮的底部齐平。
[0008]较佳地,所述长度可调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螺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母,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横杆的一端和第二横杆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螺接,转动螺杆以调节长度可调横杆的长度。
[0009]较佳地,所述框塔架由多个框架本体由下至上拼接而成,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位于四个角位置处的四个第一立杆,相邻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呈对角线状态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固定有斜杆,相邻的框架本体之间固定有斜撑,位于最上方的四个第一立杆的顶部均固定有可调顶托,位于最下方的四个第一立杆的底部均固定有电动自伸缩支腿。
[0010]较佳地,所述操作平台架体包括由多个架体由下至上拼接而成,所述架体包括位于两个角位置处的两个第二立杆,相邻所述第二立杆之间均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第二立杆和第一立杆之间搭设有第三连接杆,位于最下方的第三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有第四连接杆,位于最下方的第二立杆与第四连接杆之间固定有斜支杆。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按照梁截面尺寸计算并设计出合适数量框塔架构成的受力排架;
[0013]S2、相邻框塔架之间搭接长度可调横杆,受力排架的两侧塔设操作平台;
[0014]S3、每一框塔架的底部四角的电动自伸缩支腿缩回,放开操作平台底部的电动万向轮,移动梁底塔架支撑装置;
[0015]S4、移动到位后,伸出各个电动自伸缩支腿固定于地面,锁死电动万向轮,开始在框塔架的顶部四角的可调顶托上施工结构梁;
[0016]S5、梁施工完成,缩回各个电动自伸缩支腿,降下各个可调顶托,放开电动万向轮,转移梁底塔架支撑装置至下一个梁结构施工区域。
[0017]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18]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包含受力排架及操作平台,且搭设构件主体为常规盘扣,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结构;
[0020]2、本专利技术受力排架下方为电动电动自伸缩支腿,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高度,在受力排架移动时收缩电动电动自伸缩支腿,受力排架受力支撑时放下电动电动自伸缩支腿;
[0021]3、本专利技术操作平台位于受力排架的两侧,操作平台下方有可锁死的电动万向轮,可便捷的转移或停放装置;
[0022]4、本专利技术包含可调节长度的横杆,用于多个塔架联合使用情况下塔架间连接;
[0023]5、本专利技术架体搭设完成后可便利地反复适用于相同或相似高度、尺寸的梁结构施工;
[0024]6、本专利技术塔架可搭配标准化底模,实现底模随架体行动。
[0025]7、本专利技术可极大提高排架的周转效率,避免在不同位置支模所需的多次拆装,节省了大量的工期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框塔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框塔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作平台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自伸缩支腿缩回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动自伸缩支腿伸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多个搭架的组装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长度可调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

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其包括受力排架1和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受力排架1两侧的操作平台2,所述受力排架1包括至少一个框塔架11,相邻所述框塔架11之间搭接有长度可调横杆12,每一所述框塔架11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可调顶托13,每一所述框塔架11的底部四角固定有电动自伸缩支腿14,每一所述操作平台2包括操作平台架体21,每一所述操作平台架体21的外侧两角固定有电动万向轮22,所述电动自伸缩支腿14在伸出时电动自伸缩支腿14的底部与电动万向轮22的底部齐平。
[0038]其中,所述长度可调横杆12包括第一横杆121、第二横杆122和螺杆123,所述第一横杆121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受力排架和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受力排架两侧的操作平台,所述受力排架包括至少一个框塔架,相邻所述框塔架之间搭接有长度可调横杆,每一所述框塔架的顶部四角固定有可调顶托,每一所述框塔架的底部四角固定有电动自伸缩支腿,每一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架体,每一所述操作平台架体的外侧两角固定有电动万向轮,所述电动自伸缩支腿在伸出时电动自伸缩支腿的底部与电动万向轮的底部齐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可调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螺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横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螺母,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横杆的一端和第二横杆的一端,并分别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螺接,转动螺杆以调节长度可调横杆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梁底塔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塔架由多个框架本体由下至上拼接而成,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位于四个角位置处的四个第一立杆,相邻所述第一立杆之间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呈对角线状态的两个第一立杆之间固定有斜杆,相邻的框架本体之间固定有斜撑,位于最上方的四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罗恒孙昊高天宇邢艺警顾作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