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214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包括两块槽钢背楞、伸缩部件、固定宽度部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宽度部件安装在伸缩部件一端上,两块槽钢背楞套在伸缩部件两侧。通过调整伸缩部件等量通长的控制变形,已达到宽度控制的目的,紧固固定宽度部件已达到限制宽度变化的目的,之后嵌套两侧槽钢已完成对两侧结构模板的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牢固、安装及拆除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狭小空间两侧混凝土的支模浇筑的难度,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有效分离及良好的外观尺寸。尺寸。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建筑功能的不断丰富,功能区分导致的结构分离也较为普遍,如抗震缝、消防水池分离等,一般此类狭小缝隙间的结构分离及两侧混凝土浇筑采用缝隙间填筑挤塑板、泡沫板等材料进行结构分离,此类方法由以下缺点:一、结构未完全分离,分离效果差;二、混凝土外关尺寸成型差;三、浪费混凝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通过调整伸缩部件等量通长的控制变形,已达到宽度控制的目的,紧固固定宽度部件已达到限制宽度变化的目的,之后嵌套两侧槽钢已完成对两侧结构模板的支撑。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牢固、安装及拆除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狭小空间两侧混凝土的支模浇筑的难度,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有效分离及良好的外观尺寸。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包括两块槽钢背楞、伸缩部件、固定宽度部件;其特征在于:固定宽度部件安装在伸缩部件一端上,两块槽钢背楞套在伸缩部件两侧。
[0006]所述的伸缩部件由若干对铰接连接边杆、若干对铰接连接中杆、若干端头铰接钢管、若干中部铰接销、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组成;每对铰接连接边杆与一对铰接连接中杆中部通过一中部铰接销铰接在一起,且该对铰接连接边杆两端与另两对相邻铰接连接中杆端部分别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铰接在一起,所有对铰接连接边杆和所有对铰接连接中杆依次连接成一整体,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与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中部通过中部铰接销铰接在一起;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连接固定;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连接固定。已达到整个伸缩部件各单元间的同步变形。
[0007]所述的槽钢背楞由C型钢和方钢管拖撑焊接而成,其中C型钢内部空间尺寸与伸缩部件端头铰接钢管相匹配,且略大于端头铰接钢管构件尺寸,使C型钢能套住端头铰接钢管。
[0008]所述的固定宽度部件由一个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一个单口旋转圆柱、一个长栓柱组成,长栓柱旋入且通过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后,进入单口旋转圆柱中部孔中,以控制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与单口旋转圆柱相对位置。
[0009]所述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由中部双口圆柱与双侧圆柱焊接而成,中部双口圆柱为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螺纹与长栓柱相匹配,使长栓柱能旋转通过;双侧圆柱伸入端头铰接连接边杆端头孔内,与端头铰接连接边杆的铰接连接。
[0010]所述的单口旋转圆柱由中部单口圆柱与双侧圆柱A焊接而成,中部单口圆柱为中部单面开孔,孔内为无螺纹光滑面,孔内径略大于长栓柱外径;双侧圆柱A伸入端头铰接连接边杆端头孔内,与端头铰接连接边杆的铰接连接。
[0011]本技术通过调整伸缩部件等量通长的控制变形,已达到宽度控制的目的,紧固固定宽度部件已达到限制宽度变化的目的,之后嵌套两侧槽钢已完成对两侧结构模板的支撑。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牢固、安装及拆除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狭小空间两侧混凝土的支模浇筑的难度,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有效分离及良好的外观尺寸。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槽钢背楞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宽度部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单口旋转圆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包括两块槽钢背楞1、伸缩部件2、固定宽度部件3;其特征在于:固定宽度部件3安装在伸缩部件2一端上,两块槽钢背楞1套在伸缩部件 2两侧。
[0020]如图3所示,所述的伸缩部件2由若干对铰接连接边杆2

1、若干对铰接连接中杆2

2、若干端头铰接钢管2

3、若干中部铰接销2

4、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组成;每对铰接连接边杆2

1与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中部通过一中部铰接销2

4铰接在一起,且该对铰接连接边杆2

1两端与另两对相邻铰接连接中杆2

2端部分别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2

3铰接在一起,所有对铰接连接边杆2

1和所有对铰接连接中杆2

2依次连接成一整体,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与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中部通过中部铰接销2

4铰接在一起;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 2

3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3连接固定;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2

3 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3连接固定。达到整个伸缩部件2各单元间的同步变形。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的槽钢背楞1由C型钢1

1和方钢管拖撑1

2焊接而成,其中C型钢1

1内部空间尺寸与伸缩部件2端头铰接钢管2

3相匹配,且略大于端头铰接钢管2

3构件尺寸,使C型钢1

1能套住端头铰接钢管2

3。
[0022]如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宽度部件3由一个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3

1、一个单口旋转圆柱3

2、一个长栓柱3

3组成,长栓柱3

3旋入且通过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3

1后,进入单口
旋转圆柱3

2中部孔中,以控制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3

1与单口旋转圆柱3

2相对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双口旋转圆柱长螺母3

1由中部双口圆柱3
‑1‑
2与双侧圆柱3
‑1‑
1焊接而成,中部双口圆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包括两块槽钢背楞(1)、伸缩部件(2)、固定宽度部件(3);其特征在于:固定宽度部件(3)安装在伸缩部件(2)一端上,两块槽钢背楞(1)套在伸缩部件(2)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部件(2)由若干对铰接连接边杆(2

1)、若干对铰接连接中杆(2

2)、若干端头铰接钢管(2

3)、若干中部铰接销(2

4)、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组成;每对铰接连接边杆(2

1)与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中部通过一中部铰接销(2

4)铰接在一起,且该对铰接连接边杆(2

1)两端与另两对相邻铰接连接中杆(2

2)端部分别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2

3)铰接在一起,所有对铰接连接边杆(2

1)和所有对铰接连接中杆(2

2)依次连接成一整体,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与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中部通过中部铰接销(2

4)铰接在一起;一对端头铰接连接中杆(2

5)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2

3)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3)连接固定;一对端头铰接连接边杆(2

6)一端与端部处的一对铰接连接中杆(2

2)通过一端头铰接钢管(2

3)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固定宽度部件(3)连接固定;已达到整个伸缩部件(2)各单元间的同步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混凝土结构模板连续对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钢背楞(1)由C型钢(1

1)和方钢管拖撑(1

2)焊接而成,其中C型钢(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伟雷明富李闯刘朋刘勇陈博琛王方张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