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开窗矫正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开窗矫正凿。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进行腰突出椎间盘开窗口偏离椎间隙,或者腰椎出现软骨板破裂时,需要用到开窗矫正凿进行手术,当前为了便于开窗矫正凿的使用,其凿刀利用螺纹杆连接便于进行更换,但是凿刀在使用时会转动,导致凿刀不稳,且手柄上照明用的LED灯方向单一,容易形成阴影,影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开窗矫正凿,便于更换凿刀,且连接稳固,避免凿刀不稳掉落,提高了安全性;照明灯的灯罩由高到低呈由外向内倾斜设置,照明灯的光线射于凿刀底部,使得凿刀的操作部位被照亮,数个照明灯共同照亮,形成无影的操作环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手柄、凿刀和防滑纹;手柄的下方设有凿刀;手柄的环壁上设有防滑纹;
[0005]它还包含:
[0006]连接机构,所述的连接机构设于凿刀上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开窗矫正凿,它包含手柄(1)、凿刀(2)和防滑纹(3);手柄(1)的下方设有凿刀(2);手柄(1)的环壁上设有防滑纹(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连接机构(4),所述的连接机构(4)设于凿刀(2)上端;连接机构(4)包含:金属夹片(4
‑
1),所述的金属夹片(4
‑
1)为“V”形结构,且其底部固定在凿刀(2)上;金属夹片(4
‑
1)的左右侧壁中部均开设有卡孔(4
‑1‑
1),金属夹片(4
‑
1)的左右侧壁上部均开设有通孔(4
‑1‑
2);固定块(4
‑
2),所述的固定块(4
‑
2)设于金属夹片(4
‑
1)内,固定块(4
‑
2)的左右侧壁分别于金属夹片(4
‑
1)的左右内侧壁贴合设置;卡块(4
‑
3),所述的卡块(4
‑
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活动卡设在左右两个卡孔(4
‑1‑
1)内;卡块(4
‑
3)与固定块(4
‑
2)一体成型设置,卡块(4
‑
3)的外侧壁由上到下呈由外向内倾斜设置;连接轴(4
‑
4),所述的连接轴(4
‑
4)固定在固定块(4
‑
2)的上端;连接轴(4
‑
4)的下端开设有左右贯通设置的螺纹孔(4
‑4‑
1);固定螺杆(4
‑
5),所述的固定螺杆(4
‑
5)通过螺纹旋接穿设在连接轴(4
‑
4)底部的螺纹孔(4
‑4‑
1)内,且固定螺杆(4
‑
5)的左右两端活动卡设在左右两个通孔(4
‑1‑
2)内;一号连接套杆(4
‑
6),所述的一号连接套杆(4
‑
6)设于固定块(4
‑
2)的上方,连接轴(4
‑
4)通过密封轴承旋接传设在一号连接套杆(4
‑
6)的底部;一号连接套杆(4
‑
6)的上端开设有一号螺纹环槽(4
‑6‑
1);一号隔板(4
‑
7),所述的一号隔板(4
‑
7)设于一号连接套杆(4
‑
6)内,且一号隔板(4
‑
7)的环壁固定在一号连接套杆(4
‑
6)的内环壁上;一号电池盒(4
‑
8),所述的一号电池盒(4
‑
8)固定在一号隔板(4
‑
7)的上表面;一号电机(4
‑
9),所述的一号电机(4
‑
9)固定在一号隔板(4
‑
7)的下表面,一号电机(4
‑
9)通过导线与一号电池盒(4
‑
8)连接;照明机构(5),所述的照明机构(5)设于一号连接套杆(4
‑
6)的上端,照明机构(5)包含:二号连接套杆(5
‑
1),所述的二号连接套杆(5
‑
1)设于一号连接套杆(4
‑
6)的上端;二号连接套杆(5
‑
1)的上端开设有二号螺纹环槽(5
‑1‑
1);一号螺纹环(5
‑
2),所述的一号螺纹环(5
‑
2)固定在二号连接套杆(5
‑
1)的底部,一号螺纹环(5
‑
2)通过螺纹旋接在一号螺纹环槽(4
‑6‑
1)内;连接杆(5
‑
3),所述的连接杆(5
‑
3)的数量为数个,且分别呈环形分布设于二号连接套杆(5
‑
1)的环壁上;照明灯(5
‑
4),所述的照明灯(5
‑
4)的数量为数个,且分别设于连接杆(5
‑
3)的上侧壁外端;照明灯(5
‑
4)的灯罩由高到低呈由外向内倾斜设置,且照明灯(5
‑
4)的光线射于凿刀(2)底部;二号电池盒(5
‑
5),所述的二号电池盒(5
‑
5)的数量为数个,且分别设于连接杆(5
‑
3)上侧壁外端,二号电池盒(5
‑
5)通过导线与照明灯(5
‑
4)连接;二号螺纹环(5
‑
6),所述的二号螺纹环(5
‑
6)通过螺纹旋接在二号螺纹环槽(5
‑1‑
1)内,二号螺纹环(5
‑
6)的上端与手柄(1)的底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开窗矫正凿,其特征在于:固定块(4
‑
2)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块(4
‑
10),橡胶块(4
‑
10)抵设在金属夹片(4
‑
1)的“V”形槽内;橡胶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成国,孙超龙,杨勇,卢中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骨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