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49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在一具有通孔的板材上,包括插座组件、插头组件及防水垫圈,其中插座组件包括插座、螺帽和防水环,插座具有一外螺纹及一成形于外螺纹一端的凸环,外螺纹穿过防水环及通孔以与螺帽螺纹连接,而凸环则形成于板材外侧,且于其上成形有卡固部,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和旋钮,插头与插座对应插接,而旋钮在对应于插座的一端设有与卡固部相互固接的卡合部,防水垫圈设在凸环内部,并被夹持于插座与插头之间;这样可缩短插座凸露出板材外部的长度;且不受限于板材厚度的改变,皆能使插座与插头达成良好的防水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合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源信号 并具有防水效果的连接器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处在海岛型气候的地区,易遭受到雨季或台风的侵袭,而雨季或 台风都将带来大量且急剧的雨水,因而使居住于低洼地区的居民饱受 水患之苦,而且还将造成相当大的财产损失,其中电气设备的插头及 插座间的进水,将使运行中的电气设备遭受断电而导致损坏,或因漏电而令使用者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如何避免插头及插座间的进水、受潮, 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如图l所示,用于固定在一具有通孔51a的板材5a上,主要包括一插座组件la、 一插头组件2a及一防 水垫圏3a,其中该插座组件la包括一插座lla、 一螺帽12a及一防水 环13a,该插座lla具有一外螺紋llla及一成形于外螺紋llla的一端 的凸环112a,该外螺紋llla穿过防水环13a和所述通孔51a以与螺帽 12a螺紋连接,而该凸环112a则形成于所述的板材5a内侧;该插头组 件2a包括一插头21a及一连接于插头21a—端的旋钮22a,该插头21a 与插座lla对应插接,而旋钮22a对应于插座的外螺紋llla设有与之 配合的内螺紋221a;该防水垫圏3a容设于插座lla的外螺紋llla内 部,并被夹持于插座lla与插头21a之间。然而,现有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下述缺 点由于其插座lla的外螺紋llla朝板材5a的外侧穿出,使得外螺 紋llla凸露出板材5a外部的长度相当的长,因而其所组合成的电子 产品的体积不易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并使电子产品的美观性大幅降低; 另外,该插座组件la在与板材5a组装时,极易因各厂商所使用的板 材5a厚度不同,而使插座lla与插头21a无法对防水垫圈3a夹持绷 紧,进而造成其防水效果不佳;或因板材5a的厚度太薄,而使插座 lla的外螺紋llla大幅凸露出板材5a外部造成不美观;因此急需加以 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 其通过借由插座的外螺紋穿过板材内部,得以大幅缩短插座凸露出板 材外部的长度;且其可不受限于板材的厚度的改变,皆能使插座与插 头之间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用以固定于一具有通 孔的板材上,包括:一插座组件,包括一插座、 一螺帽及一防水环,所述 插座具有一外螺紋及一成形于外螺纹的一端的凸环,所述外螺紋穿过防 水环和所述通孔以与螺帽螺紋连接,所述凸环形成于所述的板材外侧, 并于凸环上成形有卡固部; 一插头组件,包括一插头及一连接于插头一 端的旋钮,所述插头与插座组件的插座对应插接,旋钮对应于插座的一 端设有与所述卡固部相互固接的卡合部;以及一防水垫圈,设于所述插 座的凸环内部,并被夹持于插座与插头之间。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卡固部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块所构成,所述卡合部由多个分别 对应于所述各卡块的卡槽所构成,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扣固连接。各所述卡槽的行程末端分别成形有定位块,以对旋入卡槽内的卡块 进行限制固定。所述插座内部装设有多个母端子,并在凸环侧的各母端子外周缘成 形有一环形槽,所述插头设有多个与所述插座的母端子对应插接的公端子,所述防水垫圈容^:于环形槽内。所述插头的一端设有多个扣块,所述旋钮在对应于插头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供所述扣块嵌入连接。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由于插座的外螺紋 穿过板材并位于板材的内侧,因而不仅大大缩短插座凸露出板材外部的长度,满足安装该连接器的电子产品微型化的要求;而且使得该连 接器结构可不受板材的厚度变化的限制,始终能使插座与插头之间达 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防水连接器与板材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的组合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应用于板材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图4的5-5剖视图。图6是图4的6-6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旋钮旋固于插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图7的8-8剖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现有技术插座组件la 插座lla 凸环112a 防水环13a 插头组件2a 插头21a 内螺紋221a 防水垫圈3a本技术插座组件1 插座ll 凸环112 母端子114 螺帽12外螺紋llla 螺帽12a旋钮22a外螺紋111 卡固部113 环形槽115 防水环13插头组件2插头21 扣块212公端子211 旋钮22 定位块222 导线23卡合部221 通槽223防水垫圈3 板材5 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明。但附图内容仅供参考与说明,而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参见图2和3,其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和插座组件与 插头组件组合的外观图。按照本技术提供的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 主要包括一插座组件l、 一插头组件2及一防水垫圈3,其中所述插座组件1包括一插座11、 一螺帽12及一防水环13,所述 插座11可为一圓筒体,其包括一外螺紋111及一成形于外螺紋111 一 端的圓形凸环112,所述外螺紋111穿过防水环13以与螺帽12螺紋 连4妻,而凸环112内部成形有卡固部113,本实施例的卡固部113由 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块所构成;另于插座11内部装设有多个母端子114, 并在凸环112侧的各母端子114外周缘成形有一环形槽115。所述插头组件2包括一插头21及一连接于插头21 —端的旋钮22, 所述插头21的左侧设有多个公端子211,所述公端子211与所述插座 11的母端子114对应插接;另在插头21左侧的外周缘处设有三个扣 块212,且于其右侧连接有一导线23。所述旋钮22为一圓筒体,其左 側成形有对应所述插座11的卡固部113的卡合部221,以与其卡固连 接,本实施例的卡合部221由多个分别对应于所述各卡块的卡槽所构 成,并于邻近各卡槽的行程末端处分别成形有定位块222,借以对旋 入卡槽内的卡块进行限制固定;另在旋钮22的右侧设有三个通槽223, 所述通槽223供所述的扣块212嵌入连接。所述防水垫圏3设于所述插座11的凸环112内部,并容置在所述 环形槽115内,该防水垫圈3被夹持于插座11与插头21的对应端面 之间。参见图4、 5、 6,其分别为本技术应用于板材的组合剖视图、 图4的5-5及6-6剖视图,本技术的结构可装设于一计算机机箱(图 未示)上,其具有板材5,并在板材5上开设有一通孔51,组装时将插 座11的外螺纹lll依次穿过防水环13、通孔51,并使插座ll的凸环 112形成于板材5外侧,再借由外螺紋111与螺帽12螺紋连接,而使 插座组件1固定于板材5上;然后将防水垫圈3容置于插座11的环形 槽115内,再将插头21的各公端子211对应于插座11的各母端子114 插接,并使插头21的卡合部221刚好对应于插座11的卡固部113嵌 入。再参见图7和8,其分别为本技术的旋钮旋固于插座的组合 剖视图及图7的8-8剖视图,将旋钮2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可使插 座11的卡块嵌入旋钮22的卡槽而固接,并将卡块稳固地卡制在定位 块222后方(如图8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连接器组合结构,用于固定在一具有通孔(51)的板材(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插座组件(1),包括一插座(11)、一螺帽(12)及一防水环(13),所述插座(11)具有一外螺纹(111)及一成形于外螺纹(111)的一端的凸环(112),所述外螺纹(111)穿过防水环(13)和所述通孔(51)以与螺帽(12)螺纹连接,所述凸环(112)形成于所述板材(5)外侧,并于凸环(112)上成形有卡固部(113);    一插头组件(2),包括一插头(21)及一连接于插头(21)一端的旋钮(22),所述插头(21)与插座组件(1)的插座(11)对应插接,旋钮(22)对应于插座(1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固部(113)相互固接的卡合部(221);以及    一防水垫圈(3),设于所述插座(11)的凸环(112)内部,并被夹持于插座(11)与插头(2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登胜
申请(专利权)人:亮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