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化工业中,越来越多的生产设备趋向智能化、机械化生产,以完成更为精细化的生产加工操作,进一步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将计算机与自动化设备联通,即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过程,进而实现对于工件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自动化操作。
[0003]在工业生产中,有一种工序就是对于工件的表面打磨过程,用于实现防腐或者表面光滑处理的效果,而一般的零件或者工件的打磨是比较容易实现且易于控制。但是,对于一些结构特殊的工件而言,特别是锥形工件的内壁而言,由于其内壁表面为斜面且不平整,因此一般的打磨设备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很多情况下依赖于人工进行辅助操作,导致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0004]另外,对于这些锥形内壁的打磨而言,更为困难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锥形工件而调整其打磨接触的压力,从而得到更加有针对性、特异性的研磨表面的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的丰富性。然而,由于此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弹性组件、摆动组件、打磨组件;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弹性组件、摆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通信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摆动组件机械连接,所述摆动组件外侧设有正对所述打磨组件的工件安装位;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判断到存在待打磨工件时,驱动所述弹性组件、所述摆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进入打磨工序;所述摆动组件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并响应所述主控模块的驱动带动所述待打磨工件旋转进入待打磨状态;所述打磨组件用于响应所述主控模块的驱动,沿着待打磨工件的打磨面进行移动打磨;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响应所述主控模块的驱动,控制所述摆动组件进行摆动运动,进而调节待打磨工件与打磨组件之间的打磨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的第一驱动组件和调距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调距结构机械连接,所述调距结构的末端与所述摆动组件机械连接;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固定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主动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与所述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套接在所述调距结构上,所述调距结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结构包括机械连接丝杆结构、调节桶体、调节弹簧、连接杆;所述丝杆结构的一端套接所述从动轮后与所述固定支架活动安装,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桶体螺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桶体内,并与所述调节弹簧外包络连接,其末端设有限位结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组件机械连接;所述丝杆结构的一端为遍布螺纹的柱体,所述柱体上套设所述从动轮后与所述固定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丝杆结构的另一端为具备螺纹底座,其底部为饼状底盘、上部为遍布螺纹的圆形底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二驱动组件和摆动框体;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为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U形支撑杆;所述摆动框体为倒U形框体,其顶部与所述弹性组件机械连接,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动力主轮、动力副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外侧,其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所述动力主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轴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内侧;所述动力副轮中部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一端活动安装在所述摆动框体内侧,另一端贯穿所述摆动框体形成工件安装位,所述动力副轮与所述动力主轮啮合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调节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支架上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