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40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每台机器包括光纤通信电路,所述光纤通信电路包括顺序编号的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光纤端子HT1、光纤端子HT2、光纤接收端口HR1以及光纤接收端口HR2,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均包括上端触点及下端触点,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光纤端子HT1连接,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信号接收端Rxd连接;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主机;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主机和从机自由切换,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电源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大功率电源中,多机通信采用光纤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具有很好的抗干扰功能,但光纤通信不能像Can之类的通信可以进行总线连接实现多机通信。现有技术光纤通信只能单点发送和单点接收,传统使用光纤通信方式为主机发送分N个支路发送,从机各自单点接收信息,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787361A,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园区微电网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微网控制器、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装置、并网点测控保护装置、负荷控制装置及其配套通信设备构成,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控制方式,微网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主机,其他装置作为从机,安装于并网点、分布式电源节点、负荷节点,通过光纤以太网的GOOSE/UDP组播或者广播协议实现微电网内各控制节点的实时采集信息、运行模式切换指令、负荷切除指令、并网点跳闸指令的交互。
[0003]综上所述,传统光纤通信电路主机和从机不能自由切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传统光纤通信电路主机和从机不能自由切换,使用不方便。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每台机器包括光纤通信电路,所述光纤通信电路包括顺序编号的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光纤端子HT1、光纤端子HT2、光纤接收端口HR1以及光纤接收端口HR2,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均包括上端触点及下端触点,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光纤端子HT1连接,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信号接收端Rxd连接,继电器KM3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信号发送端Txd连接,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光纤接收端口HR1连接;继电器KM1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悬空,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光纤接收端口HR2、继电器KM2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悬空,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光纤端子HT2、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主机;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从机。
[0006]本专利技术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主机;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从机,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实现主机和从机的自由切换,使用方便。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机器有多台,顺序编号为第一机器至第N机器,所述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三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以此规律顺次连接,第N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
HR2;第N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

1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N

1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

2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以此规律顺次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形成环形连接。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器有3台,顺序编号为第一机器至第三机器,所述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三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三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三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三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形成环形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端子HT1和光纤端子HT2的结构相同,所述光纤端子HT1包括发送端子U1和驱动器U5,所述光纤端子HT2包括发送端子U2和驱动器U6,所述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通过驱动器U5与发送端子U1连接;发送端子U2和驱动器U6连接,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驱动器U6、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光纤接收端口HR1以及光纤接收端口HR2的结构相同,所述光纤接收端口HR1包括接收端子U3和驱动器U7,所述光纤接收端口HR2包括接收端子U4和驱动器U8,所述接收端子U3和驱动器U7连接,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驱动器U7连接;接收端子U4和驱动器U8连接,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驱动器U8、继电器KM2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发送端子U1以及发送端子U2的型号为HFRB

1521。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子U3以及接收端子U4的信号为HFRB

2521。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U5、驱动器U6、驱动器U7及驱动器U8的型号为74LS06。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型号为G6S

2F DC5。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主机;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从机,通过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实现主机和从机的自由切换,使用方便。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每台机器的光纤通信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多台机器并机,并且通过对每台机器的光纤通信电路的继电器控制实现对每台机器的主从切换,实现多机通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的原理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中当前机器为主机时的接线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中当前机器为从机时的接线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中多台机器并机的
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每台机器包括光纤通信电路,所述光纤通信电路包括顺序编号的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每台机器包括光纤通信电路,所述光纤通信电路包括顺序编号的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光纤端子HT1、光纤端子HT2、光纤接收端口HR1以及光纤接收端口HR2,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均包括上端触点及下端触点,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光纤端子HT1连接,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信号接收端Rxd连接,继电器KM3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信号发送端Txd连接,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一端及其下端触点的一端均与光纤接收端口HR1连接;继电器KM1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悬空,继电器KM1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光纤接收端口HR2、继电器KM2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悬空,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光纤端子HT2、继电器KM2的上端触点的另一端以及继电器KM3的下端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下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主机;继电器KM1至继电器KM4的上端触点均闭合时,当前机器为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有多台,顺序编号为第一机器至第N机器,所述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三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以此规律顺次连接,第N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N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

1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N

1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

2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以此规律顺次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一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1连接第N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1,形成环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多机光纤通信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有3台,顺序编号为第一机器至第三机器,所述第一机器的光纤端子HT2连接第二机器的光纤接收端口HR2,第二机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军彭凯储旭任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