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34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属于虾苗养殖技术领域,包括虾塘,所述虾塘内布设有若干捕捞区域,所述捕捞区域靠近虾塘的中心处,所述捕捞区域的底肥高于其它区域,所述捕捞区域通过延伸步道蔓延至虾塘的边缘,并通过水泥柱固定于虾塘池底,所述捕捞区域内设置有捕捞网,且捕捞网位于虾塘池底,所述捕捞网通过牵引绳悬挂固定于延伸步道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虾苗放养于虾塘后,由于捕捞区域底肥较高,虾苗大部分集中分布于捕捞区域内,而将捕捞网预先铺设于捕捞区域内,只需升起捕捞网,即可将捕捞区域内的虾苗捞起,不携带底泥,不需拖网,降低了虾苗贴网死亡的几率,增大了虾苗的存活率。虾苗的存活率。虾苗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虾苗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内遍及的淡水养殖虾种类很多,其中红螯螯虾和青虾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红螯螯虾幼体孵化收集后需要放入土池中饲养,生长初期幼体主要以有机碎屑及小球藻等单胞藻类为食,经大约7个星期的饲养,幼体平均规格可达7.6厘米,此时便可达到收获的季节;而青虾的虾苗,也需经过40来天的培育后,再转入商品虾池中继续放养。
[0003]现有技术下,对成龄虾或达到标准的商品虾苗的捕捞,多采用拉网式捕捞,由于虾苗常藏身于池底淤泥内,因此需要在虾塘内采用拖网的方式,连通底泥一同将虾苗捞出,虾苗容易贴网死亡,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重复使用,便捷施工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包括虾塘,所述虾塘内布设有若干捕捞区域,所述捕捞区域靠近虾塘的中心处,所述捕捞区域的底肥高于其它区域,所述捕捞区域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包括虾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虾塘(1)内布设有若干捕捞区域(2),所述捕捞区域(2)靠近虾塘(1)的中心处,所述捕捞区域(2)的底肥高于其它区域,所述捕捞区域(2)通过延伸步道(3)蔓延至虾塘(1)的边缘,并通过水泥柱(8)固定于虾塘(1)池底,所述捕捞区域(2)内设置有捕捞网(7),且捕捞网(7)位于虾塘(1)池底,所述捕捞网(7)通过牵引绳(6)悬挂固定于延伸步道(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步道(3)边缘处开设有提升槽(4),所述提升槽(4)内嵌设有提升辊(5),所述牵引绳(6)缠绕固定于提升辊(5)表面,并随着提升辊(5)的转动而自由升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辊(5)通过外设的电机驱动,且外设的电机固定于延伸步道(3)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区域(2)的水泥柱(8)侧面可拆卸地固定有自动投食器(9),且自动投食器(9)内装有饵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投食器(9)表面嵌设有触屏(91)和开关(92),所述自动投食器(9)的顶部贯通设置有进料管(94),所述自动投食器(9)的底部贯通开设有投食口(93),且投食口(93)内侧设置有电磁阀门,且电磁阀门通过自动投食器(9)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塘虾苗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网(7)包括多层网兜(72),多层所述网兜(72)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网(71),且网兜(72)与隔网(71)的目数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杨鑫戴瑜来王宇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