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9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安装有连接片,所述支撑杆顶端的连接片内部铰接有第一拉杆;套筒,所述套筒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所述套筒的内侧均安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内部铰接有第二拉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的连接块顶部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涉及大闸蟹养殖捕捉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支撑杆、套筒、弹簧、半圆框和定位柱,套筒在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可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收放,定位柱可将撑起的笼网在养殖池的底部进行定位固定,不需使用其他工具将撑起的笼网在养殖池底部固定,结构简单易操作。单易操作。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闸蟹养殖捕捉
,具体为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一般来说,大闸蟹特指长江系的中华绒螯蟹,现引种到各大湖区都有培育养殖,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生长在长江下游一带的湖河港汊中,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种类。
[0003]养殖的大闸蟹在捕捉的时候,饲养人员会将笼网放进养殖池内,进行捕捉,且传统的笼网不具备固定的结构,不便于收网拿取,因此笼网放进养殖池内需要使用其他工具将笼网固定,收网时需要将固定工具与笼网分开,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包括:
[0008]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柱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柱的外侧均设置有套筒,所述连接块和套筒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片;
[0009]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柱顶端连接块外侧的连接片内部铰接有第一拉杆,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柱底部连接块外侧的连接片铰接有第二拉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
[0010]笼网,所述笼网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连接块的底部安装有定位柱,套筒的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套设有半圆框,所述半圆框靠近套筒的一端两侧安装有卡块。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且第三连接杆通过该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与螺钉相适配的滑槽,所述螺母的底部且位于螺钉的外侧设置有垫片。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拉杆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两个第一拉杆通过转轴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相铰接,所述支撑杆和连接柱通过顶端的连接块和第一拉杆相
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拉杆共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两个第二拉杆通过转轴交叉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套筒外侧的连接片相铰接,且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底部设置的连接块外侧的连接片相铰接。
[00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该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支撑杆、套筒、弹簧、半圆框和定位柱,套筒在支撑杆的外侧滑动,可将整个装置进行折叠收放,定位柱可将撑起的笼网在养殖池的底部进行定位固定,不需使用其他工具将撑起的笼网在养殖池底部固定,结构简单易操作。
[0018]2、该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螺纹杆、螺钉和螺母,第二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可以向上滑动,第三连接杆通过螺纹杆在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可向上延伸,将撑起的笼网放进养殖池底部固定的时候,可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向上延伸,收网的时候拉动第三连接杆,将定位柱在养殖池的底部拔出,即可将笼网在养殖池内取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整体支撑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连接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二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支撑杆;2、连接块;3、连接片;4、第一拉杆;5、套筒;6、定位柱;7、第二拉杆;8、第一连接杆;9、笼网;10、第二连接杆;11、第三连接杆;12、弹簧;13、半圆框;14、螺纹杆;15、螺钉;16、螺母;17、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
[0027]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17,支撑杆1和连接柱1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2,支撑杆1和连接柱17的外侧均设置有套筒5,连接块2和套筒5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片3,支撑杆1底部连接块2的底部安装有定位柱6,套筒5的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外侧套设有半圆框13,半圆框13靠近套筒5的一端两侧安装有卡块,半圆框13通过卡块限制在套筒5的内部,支撑杆1的外侧设置有与半圆框13相适配的滑槽,且该滑槽表面开设有与半圆框13相适配的卡孔;
[0028]支撑杆1和连接柱17顶端连接块2外侧的连接片3内部铰接有第一拉杆4,支撑杆1和连接柱17底部连接块2外侧的连接片3铰接有第二拉杆7,支撑杆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8;
[0029]笼网9,笼网9设置在支撑杆1的外侧,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0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14,第三连接
杆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且第三连接杆11通过该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杆14的外侧,笼网9的表面设置有圆形通口,第三连接杆11通过螺纹杆14可在第二连接杆10的内部向上转动伸长。
[0030]第二连接杆10的外侧安装有螺钉15,螺钉15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16,第一连接杆8的外侧设置有与螺钉15相适配的滑槽,螺母16的底部且位于螺钉15的外侧设置有垫片,第二连接杆10在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滑动,通过外侧的螺钉15和螺母16可将第二连接杆10在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固定。
[0031]第一拉杆4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两个第一拉杆4通过转轴相互铰接,第一拉杆4的另一端与连接片3相铰接,支撑杆1和连接柱17通过顶端的连接块2和第一拉杆4相连接,连接柱17共设置有五组,连接柱17的外侧均设置有套筒5,且每组连接柱17均通过两侧第一拉杆4相互铰接连接,连接柱17的外侧设置有与半圆框13相适配的滑槽,且该滑槽表面开设有与半圆框13相适配的卡孔。
[0032]第二拉杆7共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两个第二拉杆7通过转轴交叉铰接,第二拉杆7的一端与套筒5外侧的连接片3相铰接,且第二拉杆7的另一端与底部设置的连接块2外侧的连接片3相铰接,支撑杆1的底部两侧均铰接有第二拉杆7,第二拉杆7每两个相互交叉铰接,且第二拉杆7的一端与套筒5铰接另一端与底部的连接块2铰接。
[0033]工作原理:参考图1-图6;
[0034]滑动套筒5,使套筒5在支撑杆1和连接柱17的外侧滑动,将套筒5内部的半圆框13卡进支撑杆1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17),所述支撑杆(1)和连接柱(1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支撑杆(1)和连接柱(17)的外侧均设置有套筒(5),所述连接块(2)和套筒(5)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片(3);所述支撑杆(1)和连接柱(17)顶端连接块(2)外侧的连接片(3)内部铰接有第一拉杆(4),所述支撑杆(1)和连接柱(17)底部连接块(2)外侧的连接片(3)铰接有第二拉杆(7),所述支撑杆(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8);笼网(9),所述笼网(9)设置在支撑杆(1)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底部连接块(2)的底部安装有定位柱(6),套筒(5)的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外侧套设有半圆框(13),所述半圆框(13)靠近套筒(5)的一端两侧安装有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用捕捉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兵李晓辰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