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33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上设有数块上卡板和下卡板,安装主体的一端设有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上对称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位于安装主体的两侧,连接组件和弹性支撑件之间设有示警机构,示警机构一端与连接组件连接,示警机构另一端贯穿弹性支撑件的保护板,通过贴板与弹性层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能够实现保护外部钢架连接形成的凸台,同时实时检测外部山体岩层是否发生移位或混凝土层是否发生膨胀流滑等情况;还可以根据出现的形变及时作出调整、对岩体进行加固,避免岩体发生塌方。避免岩体发生塌方。避免岩体发生塌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属于隧道支护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通常是指在山体或者地下进行通道挖掘,在进行隧道施工时,为了避免隧道顶出现塌方的情况,通常需要使用支护框架进行支撑防护,现有的用来支撑的钢拱架通常采用分段制作,需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但其两钢拱架相连时,其连接处会形成一个凸台,在搭建中,凸台与混凝土层直接接触,如果外部山体岩层发生位移,其混凝土层会对凸台造成压迫,会导致两个钢拱架连接出现松动,使得整体支护框架连接不稳定,容易发生隧道坍塌,存在危险,现有的连接装置还不能对压迫产生的变形量进行监测。
[0003]因此,需研制一种安全可靠的隧道支护框架可调节的连接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能够实现很好的保护外部钢架连接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包括安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上设有数块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安装主体(1)的一端设有弹性支撑件(2),弹性支撑件(2)上对称设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位于安装主体(1)的两侧,连接组件(3)和弹性支撑件(2)之间设有示警机构(4),示警机构(4)一端与连接组件(3)连接,示警机构(4)另一端贯穿弹性支撑件的保护板(21),通过贴板(41)与弹性层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包括固定板(13),固定板(13)上表面两侧和一端均设有上卡板(11),固定板(13)下表面两侧和一端均设有下卡板(12),其中,上卡板(11)和下卡板(12)上均开设有开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2)包括保护板(21)和弹性层以及弹簧(22),保护板(21)整体为U字形或凹形结构,保护板(21)和弹性层构成内部中空的弹性支撑本体,弹簧(22)的一端与保护板(21)内壁连接,弹簧(22)的另一端与弹性层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铁丝网(23)和侧板(24),铁丝网(23)和侧板(24)贴合连接,铁丝网(23)与保护板(21)内壁相对设置,其中,侧板(24)采用柔性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的一端与安装主体(1)连接,连接组件(3)的另一端与弹性支撑件(2)连接,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块(31)和插块(32),连接块(31)通过锁柱(33)与插块(3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支护框架用可调节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上设有贯穿的连接孔,插块(32)上设有连接槽,锁柱(33)穿过连接孔插入连接槽将连接块(31)与插块(32)进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宝生魏昶帆吴勇丁洋彭世玉张向阳杨树良刘东坤冯东杰赵启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