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21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同轴装配的下层钢管混凝土和上层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管混凝土的顶端面处轴向的向上层钢管管腔内凸设有套筒状的灌浆管,使得灌浆管与下层钢管混凝土组合形成彼此筒腔连通的二段式阶梯套筒构造;该二段式阶梯套筒构造的轴肩处布置法兰面,从而与上层钢管的底端管口间形成法兰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构造简单、传力可靠、占用空间小、施工方便的优点,能为转换节点的正常可靠使用提供基础保障,最终确保大型输电塔的使用性能满足设计所需,成效显著。成效显著。成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塔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混凝土是在钢管内部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此时,其内部核心混凝土受到外部钢管的约束作用,其抗压性能显著提高,而外部钢管受到内部混凝土的侧向支撑,局部稳定性能显著改善。与纯钢结构和纯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塑形和抗震性能优越、节省材料和施工简便等优点,近年来应用广泛。在输电塔施工作业中,钢管混凝土的末端与顶端钢管之间的转换节点施工属于罕见施工方式,应用较少,很多操作多为摸索性施工,为钢管混凝土杆塔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造成阻碍。尤其在实际操作时,位于下层的钢管混凝土待浇筑和凝固,而位于上层的空心的钢管待可靠安装;由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多为斜柱设计,这使得当钢管混凝土内砂浆在凝固后,水平面状的灌浆面与转换节点所在斜面彼此相交,进而使得转环节点所在区域一部分被混凝土覆盖而另一部分脱空,最终造成该区域应力失衡,产生应力分布缺陷,从而对输电塔的施工质量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包括同轴装配的下层钢管混凝土(10)和上层钢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管混凝土(10)的顶端面处轴向的向上层钢管(20)管腔内凸设有套筒状的灌浆管(30),使得灌浆管(30)与下层钢管混凝土(10)组合形成彼此筒腔连通的二段式阶梯套筒构造;该二段式阶梯套筒构造的轴肩处布置法兰面,从而与上层钢管(20)的底端管口间形成法兰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管(30)的顶端管口处法兰配合有用于封闭该灌浆管(30)的盖板(41),盖板(41)处向灌浆管(30)管腔内轴向延伸有中间杆(43),中间杆(43)的底端固接用于压平灌浆面的压板(42);所述压板(42)、盖板(41)及灌浆管(30)彼此同轴,且压板(42)上还开设有连通灌浆管(30)管腔与外部环境的连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型输电塔的钢管混凝土与钢管转换节点,其特征在于:连通孔与中间杆(43)同轴,且中间杆(43)为管状结构;连通孔、中间杆(43)的管腔以及盖板(41)处贯通孔彼此连通,从而导通灌浆管(30)管腔与外部环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乔王静峰张树林沈奇罕刘用胡子明郑治祥徐智东程安乐郑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