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土壤化脱水工艺及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淤泥处理
,涉及一种淤泥土壤化脱水工艺及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河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清淤和淤泥大规模处理技术与河流的正常使用息息相关。河流的淤泥逐渐增加,河流的抗洪能力减弱。因此,有必要加强淤泥清理与污水处理技术在河流治理中的应用。淤泥由于长期处于水体下层,导致其天然含水率是非常高的。淤泥脱水不但可大大降低泥饼体积及运输处理成本,还有利于淤泥后期资源化利用,淤泥在作为植物养分和土壤有机质方面有很大的经济与环境价值。因此淤泥脱水过程必不可少。淤泥脱水工艺主要包含自然脱水法、机械脱水法、真空预压法、土工管袋法等。目前主要采用机械脱水法,但能耗大、设备及场地投入大,相应的处理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目的: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淤泥土壤化脱水工艺及处理系统,采用清淤河道旁就地挖取的土壤作为原料来制备。
[0004]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泥系统、絮凝沉淀系统、多段淤泥调理脱水系统;所述絮凝沉淀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斜管絮凝沉淀装置B和斜管絮凝沉淀装置C,且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斜管絮凝沉淀装置B、斜管絮凝沉淀装置C均设有絮凝剂添加口和排水口;所述多段淤泥调理脱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淤泥调理室A、带式压滤机A、淤泥调理室B、带式压滤机B和淤泥调理室C;所述淤泥调理室A、淤泥调理室B和淤泥调理室C均设置有加药口;所述带式压滤机A和带式压滤机B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泥系统的出口与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的进口相连;斜管絮凝沉淀装置C的出口与淤泥调理室A的进口相连,所述淤泥调理室C的出口连至排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系统包括:吸泥泵、吸泥管道和筛网;筛网设置在吸泥管道进口端,吸泥管道通过吸泥泵提供动力,吸泥管道的出口连至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的进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药罐A、药罐B,药罐A通过加药管道A与淤泥调理室A的加药口相连,药罐B通过加药管道B与淤泥调理室B的加药口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管,所述淤泥调理室C的出口连至排泥管,调理后的淤泥从排泥管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斜管絮凝沉淀装置B、斜管絮凝沉淀装置C的排水口均连至排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调理室A、淤泥调理室B和淤泥调理室C均设置有搅拌装置。7.一种淤泥土壤化脱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淤泥土壤化脱水工艺利用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淤泥处理系统,方法包括:(1)从河道中通过进泥系统抽取淤泥送入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2)在斜管絮凝沉淀装置A中添加聚丙烯酰胺进行第一次絮凝沉淀,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每L淤泥加入30mg聚丙烯酰胺,淤泥第一次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中,蒋冬雪,张欢,汪存石,刘叶,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