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19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张力探头、两个导轮组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报警器,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和安装在导轨上的移动块,两个导轮组件并行间隔设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每个导轮组件分别包括支撑杆和n个导轮,n等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的数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两个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n个支撑组件,n个支撑组件与n条丝线一一对应,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机、升降机构和报警器协调工作,数据处理控制系统中预存有张力参考范围;优点是能够对整经过程中丝线张力进行自动化的实时检测,不会出现漏检和误判。不会出现漏检和误判。不会出现漏检和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张力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织工艺中,丝线并经轴(即整经)的过程中,张力的大小对丝线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整经过程中丝线的张力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张力测量仪不定时抽检一两根丝线,看抽检的丝线的张力是否存在偏差;第二种是经验特别丰富的老技术工不定时用手去触摸高速运行(约2~5米/秒)的某些丝线,靠感觉来判定丝线的张力大小,进而确定丝线的张力是否存在偏差。
[0003]由于丝线以克为单位,部分丝线的标准张力值比较小,例如10~30D的丝线的张力值一般在4~8g之间,并且整个经轴同时并经的丝线数量最多时达1800根,漏检一两根不良品丝线就可能造成整个经轴甚至是整匹布变成残次品。而上述第一种方式为机器抽检,不可避免存在漏检,第二种方式为人工抽检,不但存在漏检,而且存在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漏检和误判的丝线张力检测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左立柱、右立柱、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张力探头、两个导轮组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报警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左右并行间隔设置,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的导轨上的移动块,所述的导轨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上,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所述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的移动块沿所述的导轨上做左右方向的直线移动,所述的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块上,所述的张力探头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的张力探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两个导轮组件并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之间,每个所述的导轮组件分别包括支撑杆和n个导轮,n等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的数量,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上,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一个支撑组件,由此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n个支撑组件,n个支撑组件与n条丝线一一对应,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的电机、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所述的报警器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的电机、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所述的报警器协调工作,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中预存有张力参考范围,并具有检测报表生成、储存、显示和查看功能,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下方,所述的张力探头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上方,所述的移动块具有初始位置,当对整经过程中丝线进行张力检测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周期性的控制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和所述的升降机构,在每个周期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电机驱动所述的移动块依次移动,使所述的张力探头能够随所述的升降机构依次移动至每根丝线的正上
方,且当所述的张力探头移动至一根丝线的正上方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先控制所述的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所述的升降机构下降预设距离,所述的张力探头同步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在所述的张力探头向下移动过程中,所述的张力探头会先与丝线接触,然后将丝线下压,当所述的张力探头下移预设距离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升降机构停止工作,此时丝线会被其对应的一个支撑组件中的两个导轮支撑住,且丝线在其下压点处形成一定夹角,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采集此时所述的张力探头检测的实时张力,并判断实时张力是否在张力参考范围内,如果不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暂停工作,并驱动所述的报警器报警,如果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先控制所述的升降机构复位,然后控制所述的电机驱动所述的移动块继续移动,使所述的张力探头移动至下一个根丝线的正上方,再次控制控制所述的升降机构下降预设距离,进行下一跟丝线张力的检测,周而复始,直至最后一根丝线检测完成后,完成一个周期的检测,此时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电机驱动所述的移动块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检测;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将每次采集到的张力实时进行保存,保存期及格式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用户能够通过在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处实时查看张力数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左立柱、右立柱、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张力探头、两个导轮组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报警器构成丝线张力检测装置,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和安装在导轨上的移动块,两个导轮组件并行间隔设置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每个导轮组件分别包括支撑杆和n个导轮,n等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的数量,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上,两个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一个支撑组件,由此两个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n个支撑组件,n个支撑组件与n条丝线一一对应,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机、升降机构和报警器协调工作,数据处理控制系统中预存有张力参考范围,两个导轮组件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下方,张力探头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上方,移动块具有初始位置,当对整经过程中丝线进行张力检测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周期性的控制直线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在每个周期中,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驱动移动块依次移动,使张力探头能够随升降机构依次移动至每根丝线的正上方,且当张力探头移动至一根丝线的正上方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先控制电机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升降机构下降预设距离,张力探头同步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在张力探头向下移动过程中,张力探头会先与丝线接触,然后将丝线下压,当张力探头下移预设距离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机构停止工作,此时丝线会被其对应的一个支撑组件中的两个导轮支撑住,且丝线在其下压点处形成一定夹角,数据处理控制系统采集此时张力探头检测的实时张力,并判断实时张力是否在张力参考范围内,如果不在,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暂停工作,并驱动报警器报警,如果在,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先控制升降机构复位,然后控制电机驱动移动块继续移动,使张力探头移动至下一个根丝线的正上方,再次控制控制升降机构下降预设距离,进行下一跟丝线张力的检测,周而复始,直至最后一根丝线检测完成后,完成一个周期的检测,此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驱动移动块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开始下一个周期的检测,由此本专利技术能够对整经过程中丝线张力进行自动化的实时检测,不会出现漏检和误判。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张力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0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丝线张力检测装置中丝线被下压到检测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1]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机构3、张力探头4、两个导轮组件5、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报警器,左立柱1和右立柱2左右并行间隔设置,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导轨7、电机8和安装在导轨7上的移动块9,导轨7沿水平方向安装在左立柱1和右立柱2上,电机8与移动块9连接,电机8用于驱动移动块9沿导轨7上做左右方向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线张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立柱、右立柱、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张力探头、两个导轮组件、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和报警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左右并行间隔设置,所述的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导轨、电机和安装在所述的导轨上的移动块,所述的导轨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上,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移动块连接,所述的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的移动块沿所述的导轨上做左右方向的直线移动,所述的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移动块上,所述的张力探头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所述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的张力探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两个导轮组件并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之间,每个所述的导轮组件分别包括支撑杆和n个导轮,n等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的数量,所述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左立柱和所述的右立柱上,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一个支撑组件,由此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中的n个导轮一一对应形成n个支撑组件,n个支撑组件与n条丝线一一对应,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的电机、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所述的报警器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的电机、所述的升降机构和所述的报警器协调工作,所述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中预存有张力参考范围,并具有检测报表生成、储存、显示和查看功能,两个所述的导轮组件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下方,所述的张力探头位于整经过程中丝线移动路径的上方,所述的移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刘壮平郑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镇海银河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