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其中一些建筑房屋采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构建而成,以往的构建方式大多采用不同尺寸的钢材拼接而成,在钢材的拼接的时候需要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然而整个房屋结构若全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拼接固定的话,产生的时间成本比较大,如果工期掌控不好的话可能由于拼接太过麻烦而导致延误工期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难以满足施工使用的需求,适用性较差以及施工时间长的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包括两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焊接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固定焊接在基座的上端的固定基框,所述固定基框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包括两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焊接有折叠机构(2),所述折叠机构(2)包括固定焊接在基座(1)的上端的固定基框(21),所述固定基框(2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折叠机构(2)的数量为四组,前后两组所述折叠机构(2)之间连接有连接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2)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基框(21)的内部的第一折叠支撑杆(22),所述固定基框(21)与第一折叠支撑杆(22)之间适配安装有三角加强结构(4),两侧所述折叠机构(2)之间安装有适配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框(21)与第一折叠支撑杆(22)之间相适配,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两端各连接有一组侧面安装块(23),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内部靠近侧面安装块(23)的下侧位置开设有嵌入槽(24),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空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连接杆(25),所述第二折叠连接杆(25)的宽度与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内部宽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开设在靠近后侧的一组第二折叠连接杆(25)的内部的螺纹孔道(31),所述螺纹孔道(3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与螺纹孔道(31)之间相互适配,所述螺纹杆(32)与螺纹孔道(3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2)的外侧靠近第二折叠连接杆(25)的前侧位置套接有紧固六角柱(33),所述紧固六角柱(33)与螺纹杆(32)之前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靠近前侧位置的第二折叠连接杆(25)的后端中心位置的定位螺纹管(34),所述定位螺纹管(34)的前端与靠近前侧的第二折叠连接杆(25)的后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2)与定位螺纹管(34)之间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加强结构(4)包括设置在嵌入槽(24)的内部的镶嵌块(41),所述镶嵌块(41)与嵌入槽(24)之间相适配,所述镶嵌块(41)镶嵌在嵌入槽(24)的内部,所述镶嵌块(41)与侧面安装块(23)之间贯穿有第一螺栓,所述镶嵌块(41)与侧面安装块(2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镶嵌块(41)前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架(42),所述固定架(42)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斜向设置的转动杆(43),所述转动杆(43)延伸至嵌入槽(24)的下端,所述转动杆(43)与第一折叠支撑杆(22)、嵌入槽(24)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45
°
,所述转动杆(43)与嵌入槽(24)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建造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机构(5)包括设置在后侧的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上端的第一适配杆(51),所述第一适配杆(51)的后端活动卡接在靠近后侧的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上端,所述第一适配杆(51)与靠近后侧的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一适配杆(51)与靠近后侧的第一折叠支撑杆(22)的上端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适配杆(5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52),所述固定连杆(52)的上端开设有笔直的滑动轨道(53),所述固定连杆(5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等高的驱动盒(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