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8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动致动器,该电动致动器具有:马达,其具有马达轴;传递机构,其与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连结;输出轴,其沿马达轴的轴向延伸;第1轴承和第2轴承,该第1轴承和第2轴承支承输出轴;以及壳体。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在轴向另一侧开口;以及罩,其封闭壳体主体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马达轴是中空轴。输出轴从比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起穿过马达轴的内部而延伸至比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第1轴承将输出轴中的位于比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1轴承被壳体主体保持。第2轴承将输出轴中的位于比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2轴承被罩保持。并且该第2轴承被罩保持。并且该第2轴承被罩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致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具备通过传递机构而连结的马达轴和输出轴的电动致动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对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换档进行切换的线控换档系统的动力源来应用的旋转式致动器。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09226号公报
[0004]在上述那样的电动致动器中,例如需要分别设置将马达轴和输出轴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等,因而存在部件数量容易变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构造的电动致动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为电动致动器,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马达轴;传递机构,其与所述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连结;输出轴,其沿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所述马达轴的旋转经由所述传递机构而传递至该输出轴;第1轴承和第2轴承,该第1轴承和第2轴承将所述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传递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在轴向另一侧开口;以及罩,其固定在所述壳体主体上,并封闭所述壳体主体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所述马达轴是中空轴。所述输出轴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起穿过所述马达轴的内部而延伸至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第1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中的位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1轴承被所述壳体主体保持,所述第2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中的位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2轴承被所述罩保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减少电动致动器的部件数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的剖视图。
[0009]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的图,是图1中的II

II剖视图。
[0010]标号说明
[0011]10:壳体;11:壳体主体;12:罩;20:马达;21:转子;21a:马达轴;21b:转子主体;21d:偏心轴部;24:第1被检测部;30:传递机构;31:外齿齿轮;31b:孔部;32:内齿齿轮;41:输出轴;42:输出凸缘部;43:突出部;45:第2被检测部;51:第1轴承;52:第2轴承;53:第3轴承(轴承);80:基板;80a:贯通孔;81:第1旋转传感器;82:第2旋转传感器;100:电动致动器;J1:马达轴线;J2:偏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在各图中,Z轴方向是以正侧(+Z侧)作为上侧、以负侧(

Z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示出的马达轴线J1的轴向与Z轴方向、即上下方向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马达轴线J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另外,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0013]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上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0014]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致动器100安装于车辆。更详细而言,电动致动器100例如搭载于根据车辆的驾驶员的换档操作而被驱动的线控方式的致动器装置。如图1所示,电动致动器100具有壳体10、马达20、传递机构30、输出部40、第1轴承51、第2轴承52、第3轴承53、垫圈61、62、汇流条单元70、基板80、第1旋转传感器81、第2旋转传感器82、第1被检测部24、安装部件44、第2被检测部45以及分隔部件90。第1轴承51、第2轴承52以及第3轴承53例如是球轴承。
[0015]壳体10在内部收纳包含马达20和传递机构30在内的电动致动器100的各部。壳体10具有壳体主体11、罩12以及内盖13。壳体主体11在上侧开口。壳体主体11例如呈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筒状。壳体主体11具有第1收纳部11a和第2收纳部11b。
[0016]第1收纳部11a例如是壳体主体11的下侧部分。第1收纳部11a具有位于下侧的底部11c和从底部11c的径向外缘部向上侧延伸的筒部11d。底部11c具有沿轴向贯穿底部11c的孔部11e。孔部11e例如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孔部11e的上侧部分构成第1轴承保持部11f,该第1轴承保持部11f在内部保持第1轴承51。第1轴承51通过保持在第1轴承保持部11f的内部而被壳体主体11保持。第1轴承51的外圈例如与第1轴承保持部11f的内周面嵌合。
[0017]第2收纳部11b例如是壳体主体11的上侧部分。第2收纳部11b与第1收纳部11a的上侧相连。第2收纳部11b呈在上侧开口的筒状。第2收纳部11b的内径比第1收纳部11a的内径大。第2收纳部11b的外径比第1收纳部11a的外径大。第2收纳部11b的下端部例如与筒部11d的上端部的径向外缘部相连。在第2收纳部11b的内周面设置有台阶,该台阶具有朝向上侧的台阶面11g。台阶面11g例如是与轴向垂直的面。
[0018]在台阶面11g上固定有基板80。基板80呈板面朝向轴向的板状,并沿径向扩展。基板80的径向外缘部例如通过螺钉而固定于台阶面11g。基板80被收纳在第2收纳部11b的内部。基板80位于比后述的转子主体21b靠上侧的位置。基板80具有沿轴向贯穿基板80的贯通孔80a。贯通孔80a例如是以马达轴线J1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后述的输出轴41中的上侧的部分沿轴向通过贯通孔80a。在基板80的板面上设置有未图示的印刷布线。虽然省略了图示,在基板80上例如设置有向马达20提供电力的逆变器电路。
[0019]在基板80上安装有第1旋转传感器81和第2旋转传感器82。第1旋转传感器81是能够检测后述的马达轴21a的旋转的传感器。第2旋转传感器82是能够检测后述的输出轴41的旋转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传感器81和第2旋转传感器82是磁传感器。第1旋转传感器81和第2旋转传感器82例如是霍尔IC等霍尔元件。第1旋转传感器81和第2旋转传感器82例如也可以沿着周向各设置有多个。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传感器81安装在基板80的下侧的面上。第1旋转传感器81例如安装在基板80的下侧的面中的贯通孔80a的周缘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旋转传感器82安装在基板80的上侧的面上。第2旋转传感器82例如位于比第1旋转传感器8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旋转传感器81和第2旋转传感器82的径向位置互不相同。
[0021]罩12固定在壳体主体11上。罩12的径向外缘部例如通过螺钉而固定于第2收纳部11b的上侧的端部。罩12封闭壳体主体11的上侧的开口。罩12具有:罩主体12a,其覆盖壳体主体11的上侧的开口;以及第2轴承保持部12b,其从罩主体12a向下侧突出。第2轴承保持部12b例如呈以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致动器,其具有:马达,其具有能够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马达轴;传递机构,其与所述马达轴的轴向一侧连结;输出轴,其沿所述马达轴的轴向延伸,所述马达轴的旋转经由所述传递机构而传递至该输出轴;第1轴承和第2轴承,该第1轴承和第2轴承将所述输出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传递机构,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其在轴向另一侧开口;以及罩,其固定在所述壳体主体上,并封闭所述壳体主体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所述马达轴是中空轴,所述输出轴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起穿过所述马达轴的内部而延伸至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第1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中的位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1轴承被所述壳体主体保持,所述第2轴承将所述输出轴中的位于比所述马达轴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第2轴承被所述罩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中,该电动致动器还具有基板,该基板具有供所述输出轴中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沿轴向通过的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致动器,其中,该电动致动器还具有:第1旋转传感器,其能够检测所述马达轴的旋转;以及第2旋转传感器,其能够检测所述输出轴的旋转,所述马达具有转子主体,该转子主体固定在所述马达轴的外周面,在所述马达轴中的位于比所述转子主体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的部分设置有由所述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井宽大须贺康平佐藤伦纪斋藤一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