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华道专利>正文

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1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其特征在于:它在现有漏电保护插座的中层支架上、复位按钮的两侧设有两个受复位按钮控制的供电开关;在控制电路板的下面、底座内、复位按钮的正下方设有一复位开关;所述两个供电开关和复位开关串联在漏电保护插座控制电路板电源火线、零线供电电路中。当漏电保护插座没有电源输出时,上述两个供电开关和复位开关切断控制电路板的供电,避免控制电路板上的电气元件长时间通电老化,提高了电气元件的寿命,提高了漏电保护插座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控制电路板上增设了用于检测电弧故障的电弧取样电阻,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电弧保护功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普通墙面内的漏电保护插座,尤指一种可自动检测、处理电弧故障、漏电故障的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该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自动切断其内部电路板供电,防止电路板上的电子原器件老化的功能。
技术介绍
漏电保护插座的种类繁多,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安装在普通墙面内的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座,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上盖2、中层支架3和底座4组合而成;在上盖2和中层支架3之间安装有一金属安装板1,在中层支架3和底座4之间安装有一个实现插座电源输出、检测和处理漏电电流的控制电路板18。上盖2上设有两个电源输出插座5和6;一个矩形的复位按钮8(RESET),一个漏电试验按钮7(GT);复位按钮8、漏电试验按钮7穿过金属安装板1、中层支架3与嵌在底座4内的电路板18上的组件相接触。在上盖2和中层支架3之间设有一接地金属安装板1。金属安装板1的四角上设有四个为便于安装的通孔,并打有可折断的凹槽用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要。在金属安装板1上还铆装有两个弹性金属卡夹11、12。弹性金属卡夹11、12实际上就是插座上盖2上电源插座5、6的安全接地插头接触片。在金属安装板1的上方一侧还设有一个地线输入接线柱,它安装在外壳的一个侧面上,便于安装、接线。如图1、图2所示,在中层支架3的两侧分别装有一对呈“弓”字形状的插座电源零线输出金属导体13、火线输出金属导体14,在电源输出金属导体13、14上分别设有与上盖2上的电源输出插座5、6相线孔、零线孔相对应的金属叶片60、61、62、63,金属导体13、14上还设有一对镜像对称的两个静触头15、16。这两个静触头15、16与固定在控制电路板18上的动触头金属桥50、51上的电触头22、23相对应,构成两对开关结构,又通过动触头金属桥50、51、供电金属片20-A、21-A与输入电源火线、零线相连,使电源输出插座5、6带电。底座4用于容纳中层支架3和如图3所示的用于实现漏电保护插座电源输出、检测和处理漏电电流的控制电路板18。在底座4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电源输入接线螺钉9(HOT)、10(WHITE)和一对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09(HOT)、110(WHIIE)。电源输入接线柱的焊脚插入检测和控制电路板18的焊孔内,并被焊接在控制电路板上。在底座4内设有一对与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09、110相连的电源输出端金属片80、81,在80、81上设有两个电触头52、53,电触头52、53与图3中所示的金属桥50、51上的电触头55、54相对应,通过动触头金属桥50、51实现与供电金属片20-A、21-A电相连,使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09、110带电,即本技术不仅可以通过上盖2上的插孔5、6为负载提供电源,而且还可以通过电源输出接线螺钉109、110为负载提供具有漏电故障保护功能的电能。图3为安装在底座4内的控制电路板18上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控制电路板18上设有与电源零线、火线输入端9、10相连的供电金属片20-A、21-A、用于检测漏电电流的双漏电感应线圈19、可带动动触头金属桥50、51上、下移动的复位导向组件28。供电金属片20-A、21-A的一端穿过双漏电感应线圈19与电源输入端9、10相连,其另一端设有一对静触点53-A、52-A。如图3所示,在复位导向组件28提臂的两端固定有两个动触头金属桥50、51。每个动触头金属桥50、51上铆装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布的电触头,呈三角形排布、顶角处的一对电触头54-A、55-A与供电金属片20-A、21-A上的静触头53-A、52-A对应接触,另两组电触头22、23、55、54分别与电源输出金属导体13、14上的两个静触头15、16以及电源输出端金属片80、81上的电触头52、53对应接触,控制上盖2上的电源插座5、6和电源输出端109、110的供电。如图3、图4所示,复位导向组件28位于复位按钮8(RESET)的下方,为一长方体,其两端提臂上固定有动触头金属桥50、51,其顶部设有中央穿孔29;孔内插有套有弹簧91的圆柱形的导向锁35,导向锁35嵌入在复位按钮8的内部。导向锁35的底部为平面,靠近底部设有一凹陷的锁定槽36。在导向锁35的下面、横穿孔29还设有一个可移动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横栓电磁锁片30;横栓电磁锁片30顶面中央、与导向锁35相对应处设有穿孔31;在复位导向组件28的一侧与横栓电磁锁片30之间设有一圆形槽33,内置一弹簧34。在插座没有电源输出时,横栓电磁锁片30上的孔31与导向锁35是错位的,导向锁35位于横栓电磁锁片30的上方,固定在复位导向组件28两端的动触头金属桥50、51与电源输入金属片20-A、21-A是不接触的,插座没有电源输出。当横栓电磁锁片30打开,即横栓电磁锁片30被设置在复位导向组件28旁边的线圈26内的铁心42推动向前移动时,锁片30上的孔31与导向锁35重合后,复位按钮8、双导向锁35向下、穿过锁片30,当松开复位按钮8后,套在导向锁35上的弹簧91使导向锁35向上移动,带动复位导向组件28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在复位导向组件28两端的动触头金属桥50、51向上移动,使动触头金属桥50、51上的动触头与电源输入金属片20-A、21-A上的静触头以及电源输出金属片80、81上的静触头接触,使插座上盖2上的插座5、6以及输出端109、110带电,有电源输出。横栓电磁锁片30的动作是由电路板18上的电磁铁线圈26、安装在电磁铁线圈内的铁芯42推动的。经实践,上述结构的漏电保护插座其内部结构设计已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还是发现它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控制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长时间处于带电状态,易老化,降低了漏电保护插座的可靠性。一旦漏电保护插座安装完毕,其电源输入端就与墙壁内的电源火线、零线连接在一起,实际上,虽然控制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没有工作、漏电保护插座没有电源输出,但是,其内部控制电路板上的电器元件仍然与电源火线相连,处于带电状态。电器元件长时间处于带电状态,易老化,再加上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如果某一个电器元件发热燃烧起来,就极易引起整个电路板燃烧,使整个漏电保护插座起不到应有的可靠的保护作用。2、不具有电弧保护、防止电弧燃烧的功能。目前由于输电线路之间跳火引发电弧燃烧的现象经常发生,据报道许多火灾事件均属这类电弧故障引发。一些常处于满负荷或过载状态的电器,如电视机、空调、冰箱、油烟机等,因长期满负荷工作在高温高压状态再加油污等侵蚀,使其绝缘层老化,经常发生跳火。若不及时发现并有效地切断供电,极易引起电弧燃烧、发生火灾,所以电弧故障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前述的漏电保护插座不具有电弧保护功能,这也是前述漏电保护插座需要改进的地方。3、不具有安全显示功能。当安装人员在安装时,如果误将插座的输出端当输入端与电源火线、零线相连,插座在供电过程中就无法对发生的漏电故障进行断电保护,而且还会误导使用者以为处在一种安全用电的状态中,误导使用者继续使用。一旦发生漏电故障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4、漏电保护插座不具有异常超压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该漏电保护插座在没有电源输出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强型多功能漏电保护插座,它主要由上盖、中层支架和底座组合而成;在上盖和中层支架之间安装有一个接地金属安装板,在中层支架和底座之间安装有一个实现插座电源输出、检测和处理漏电电流的控制电路板;在所述上盖上设有电源输出插座、复位按钮;在中层支架的两侧装有一对电源火线、零线输出金属导体,在电源输出金属导体上还设有一对镜像对称的静触头;在底座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电源输入接线螺钉和一对电源输出接线螺钉,在底座内设有一对与电源输出接线螺钉相连的电源输出端金属片,电源输出端金属片上设有两电触头;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与电源零线、火线输入端相连的供电金属片、用于检测漏电电流的双漏电感应线圈、可带动动触头金属桥上、下移动的复位导向组件;供电金属片的一端穿过双漏电感应线圈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设有一对静触点;在所述复位导向组件左右提臂上分别设置有一动触头金属桥,每个动触头金属桥上铆装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布的电触头,呈三角形排布、顶角处的一对电触头与供电金属片上的静触头对应接触,另两组电触头分别与电源输出金属导体上的两个静触头以及电源输出端金属片上的电触头对应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层支架上、复位按钮的两侧设有两个供电开关;在控制电路板上、与供电开关相对应处设有两个塑料柱;在控制电路板的下面、底座内、复位按钮的正下方设有一复位开关;在所述塑料柱内设有导线;所述两个供电开关的一端分别通过塑料柱内的导线与电源输入端火线、零线相连,两个供电开关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塑料柱内的导线与控制电路板上的火线、零线输入端相连;所述复位开关串联在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火线、零线供电电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道
申请(专利权)人:黄华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