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昌亮专利>正文

直接或连接组合电路的电讯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81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便于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其是由一个四边封闭成插孔状并可装载入线座的座体、多个前端设在座体内上部而后端向座体背面穿伸出的第一导线、及多个设在座体下部两端分别向座体背面及底面伸出的弯折状第二导线所组成,在座体背面的第一导线后端与第二导线上端间可作为简易连接一电路板或加接电子零件,而达到模组化接装或更换目的,进而改善传统的加设电路或电子元件的麻烦及空间占用的缺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讯插座的改进,尤指一种设有两段式导线而可以直接简易加接电子元件或电路板而达到简便模组化,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以扩增功能的电讯插座。常见的电讯(话)插座,大都包括有一个四边封闭成插孔状并可装载入线座的座体11,多个设在座体11内部前端弯折成小角度,而后端则弯折向座体11底面伸出的弯折状导线12,用以将前述线座内所含的传输线与插设于座体11内的各导线12触接,进而透过导线12与要接续的电路装置连结。一般电讯插座的使用形态及功能,均只是单纯具备上述的电联接功能,不做其他额外效能的提供,于是当所应用的产品(如电话机)如要提升通讯品质或提供其他功能,均需在上述电讯插座下方的各导线12外接至产品原功能电路板之前,另装设一电路板或一电子元件,但如此作业往往较难处理,增加整体电路板的复杂度,且对于日后的检修也较为麻烦不易。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简易且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其是将原本直接于座体内弯折下导的导线,分成两段式导线,且该两段导线的其中一端同时伸设于座体背面,另一端则分别向座体内及底面伸出,在向背面伸出的两段导线端间,得直接简易连接电子元件或加装电路板、电子线路盒等模组化装置,而达到直接在电讯插座上直接简易模组化提升品质或功能的目的,使得原设电路板不致因功能扩增而复杂化,或造成检修上的不易。对于本技术具有新颖性、特点及其他目的与功效,将于下文中配合所依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常见电讯插座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一种常见电讯插座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加装电路模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加装电路模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图2所示为常见电讯插座,其应用情形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请参看图3、图4,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可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主要是由座体11及多组两段式导线的多条第一导线13及多条第二导线14所组成。其中,座体11的四边封闭前方开放成插孔状的插座部使其可装载入线座(图中未示出),多条在座体11内部接近上方,而后端向座体11背面伸出悬置的第一导线13,多条第二导线设在座体11接近下部,其中一端向座体11背面平行于第一导线13的后端悬伸且另端则朝底面伸出座体11外,如此当电讯装置要提升品质或增加功能而需加装在座体11背面的第一导线13后端与第二导线14上端间因相平行而可简易连接一电路板17或加接电子元件18以扩充或提升其品质或功能,而不会象传统的电讯插座给加装造成不易或可能造成电路板复杂的困扰,也就是说,在座体11的背面可直接加装需要的简单电子线路或电子元件18。例如高频抗流圈、电阻、电容、电感、小型变压器等,可消除杂讯、简化线路,且依技术的设计形态,当能简易达到模组化的目的。前述的电子元件18也可以导线代替,则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应用情形与传统的电讯插座相同。或者,可直接以座体背面的第一导线13插组于预设的电路板上,传统的电讯插座导线或排线端子而达到相同功效。请参图5、图6,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可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也可分由组合式前座体15及后座体16以及多组两段式导线的多条第一导线13及多条第二导线14所组成,其中,前座体15设有四边封闭前端开放成插孔状的插座部,使其可装载入电线座,后座体16设成可自前座体15后方嵌结于前座体15的架状嵌结部,其上部设有多个导轨19,多条第一导线13的前端设在后座体16上部导轨19内,导线的后端则向后座体16背面上方位悬伸出,多条第二导线14设在后座体16下方位且其一端向后座体16背面平行上述第一导线13后端悬伸,另一端则朝底面伸列出,前座体15与后座体16结合为状如第一实施例的座体11,在后座体16背面的第一导线13末端与第二导线14相平行的上端间可如第一实施例般连接一电路板17(模组)或加接电子元件18,也就是说,在后座体16的背面可加装所需的电子线路或电子元件18,即可达成如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能,而在使用上及修护上又将更为便利可行。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可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确已能改善前述传统物品的缺点,提供更为便利的范畴,而具有产业可利用性、新颖性与进步性。权利要求1.一种直接或连接组合电路的电讯插座,主要由座体(11)、第一导线(13)、第二导线(14)等部份组成,其特征在于座体(11)具有一插座部,插座部设成四边封闭前端开放成插孔状,座体(11)的内部接近上方设有第一导线(13),第一导线(13)的后端向座体(11)背面伸出悬置,座体(11)的下部设有第二导线(14),第二导线(14)的上端向座体(11)背面平行于第一导线(13)的后端悬伸,另一端则朝底面伸出座体(11)外,第一导线(13)后端与第二导线(14)的上端间设有电路板(17)或电子元件(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或连接组合电路的电讯插座,其特征在于座体(11)也可分由前座体(15)及后座体(16)组成,前座体(15)具有一插座部,后座体(16)设有架状嵌结部嵌结于前座体(15)的后方,后座体(16)的上部设有导轨(19),第一导线(13)的前端设在导轨(19)内,后端向后座体(16)背面上方悬伸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便于直接插组或连接模组电路的电讯插座,其是由一个四边封闭成插孔状并可装载入线座的座体、多个前端设在座体内上部而后端向座体背面穿伸出的第一导线、及多个设在座体下部两端分别向座体背面及底面伸出的弯折状第二导线所组成,在座体背面的第一导线后端与第二导线上端间可作为简易连接一电路板或加接电子零件,而达到模组化接装或更换目的,进而改善传统的加设电路或电子元件的麻烦及空间占用的缺点。文档编号H01R13/66GK2328106SQ9822342公开日1999年7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林昌亮 申请人:林昌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接或连接组合电路的电讯插座,主要由座体(11)、第一导线(13)、第二导线(14)等部份组成,其特征在于:座体(11)具有一插座部,插座部设成四边封闭前端开放成插孔状,座体(11)的内部接近上方设有第一导线(13),第一导线(13)的后端向座体(11)背面伸出悬置,座体(11)的下部设有第二导线(14),第二导线(14)的上端向座体(11)背面平行于第一导线(13)的后端悬伸,另一端则朝底面伸出座体(11)外,第一导线(13)后端与第二导线(14)的上端间设有电路板(17)或电子元件(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亮
申请(专利权)人:林昌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