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输送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79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使用两个人装卸飞机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折叠输送机系统由多个可折叠区段形成,其中每个区段具有可折叠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半区段和第二半区段。每个第一半区段和每个第二半区段都有可逆的张力控制的传送带,用于将行李移入或移出飞机。当完全展开,并因此沿飞机的内部平直地运行时,可折叠输送机系统运行以在选定的方向上移动被放置在可折叠输送机系统上的行李和其他物体。其他物体。其他物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折叠输送机系统
相关申请
[0001]本申请是Fulton等人于2018年3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AIRPLANE(用于承载和卸载飞机的系统)”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15/914,453(RMPR001)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要求Fulton等人于2017年3月9日提交的,标题为“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AIRPLANE(用于承载和卸载飞机的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为62/469,065(RMPR001

PROV)的权益。本申请还要求Fulton等人于2019年6月25日提交的,标题为“CONVEYOR SYSTEM(输送机系统)”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为62/866,162(RMPR002

PROV)的权益。上面引用的每个美国专利申请和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都通过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就如同其在本文中完整阐述一样。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公司每天运送超过一百万的乘客。大多数乘客都有需要从出发地携带到目的地的行李。由于行李与乘客乘坐同一架飞机,因此必须先将行李通过航空公司的登机口服务员托运。然后,登机口服务员将行李送入安全区域,在该区域对行李进行检查,并通过一系列传送带和其他机构发送,最终到达机腹舱门。在这里,行李被装上飞机。飞机到达目的地后,行李从飞机上卸下到另一个安全区域,然后运送到公共区域,以便乘客找到并取回行李。典型地,装载和卸载飞机是由本身位于飞机狭窄的机腹(通常在相对的两端处)内的停机坪服务员完成,其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位于飞机内中间位置处的人。停机坪服务员通过搬运或投掷物品来装载和卸载行李。
[0003]在这个过程发生于在给定机场的给定飞机时,同样的过程也正发生于在同一机场的许多其他飞机。此外,在其他机场和空中的数千架其他飞机每天都会进行同样的过程。航空公司和机场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利用高效的方式搬运行李。当包袋到达腹舱门时,这些为提高效率所做的努力都会停止。
[0004]尽管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当前的过程已是有效的,但它们是缓慢的,并且经常对行李搬运工和参与该过程的其他人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停机坪服务员在工作中受伤,航空公司在与受伤相关的费用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此外,由于所涉及工作的性质,这些停机坪服务员往往最终会有终身的疼痛和痛苦。此外,航空公司为行李的损坏、飞机的损坏和效率的损失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0005]由于这些原因,具有用于从机腹装载和卸载行李的不同过程和/或系统将是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文所讨论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使用一人或多人装载和卸载机腹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折叠输送机系统由多个可折叠区段形成,其中每个区段具有第一半区段和第二半区段,其中第一半区段和第二半区段通过适当位置的机构而可折叠地相互连接以协助折叠和展开。每个第一半区段和每个每个第二半区段都有单独的、协
调的、可逆的张力控制的传送带,用于将行李移入或移出飞机,其中每个传送带的方向由位于可折叠输送机系统任何一端处的一个或多个的可折叠区段上的方向控制开关控制。当完全展开,因此当沿机腹内部平直地或相对平直地运行时,可折叠输送机系统运行以将放置在可折叠输送机系统上的行李和其他物体在与方向控制开关最近的选择相关联的方向上移动。然而,对于处于部分展开状态的区段或当给定区段折叠时,一个或多个限位开关阻止该部分展开或折叠的区段的传送带获得动力。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与部分展开或折叠的区段相关联的传送带无法移动,从而确保操作员的安全。用于在折叠/展开过程中保证稳定所需的齿轮具有移动防护罩,以消除夹点(pinch point)。
附图说明
[0007]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折叠输送机系统和展开区段的系统图。
[0008]图2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截面俯视图。
[0009]图2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截面侧视图。
[0010]图2C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剖面图。
[0011]图3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展开区段。
[0012]图3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3A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0013]图4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折叠区段的视图。
[0014]图4B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面图。
[0015]图4C是图4B的子集的详细视图。
[0016]图5A到5D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反映展开可折叠输送机系统的过程的动画快照。
[0017]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半展开状态的折叠输送机系统。
[0018]图7A示出了图7C中描绘的区域A的详细视图。
[0019]图7B示出了图7C中描绘的区域B的详细视图。
[0020]图7C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展开状态的输送机系统的俯视图。
[0021]图7D是图7C所示的输送机系统的侧视图。
[0022]图7E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折叠状态的输送机系统的立体图。
[0023]图8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送机系统的半区段的俯视剖视图。
[0024]图8B是图8E所示的半区段的俯视图,其中传送带被移除。
[0025]图8C是图8E所示的半区段的侧视图。
[0026]图8D是图8C所示的半区段的端视图。
[0027]图8E是图8A

图8D所示的半区段的立体图。
[0028]图9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俯视图。
[0029]图9B是图9A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侧视图。
[0030]图9C是图9A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端视图。
[0031]图9D是图9A

图9C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立体图。
[0032]图10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俯视图。
[0033]图10B是图10A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侧视图。
[0034]图10C是图10A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端视图。
[0035]图10D是图10A

图10C所示的顶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立体图。
[0036]图11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底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俯视图。
[0037]图11B是图11A所示的底部折叠手柄组件的侧视图。
[0038]图11C是图11A所示的底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端视图。
[0039]图11D是图11A

图11C所示的底部折叠手柄组件的立体图。
[0040]图12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输送机系统的半区段的俯视剖视图。
[0041]图12B是图12E所示的半区段的俯视图,其中传送带被移除。
[0042]图12C是图12E所示的半区段的侧视图。
[0043]图12D是图12C所示的半区段的端视图。
[0044]图12E是图12A

图12D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半区段和第二半区段形成的移动部件,所述第一半区段和所述第二半区段各自为矩形构造,至少所述第一半区段具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着与其矩形构形相关联的矩形的长边运行,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第一半区段的动力辊端处摩擦联接到动力辊,并且联接到所述第一半区段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第二端包括动力辊,动力辊具有供应到其的电动力的辊,并根据方向控制开关的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半区段在第一端处通过铰链机构可折叠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半区段的第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动力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区段包括至少一个动力辊和至少一个非动力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区段包括至少一个非动力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区段包括多个非动力辊,所述非动力辊被配置为帮助将行李从所述半区段的一侧移动到所述半区段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其每个都由各自的移动部件形成,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呈矩形构造并被联接在一起,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折叠成手风琴样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区段在第一联接端处通过铰链机构可折叠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半区段的第一联接端,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二半区段的第二联接端可折叠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半区段的第二联接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半区段的至少一个半区段包括限位开关,当所述半区段折叠在相对于相邻的半区段的预定角度内时,所述限位开关终止到所述半区段的至少一个动力辊的动力。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等于或在100度和179度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部件,其被配置为向一个或多个移动部件的动力辊提供动力,所述动力部件可通过开关机构的接合而被接通或切断。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力连接器,所述电力连接器被配置为向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部件提供飞机的电力。13.一种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半区段、第二半区段和第三半区段形成的移动部件,所述第一半区段、所述第二半区段和所述第三半区段各自为矩形构造,至少所述第一半区段具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沿着与其矩形构形相关联的矩形的长边运行,并且其宽度沿着与其矩形构形相关联的所述矩形的短边延伸,
所述第一半区段在所述第一半区段的动力辊端处具有动力辊并在所述第一半区段的非动力辊端处具有非动力辊,所述传送带摩擦联接到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动力辊和所述非动力辊,所述动力辊为具有供应到其的电动力的辊,并根据方向控制开关的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半区段在所述第二半区段的动力辊端处具有动力辊,所述第三半区段在所述第三半区段的非动力辊端处具有非动力辊;顶部折叠手柄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非动力辊端和所述第三半区段的所述非动力辊端之间,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非动力辊端和所述第三半区段的所述非动力辊端各自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顶部折叠手柄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半区段和所述第三半区段可折叠在一起以及彼此分开;以及底部折叠手柄组件,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动力辊端和所述第二半区段的所述动力辊端之间,所述第一半区段的所述动力辊端和所述第二半区段的所述动力辊端各自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底部折叠手柄组件,使得所述第一半区段和所述第二半区段可折叠在一起以及彼此分开。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折叠手柄组件包括第一手柄单元和第二手柄单元,所述第一手柄单元和所述第二手柄单元各自具有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单元和所述第二手柄单元各自具有接触部分,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输送机系统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与地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手柄单元布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兰珀创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