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镜头马达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79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体镜头马达及其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一体镜头、下弹簧以及线圈,一体镜头底部设置有下凸台,下凸台设置有凹陷区域,下弹簧以及线圈依序套设于下凸台上,线圈与凹陷区域形成半封闭的注胶槽,线圈具有导通端,下弹簧上设置有电极区域,导通端及电极区域同时位于注胶槽内,注胶槽填充有导电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有效简化一体镜头马达的加工过程中,线圈与导通的加工工艺,使得一体镜头马达整体生产过程可采用由上至下的加工方向,大大降低生产难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镜头马达及其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体镜头马达
,具体涉及一体镜头马达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VCM(Voice Coil Motor)马达的出现,将智能手机摄像头从定焦转变为自动对焦,也彻底激起了人们对摄像头的热情,它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得摄像头能够自动对焦。
[0003]传统的VCM马达镜头的外壳和底座是不动的部件,磁铁环绕安装在外壳四周固定。线圈缠绕在载体的外圈,和载体合为一体,然后镜头再安装在载体上。载体由上下弹簧的悬挂于在外壳的内腔内磁场空间中,当线圈通电时,在安培力的作用下,载体将可以上下运动,带动镜头实现对焦动作。由于上述镜头存在占用厚度空间大、同轴度的偏差大的问题,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体镜头VCM马达。
[0004]一体镜头VCM马达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事先绕好形状的空心线圈直接套入一体镜头上的方式解决绕线问题,而线圈需要导通,常规生产方式一般是在上弹簧上设计与线圈连接的绕线槽,然后在组装过程中利用线圈通一端与绕卷于卷线槽上,从而实现上弹簧与线圈的连通。
[0005]但是上述线圈与上弹簧导通组装的方式,加工难度大,影响整体生产效率,并且由于采用上弹簧实现线圈导通,因此还需要在金属材质的外壳与上弹簧之间增加一绝缘框,避免上弹簧与外壳之间发生短路,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一体镜头马达及其安装结构。
[0007]本技术公开一种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包括:一体镜头、下弹簧以及线圈,一体镜头底部设置有下凸台,下凸台设置有凹陷区域,下弹簧以及线圈套设于下凸台,线圈与凹陷区域形成半封闭的注胶槽,线圈具有导通端,下弹簧上设置有电极区域,导通端及电极区域同时位于注胶槽内,注胶槽填充有导电胶层。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注胶槽数量为多个,多个注胶槽绕设于一体镜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下凸台的外周大于线圈的内径,下凸台的次外周小于线圈的内径。
[0010]本技术还公开一种一体镜头马达,包括:底座、上弹簧、外壳、磁铁以及本技术前面所述的安装结构,底座设置有固定柱,一体镜头底部固定于底座上,下弹簧一端与固定柱顶端抵接,一体镜头设置有上凸台,上弹簧套设于上凸台上,磁铁设置于线圈两侧,外壳盖设于底座并对上弹簧形成挤压。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上凸台外周小于线圈的内径。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底部设置有连接引脚,固定柱顶端嵌设有导通接触片,导通接触片与连接引脚顶端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上设置有与下凸台对应的限位槽,下凸台卡设于限位槽内。
[0014]本技术的安装结构有效简化一体镜头马达的生产过程中线圈与导通的加工工艺,使得一体镜头马达整体生产过程可采用由上至下的加工方向,大大降低生产难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下弹簧与线圈实现导通,相对于传统上弹簧与线圈导通的加工方式,有效避免上弹簧与外壳接触而引起产品短路,减少绝缘设计结构,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实施例1中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实施例1中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未安装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1中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安装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实施例2中一体镜头马达的爆炸结构图。
[0020]图6为实施例2中一体镜头马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实施例3中一体镜头马达的爆炸结构图。
[0022]图8为实施例3中一体镜头马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考图1至4所示。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其主要应用于一体镜头马达,主要包括:包括一体镜头1、下弹簧2以及线圈3。采用一体镜头1替代传统的镜头马达上的载体及设置于载体上的镜头,使得镜头马达结构更加稳定,并且更加有利于加工生产。一体镜头1底部设置有下凸台110,下凸台110水平方向延伸,下凸台110设置有凹陷区域111,下弹簧2以及线圈3套设于下凸台110上,例如下弹簧2以及线圈3依序设于下凸台110上,又例如下弹簧2套设于下凸台110底部,线圈3套设于下凸台110顶部,其中线圈3与凹陷区域111形成半封闭的注胶槽120,线圈3具有导通端310,下弹簧2上设置有电极区域210,导通端310及电极区域210同时位于注胶槽120内,注胶槽120填充有导电胶层,通过导电胶层实现下弹簧2与线圈3之间导通,同时利用导电胶层加固一体镜头、下弹簧以及线圈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27]优选的,注胶槽120数量采用多个,凹陷区域111、导通端310及电极区域210采用相对应的设计进行实现形成多个注胶槽120,多个注胶槽120绕设于一体镜头1,如此一来,可利用注胶槽120内的导电胶层使得一体镜头、下弹簧以及线圈形成多个固定连接点,进而大
大提高三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28]优选的,下凸台110的外周大于线圈3的内径,下凸台110的次外周小于线圈3的内径,如此一来,使得下凸台110可直接由上至下套入线圈3,保证产品组装过程的便捷性。
[0029]实施例2
[0030]请一并参考图5及图6所示。
[0031]本技术公开一种一体镜头马达,包括:底座4、上弹簧5、外壳6、磁铁7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安装结构,底座4设置有固定柱410,一体镜头1底部固定于底座410上,具体的,底座3中部开设有避让孔,一体镜头1底部向外延伸凸起避让孔,从而便于一体镜头1与底座3之间的安装进行定位,下弹簧2一端与固定柱410顶端抵接,一体镜头1设置有上凸台130,上凸台130高度位置高于下凸台110,上弹簧5套设于上凸台130上,磁铁7设置于线圈3两侧,外壳6盖设于底座4并对上弹簧5形成向下的挤压作用力,进而实现对一体镜头1进行固定安装。
[0032]利用上弹簧5和下弹簧2分别与上凸台130和下凸台110的作用,对一体镜头2形成一弹性区间,当从而实现通过下弹簧5使线圈3通电,产生与磁铁7相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镜头马达的安装结构,包括:一体镜头、下弹簧以及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镜头底部设置有下凸台,所述下凸台设置有凹陷区域,所述下弹簧以及线圈套设于下凸台,所述线圈与凹陷区域形成半封闭的注胶槽,所述线圈具有导通端,所述下弹簧上设置有电极区域,所述导通端及电极区域同时位于注胶槽内,注胶槽填充有导电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槽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注胶槽绕设于一体镜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台的外周大于线圈的内径,所述下凸台的次外周小于线圈的内径。4.一种一体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弹簧、外壳、磁铁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华潘涛卓英吉张需要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友华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