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防损保护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68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火防损保护插头,该插头包括一个带有压敏保护的输入回路10;一个带有屏蔽网的输出回路20;一个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回路30;一个控制电源通断的断路器回路40,其中,输入回路10和输出回路20由断路器回路40分隔开,控制回路30与断路器回路40连接,电源指示回路60并接于输出回路20的L和N极之间;控制回路30、断路器回路40、测试回路50和输入回路10、输出回路20均设置于装在外壳70内的主线路板31上,电源指示回路设于指示线路板61上,指示线路板通过活动接触片42与主线路板3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电源线因起火等外在因素而受到损坏时及时切断电源,并具有反应灵敏,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连接用的电源插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具有防火保护功能的防火防损保护插头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中使用着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所有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饭煲、电火锅和空调等都需要电源线来为电器提供电源,并通过电源插头将电源与所使用电器相连接。而现有电器的电源线一般都暴露在电器的壳体之外,没有特别的措施加以保护,当电源线因起火等外在因素而受到损坏时,如不及时切断电源,就会导致火灾及人身伤害事故。现有电源插头均不具备防火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当电源线因起火等外在因素而受到损坏时能及时切断电源,且反应灵敏,工作安全可靠的防火防损保护插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火防损保护插头,该防火防损保护插头包括一个带有压敏保护的输入回路10;一个带有屏蔽网的输出回路20;一个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回路30; 一个控制电源通断的断路器回路40,其中,输入回路10和输出回路20由断路器回路40分隔开,控制回路30与断路器回路40连接,电源指示回路60并接于输出回路20的L和N极之间;控制回路30、断路器回路40、测试回路50和输入回路10、输出回路20均设置于装在外壳70内的主线路板31上。输入回路10由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的L插片11、N插片12及G插针13构成,其中L插片11、N插片12直接与线路板31连接,并与断路器回路40的固定接点41压合;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并接有一个压敏电阻MOV1;G插针13直接与输出回路20的G地线连接。输出回路20由三芯电源线21构成,在其火线L和零线N外部设有屏蔽网22,该屏蔽网与控制回路30相连接;电源的火线L、零线N分别与断路器回路40的两活动接点42相连接。控制回路30包括由二极管D1、D2、电容C1、电阻R2和可控硅SCR1及由二极管D3、D4、电阻R3、电容C2和可控硅SCR2组成的两组控制回路,控制回路一端通过电阻R1、二极管D5与测试回路(50)及输出电源线21的屏蔽网相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回路40的线圈L1相连。断路器回路40由开关SW1、SW2及SW3组成,开关SW1、SW2、SW3则由断路推动线圈44、分断接点41、42组成,断路器回路40的线圈L1与控制回路30相连接,分断接点设于和主线路板31及指示线路板61连接的弹片45、46的端部,弹片45、46的另一端插于固定座43内,固定座上装有锁扣47,开关SW1、SW2分别与输入、输出回路的L和N极连接。断路器回路40还包括一个使开关SW1、SW2及SW3在分断后复位的复位按钮48,该复位按钮与固定座43相对地装在外壳70的侧面。防火防损保护插头还包括一个检测防火保护功能的测试回路50,该测试回路由开关SW4和降压电阻R5组成,其中,开关SW4由降压电阻R5、测试片51、测试针52及测试按钮53组成,测试片一端与主线路板31连接,另一端置于测试针52与测试按钮53之间,测试针一端固定到主线路板上,测试按钮与测试针52相对地装在外壳70的侧面,测试回路与控制回路30和输出回路相连接。防火防损保护插头还包括一个指示电源通断状态的电源指示回路60,该电源指示回路由降压电阻R4、稳压管D6和发光管D7组成,该回路并接在输出回路20的L和N两极之间;电源指示回路设于指示线路板61上,指示线路板通过活动接触片42与主线路板31相连接。外壳70由上壳72、下壳71对合连接而成,上壳72与下壳71的结合处装有防水保护用的防水圈73。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有效解决了电源插头的防火安全问题。由于本技术设有带有屏蔽网的输出回路20、断路器回路及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等电路,因而在暴露于电器外部的电源线出现破损,起火花等不安全因素时,能及时切断电流,以避免火灾及人身伤亡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部件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形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3,本技术的防火防损保护插头包括输入回路10、输出回路20、控制回路30、断路器回路40、测试回路50、电源指示回路60及外壳70,其中,输入回路10和输出回路20由断路器回路40分隔开(见图3)。所述输入回路10由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的L金属插片11、N金属插片12及G金属插针13构成,其中L插片11、N插片12的一端直接与线路板31焊接固定,并与断路器回路40的固定接点41压合。在火线L和零线N之间并接有一个压敏电阻MOV1,用于补偿电源电压的瞬间变化及隔离杂波。G插针13直接与输出回路20的G地线连接。所述输出回路20由三芯电源线21构成(见图2、图3),在其火线L和零线N外部设有金属屏蔽网22,该屏蔽网与控制回路30相连接,用于在电源线遭受到意外或起火而损伤时,通过其触发控制电路。电源的火线L、零线N分别与断路器回路40的两活动接点42相连接。所述控制回路30包括两组控制回路,一组由二极管D1、D2、电容C1、电阻R2和可控硅SCR1组成,另一组由二极管D3、D4、电阻R3、电容C2和可控硅SCR2组成,其中可控硅SCR1和SCR2的相位相反,它们分别对交流电的两个半波起作用。控制回路一端通过电阻R1、二极管D5与测试回路50及输出电源线21的屏蔽网相连接,另一端与断路器回路40的线圈L1相连。所述断路器回路40由开关SW1、SW2及SW3组成,如图1所示,开关SW1、SW2、SW3由断路推动线圈44、分断接点41、42组成,其中,断路器回路40的线圈L1与控制回路30相连接,分断接点设于弹片45、46的近端部,弹片45、46分别与主线路板31及指示线路板61相连接,弹片45、46的另一端插于固定座43内,固定座通过其底脚(图中未示出)活动地连接于下壳71内,并可水平移动,固定座侧面与断路推动线圈44相对处装有受断路推动线圈作用的金属锁扣47。开关SW1、SW2分别与输入、输出回路的L和N极连接。为了在开关SW1、SW2及SW3处于分断状态时使其复位,断路器回路40还设置了一个复位按钮48,该复位按钮与固定座43相对地装在外壳70的侧面,其端部与固定座43连接。为了在使用前能了解该插头的防火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本技术还设置了一个检测防火保护功能的测试回路50,该测试回路由开关SW4和降压电阻R5组成,其中,开关SW4由降压电阻R5、测试片51、测试针52及测试按钮53组成,测试片51是一金属弹片,其一端与主线路板31连接,另一端置于测试针52与测试按钮53之间,测试针一端固定到主线路板上,测试按钮与测试针52相对地装在外壳70的侧面,测试回路与控制回路30和输出回路20的屏蔽网22相连接。当按下测试按钮时,相当于由L极向屏蔽网22产生放电,从而触发控制电路30的SCR1或SCR2,使断路回路的开关SW1、SW2和SW3断开。该防火安全保护插头还设有一个指示电源通断状态的电源指示回路60,该电源指示回路由降压电阻R4、稳压管D6和发光管D7组成,该回路并接在输出回路20的L和N两极之间。本技术的电路和构件均设置于塑料外壳70内,外壳由上壳72、下壳71用螺钉对合连接而成,上壳72与下壳71的结合处装有防水圈73,具有防雨淋等级的防水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火防损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带有压敏保护的输入回路(10);    一个带有屏蔽网的输出回路(20);    一个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回路(30);    一个控制电源通断的断路器回路(40),其中,    输入回路(10)和输出回路(20)由断路器回路(40)分隔开,控制回路(30)与断路器回路(40)连接,电源指示回路(60)并接于输出回路(20)的L和N极之间;控制回路(30)、断路器回路(40)、测试回路(50)和输入回路(10)、输出回路(20)均设置于装在外壳(70)内的主线路板(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黄埔宝华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