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765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料装置,包括电控箱、混料机、第一储料箱以及第二储料箱;所述混料机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输料管、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下料管以及第二下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料机的出料口设置具有双下料管的下料装置,同时通过在相互连通的下料管中设置可转动的第二挡板,可使混合好的原料根据生产需要由不同的下料管放出,并装入不同的储料箱内,由于储料箱内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消耗,因而混料机仍可开启,并可借助下料装置使混料机内的原料在混合结束后能够送入到各储料箱,因而混料机能够保持长时间运转,从而使混料机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混料机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混料机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VC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VC发泡型材的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应用于建材、包装、医疗等诸多行业。PVC发泡型材因其具有独特的防水、耐火、易成型等特点,以及生产工艺简单,而成为当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
[0003]生产PVC发泡型材首先需要通过混料机将生产用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待原料混合后将原料送入到挤出机中混炼发泡,然后挤出到成型模具中成型,成型后的板材会在定型机中进行冷却定型,再经定宽定长裁切后得到产品。现有的混料机虽然具有自动投料功能,但混料机通常只与一台挤出机配合使用,当挤出机所需原料充足时,混料机无需工作,从而使混料机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0004]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用于生产PVC发泡型材的混料机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混料装置,包括电控箱、混料机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所述混料机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输料管、设于输料管内并与混料机出料口配合的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下料管、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分别与输料管连通,且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挡板转动设于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连通处,且第二挡板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转动至与第一下料管或第二下料管平行的位置,并用于将原料引入第一下料管或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分别用于装载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放出的原料。
[0008]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铰接有铰接件;所述第二挡板固定穿设有一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出下料装置并与下料装置转动连接;伸出所述下料装置的转杆一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
[0009]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第一下料管的下料口和第二下料管的下料口均连接有第一斗式提升机;两台所述第一斗式提升机的放料口分别与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相连。
[0010]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均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螺旋输料杆、用于驱动螺旋输料杆转动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与箱体下部连通的放料管。
[0011]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混料机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连接有第四驱动机构。
[0012]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的混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入料箱;所述入料箱连
接有第二斗式提升机,所述第二斗式提升机的放料口位于进料斗内。
[0013]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的混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地面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混料机设置在称重装置上。
[0014]所述的混料装置中,所述称重装置为地磅。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通过在混料机的出料口设置具有双下料管的下料装置,同时通过在相互连通的下料管中设置可转动的挡板,可使混合好的原料根据生产需要由不同的下料管放出,并装入不同的储料箱内,由于储料箱内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消耗,因而混料机仍可开启,并可借助下料装置使混料机内的原料在混合结束后能够送入到各储料箱,因而混料机能够保持长时间运转,从而使混料机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所述第二挡板转动的原理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1‑
电控箱;2

混料机;
[0023]3‑
第一储料箱;301

箱体;302

螺旋输料杆;303

第三驱动机构;304

放料管;
[0024]4‑
下料装置;401

输料管;402

第一下料管;403

第二下料管;404

第一挡板;405

第二挡板;406

第一驱动机构;407

第二驱动机构;
[0025]5‑
铰接件;6

转杆;7

第一斗式提升机;8

进料端;9

进料斗;10

第三挡板;11

第四驱动机构;12

入料箱;13

第二斗式提升机;14

支撑台;15

称重装置;16

支撑柱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料装置,包括电控箱1、设置有搅拌装置的混料机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储料箱3和第二储料箱(附图未示出)。
[0028]具体的,所述混料机2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装置4,该下料装置4包括与混料机2连通的输料管401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下料管402和第二下料管403。所述第一下料管402和第二下料管403均与输料管401连通,混料机2混合好的原料由混料机2的出料口放出后,原料可由第一下料管402或第二下料管403放出。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4还包括设置在输料管401内的第一挡板404、转动设于第一下料管402和第二下料管403的连通处的第二挡板405、用于控制第一挡板404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06以及用于控制第二挡板405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07。
[0030]所述第一挡板404与混料机2的出料口形状一致,其在第一驱动机构406如气缸的作用下可在输送管401内前后移动,当混料机2处于混料作业时,第一挡板404将混料机2的
出料口封住,避免原料在混合时进入到下料装置4中,而原料混合好后,第一驱动机构406将第一挡板404拉向输料管401的另一端,从而使混料机2内的原料放出后可由输料管401进入到第一下料管402或第二下料管403内。
[0031]所述第二挡板405在第二驱动机构407的作用下可转动至与第一下料管402或第二下料管403平行的位置。如图4所示,当第二挡板405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混料机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所述混料机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输料管、设于输料管内并与混料机出料口配合的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对称设置的第一下料管、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分别与输料管连通,且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挡板转动设于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的连通处,且第二挡板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转动至与第一下料管或第二下料管平行的位置,并用于将原料引入第一下料管或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分别用于装载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放出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铰接有铰接件;所述第二挡板固定穿设有一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伸出下料装置并与下料装置转动连接;伸出所述下料装置的转杆一端与铰接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洪黄文彬郑小康周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