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电路和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54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电路和应用。所述复位电路包括与门以及反相支路,所述反相支路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非运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复位输出端与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反相支路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与门的输出端与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端连接。通过MCU和PMIC共同控制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状态,且MCU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与设计要求对SOC集成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其出现故障时,控制复位。控制复位。控制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电路和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位电路和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集成芯片SOC的技术成熟度逐步增强。集成芯片SOC应用在车载上的产品也将越来越多,而复位电路是SOC集成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3]复位电路用于SOC在上电或异常情况下保证SOC及相关外设能够正常恢复到初始状态,但在实际产品应用中,系统自带的复位电路仅根据一个信号复位,未考虑到产品的特殊要求和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例如对多个信号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复位的情况,因此需要对电路进行改善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系统自带的复位电路仅根据一个信号复位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MCU和PMIC共同控制复位状态的复位电路和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复位电路,包括与门以及反相支路,所述反相支路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非运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复位输出端与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反相支路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与门的输出端与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端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所述反相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NPN三极管;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与门型号为74AUP1G08,第五引脚分别与电源和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引脚接地。
[0009]优选地,所述与门的输出端还与外设启动设备的复位端连接。
[0010]一种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所述IMAX8芯片的复位电路为上述的复位电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通过MCU和PMIC共同控制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状态,且MCU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与设计要求对SOC集成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其出现故障时,控制复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1的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电路,包括与门以及反相支路,所述反相支路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非运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Power Management IC)的复位输出端与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反相支路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与门的输出端与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端连接。
[0016]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复位输出端输出的复位信号记作PMIC_REST,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输出的复位信号记作MCU_RESET;与门输出端输出的信号记作EMMC_FLASH_RESET。
[0017]当PMIC_REST为高电平且MCU_RESET为低电平或悬空时,与门输出端输出的EMMC_FLASH_RESET信号为高电平,此时SOC集成芯片正常工作;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况,即PMIC_REST为低电平或MCU_RESET为高电平时,SOC集成芯片处于复位状态。本实施例通过MCU和PMIC共同控制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状态,MCU可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与设计要求对SOC集成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当其出现故障(例如通讯错误,上电异常等情况)时,控制复位。
[0018]具体的,所述反相支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NPN三极管Q1;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第二电阻R2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级接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当MCU_RESET为高电平时,NPN三极管Q1饱和导通,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信号为低电平;当MCU_RESET为低电平或悬空时,NPN三极管Q1关断,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的信号为高电平。由于MCU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不一定与与门的高低电平信号相匹配(MCU输出的高电平过高可能会损坏与门),且MCU悬空时,信号此时不稳定易受干扰,因此通过采用NPN三极管Q1等,使得与门输入端的接收的信号稳定,提高复位操作的稳定性。
[0019]具体的,所述与门型号为74AUP1G08,第五引脚分别与电源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引脚接地。
[0020]具体的,与门的输出端还与外设启动设备的复位端连接。同时控制SOC集成芯片的相关外设启动设备复位,提高控制效率。例如控制DRAM,TFT以及EMMC等设备的复位。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IMAX8芯片的应用电路,所述应用电路的复位电路为实施例1所述的复位电路。实施例1所述复位电路应用于IMAX8芯片。IMAX8芯片是NXP公司的一款SOC集成芯片,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门以及反相支路,所述反相支路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非运算;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复位输出端与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反相支路与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与门的输出端与SOC集成芯片的复位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NPN三极管;控制器MCU的复位输出端经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显波李友国曾凡洋张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