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44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可移动底座,空气净化装置放置在可移动底座的承载面上;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除尘净化箱,除尘净化箱设置在壳体内,除尘净化箱包括箱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风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出风口和出气口相连通;进气口覆盖有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沿气体流向依次层叠设置,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可解决现有空气净化设置除尘效果差,无法有效净化空气,实用性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IT(Internet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内,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
[0003]机房中大量的电器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机房内温度过高,并且机房内还容易堆积灰尘,导致电器散热困难。因此,机房通常需要配备空气净化设备,以加速机房内的空气流通,净化空气,从而提高机房内的空气质量。
[0004]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差,无法有效净化空气,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空气净化设置除尘效果差,无法有效净化空气,实用性低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可移动底座,空气净化装置放置在可移动底座的承载面上;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除尘净化箱,除尘净化箱设置在壳体内,除尘净化箱包括箱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风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出风口和出气口相连通;进气口覆盖有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沿气体流向依次层叠设置,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
[0007]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除尘净化箱,在壳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除尘净化箱的箱体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风口与进气口相连通,出风口和出气口相连通,使得外界气体可流入除尘净化箱,经过净化后再排出至外界,以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通过在除尘净化箱的进风口设置多层过滤网,且沿气体流动方向,各层过滤网的滤孔面积减小,气体流经各层过滤网时,先过滤掉粒径较大的灰尘颗粒,再过滤掉粒径较小的颗粒,以提高气体的过滤效率,提升气体的过滤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可移动底座,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还能灵活移动,可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区域进行除尘净化,满足不同的除尘净化需求,提高了空气净化设备的便捷性、实用性。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过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三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层叠于第二过滤网的背离第一过滤网的一侧,第三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气体流经过滤网组件时,先经第一过滤网过滤掉粒径较大的灰尘颗粒,再经第二过滤网过滤掉粒径较小的颗粒,最后经第三过滤网过滤掉粒径更小的颗粒,这样分层过滤能够层层过滤掉粒径大小不同的灰尘颗粒,提高气体的过滤效率,提升气体的过滤效果。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内还设置有静电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能够形成高压电场使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发生电离,吸附气流中的粉尘荷电,以进一步净化经过滤网组件过滤后的气体。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的内壁上还铺设有吸附板。吸附板含有活性炭等具有吸附作用的材料,可吸附箱体内的异味、有害气体等。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箱体内还设有过滤盒,过滤盒安装于出气口,过滤盒内设有除味剂。除味剂可在气体流出箱体前进一步吸附气体异味。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抽风机和排风机;抽风机设置在壳体内,抽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抽风管与进风口连通,抽风机的出气端通过进风管与进气口连通;排风机设置在壳体外,排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排风管与出气口连通,排风机的出气端朝向空气净化装置的顶部。抽风机和排风机可加强气体流动,将外界的气体导入除尘净化箱内,增强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效率;排风机的出气端朝向空气净化装置的顶部设置,可以外界增强空气流动,利于外界空气循环。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吸头,吸头安装于进风口;在远离壳体的方向上,吸头的进风面积逐渐增大。设置吸头可以增大进风面积,提升进风效果。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移动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升降调节装置和移动轮,升降调节装置设置于底座外壳内,移动轮位于底座外壳的底部,移动轮与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底座外壳的底壁设有开口,升降调节装置带动移动轮沿开口移动,使移动轮伸出至底座外壳外或回收至底座外壳内。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传动组件、转杆、套筒和连杆;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箱体的相对两侧的侧壁上,转杆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底座的底壁上,且转杆朝向调节杆伸出,调节杆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杆转动;套筒套设在转杆的外壁上,连杆连接在套筒和移动轮之间,转杆转动带动套筒沿转杆的轴向移动,套筒通过连杆带动移动轮移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套设在调节杆的外壁上,第二锥形齿轮套设在转杆的外壁上,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
[0017]需要移动时,可转动调节杆,调节杆上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然后,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再通过螺纹带动套杆沿转杆向下移动,最终,套杆可通过连杆带动移动轮向下移动,使移动轮可以伸出底座外壳与地面接触,移动轮可带动空气净化设备轻松移动。无需移动时,可反方向转动调节杆,升起移动轮,将移动轮收入底座外壳,移动轮不与地面接触,空气净化设备与地面摩擦力大,设备可安稳地放置在所需的位置工作。
[0018]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专利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19]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过滤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的除尘净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的可移动底座的内部结构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0

空气净化装置;110

壳体;120

除尘净化箱;121

过滤网组件;1211

第一过滤网;1212

第二过滤网;1213

第三过滤网;122

静电除尘装置;1221

静电除尘器;1222

支撑座;123

吸附板;124

过滤盒;125

箱体;130

吸头;140

抽风管;151

抽风机;152

连接杆;160

进风管;170

排风管;18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可移动底座,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放置在所述可移动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和除尘净化箱,所述除尘净化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除尘净化箱包括箱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口覆盖有过滤网组件,所述过滤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所述第二过滤网沿气体流向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滤孔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组件还包括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三过滤网层叠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背离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侧,所述第三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滤孔的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静电除尘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还铺设有吸附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安装于所述出气口,所述过滤盒内设有除味剂。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风机和排风机;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抽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抽风管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气端通过进风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排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排风机的进气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淑英李瞻宇何华于成姚磊王维朱穆峰丘护君唐晓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